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室内微污染空气的SiO*/TiO*复合纳米光催化膜及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97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处理室内微污染空气的SiO↓[2]/TiO↓[2]复合纳米光催化膜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复合的纳米半导体光催化膜。其制备方法为sol-gel法,首先配制溶胶,其次将处理好的玻璃纤维浸渍在配制好的溶胶中,然后提拉,干燥,焙烧而成。该催化膜在紫外光下可有效地处理甲醛等室内微污染空气。与已知的纯二氧化钛催化膜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纳米尺度内,颗粒更小,催化活性更高,且无需活化和再生的特点,利于应用和推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处理室内微污染空气的SiO2/TiO2复合纳米光催化膜及制法,可有效的用于室内甲醛等微污染有机气体的处理,属于废气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专家调查表明,现代人平均有90%的时间生活和工作在室内,65%的时间在家里。而现代城市中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则比室外高出许多倍!因此对现代人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室内空气环境污染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室内微污染空气主要是甲醛,苯系物等。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新装修的房屋里,它们从装修所用的材料中,慢慢地挥发到周围的空气中,使居室在装修后的半年甚至一年以后仍有异味,新购置的家具也会散发出甲醛等污染物。人员短期接触可产生刺鼻、辣眼、流泪,长期接触可引起头痛、疲劳、烦躁不安、过敏、哮喘、呼吸系统疾病及癌症。因而,严格控制室内空气中有机物含量对于提高环境质量,保障人们生活健康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室内微污染空气的传统治理方法有(1)通风换气净化方法;(2)过滤式净化方法;(3)吸附式净化方法。这些方法都存在共同的缺点只是把污染物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并没有根本的消除污染物。近些年出现的离子体催化技术,是将等离子体技术和催化分解相结合,利用高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处理室内微污染空气的SiO↓[2]/TiO↓[2]复合纳米光催化膜,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纳米光催化膜的硅含量与钛含量的摩尔比为0.002-0.01,催化剂的载体为玻璃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回滨全燮詹天珍田地诸献雨刘兆阳王凤岩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