一种提拉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9858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拉把手,包括第一手柄、套筒、第二手柄、拉杆,所述套筒一端与第一手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一侧开有卡槽,另一侧内壁上设有楔块,所述拉杆一端与第二手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一侧设有卡钩,在所述第一手柄上位于套筒对面位置开有孔,所述拉杆穿过第一手柄上的孔伸入套筒中,所述第二手柄位于所述第一手柄上面,所述卡钩的位置与所述卡槽的位置相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提拉把手可以很方便的搬运滚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搬运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提拉把手
技术介绍
在拉丝厂里,成品或半成品的丝是绕在滚轴上的,而滚轴在绕上丝以后是很重的, 而且没有把手的地方,所以搬运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滚轴的搬运很不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拉把手,包括第一手柄、套筒、第二手柄、拉杆,所述套筒一端与第一手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一侧开有卡槽,另一侧内壁上设有楔块,所述拉杆一端与第二手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一侧设有卡钩,在所述第一手柄上位于套筒对面位置开有孔,所述拉杆穿过第一手柄上的孔伸入套筒中,所述第二手柄位于所述第一手柄上面,所述卡钩的位置与所述卡槽的位置相对应。第二手柄向下推的过程中,卡钩在楔块的推动下伸出卡槽即可很方便的卡在需要搬运的物体底面上;向上拉第二手柄,卡钩就会退回到套筒中,把手即可与需要搬运的物体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提拉把手可以很方便的搬运滚轴,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其中,1-第二手柄,2-拉杆,3-第一手柄,4-套筒,5-卡钩,6-卡槽,7-楔块,8-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提拉把手,包括第一手柄3、套筒4、第二手柄1、拉杆2,所述套筒一端与第一手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一侧开有卡槽6,另一侧内壁上设有楔块7,所述拉杆一端与第二手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一侧设有卡钩5,在所述第一手柄上位于套筒对面位置开有孔8,所述拉杆穿过第一手柄上的孔伸入套筒中,所述第二手柄位于所述第一手柄上面,卡钩的位置与卡槽的位置相对应。在使用过程中将套筒一端伸入滚轴中心的孔中,将第二手柄向下推到卡钩伸出卡槽并卡在滚轴底面上即可很方便的将滚轴提起搬运;向上拉第二手柄,卡钩就会退回到套筒中,把手即可与滚轴脱离。权利要求1. 一种提拉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手柄(3)、套筒(4)、第二手柄(1)、拉杆(2), 所述套筒(4) 一端与第一手柄(3)固定连接,另一端一侧开有卡槽(6),另一侧内壁上设有楔块(7),所述拉杆(2) —端与第二手柄(1)固定连接,另一端一侧设有卡钩(5),在所述第一手柄(3)上位于套筒(4)对面的位置开有孔(8),所述拉杆(2)穿过第一手柄(3)上的孔 (8)伸入套筒(4)中,所述第二手柄(1)位于所述第一手柄(3)上面,所述卡钩(5)的位置与所述卡槽(6)的位置相对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拉把手,包括第一手柄、套筒、第二手柄、拉杆,所述套筒一端与第一手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一侧开有卡槽,另一侧内壁上设有楔块,所述拉杆一端与第二手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一侧设有卡钩,在所述第一手柄上位于套筒对面位置开有孔,所述拉杆穿过第一手柄上的孔伸入套筒中,所述第二手柄位于所述第一手柄上面,所述卡钩的位置与所述卡槽的位置相对应。本专利技术的提拉把手可以很方便的搬运滚轴。文档编号B65G7/12GK102328800SQ20111016755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徐春林, 王存金, 赵五平, 陈爱红 申请人:江苏宏泰不锈钢丝绳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拉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手柄(3)、套筒(4)、第二手柄(1)、拉杆(2),所述套筒(4)一端与第一手柄(3)固定连接,另一端一侧开有卡槽(6),另一侧内壁上设有楔块(7),所述拉杆(2)一端与第二手柄(1)固定连接,另一端一侧设有卡钩(5),在所述第一手柄(3)上位于套筒(4)对面的位置开有孔(8),所述拉杆(2)穿过第一手柄(3)上的孔(8)伸入套筒(4)中,所述第二手柄(1)位于所述第一手柄(3)上面,所述卡钩(5)的位置与所述卡槽(6)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存金陈爱红赵五平徐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宏泰不锈钢丝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