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驱动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7536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减少行星齿轮机构的回转速度变化的回转驱动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回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源(73)及行星齿轮机构(80),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由接受来自驱动源的回转驱动力而回转的太阳齿轮(54),与太阳齿轮同轴配设的内齿轮(58),多个行星齿轮(55),及行星齿轮架(60)构成,行星齿轮沿着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设在内齿轮内,与太阳齿轮及内齿轮啮合,行星齿轮架回转自如地支承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及内齿轮同轴回转自如,圆筒状的腔室(17)形成在金属模(14),在内周侧具有齿部形状,沿着腔室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设在金属模的多个插针式浇口(20),其数量为行星齿轮数量的非整数倍,通过从插针式浇口向腔室内喷射熔融树脂,成形内齿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回转体的回转驱动装置,以及设有该回转驱动装置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采用多个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机构的内齿轮的制造方法,以及通过该制造方法形成的内齿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或打印机等中,在回转的圆筒状的像载置体(以下称为 “感光体鼓”)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使得色调剂附着到所形成的静电潜像上显影,将该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在环状带(以下称为“转印带”)上,再二次转印在记录纸上,定影得到图像。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感光体鼓等像载置体,驱动中间转印带或转印带等带部件的驱动辊,用于运送记录材料等的运送辊等多样回转体。为了驱动这种回转体一般要求高的精度,因此,希望将来自驱动源的回转驱动力以回转变化少的状态传递到作为驱动对象的回转体的机构。尤其,若在感光体鼓或中间转印带等表面移动速度产生速度变化,则会在输出的图像上产生跳动或浓度不勻。即,若在感光体鼓或中间转印带上持续以某频率产生速度变化,则在图像整体上会产生周期的浓度不勻,肉眼可视带状条纹。又,感光体鼓的速度变化使得写入系统的曝光线的副扫描位置发生偏移,或从感光体鼓向中间转印带进行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时发生副扫描位置偏移。另一方面,中间转印带的速度变化使得一次转印时和二次转印时的副扫描位置发生偏移。因该速度变化为起因的带状条纹使得图像质量明显降低。在要求这种高精度驱动的感光体鼓和中间转印带的驱动传递部,利用射出熔融树脂成形的塑料齿轮。塑料齿轮与金属齿轮相比,具有自润滑性,使用时噪音低,能实现轻量化,耐腐蚀性高,量产性高等优点。另一方面,在耐久性(耐磨耗性),高精度,高刚性方面比金属齿轮差。为了在使用塑料齿轮场合也能得到充分的耐久性,提出了使用行星齿轮机构(例如,专利文献1等)。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齿轮,内齿轮,多个行星齿轮,以及行星齿轮架, 所述太阳齿轮受到驱动源的回转驱动力回转,所述内齿轮与太阳齿轮配设在同轴上,所述多个行星齿轮以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设在内齿轮内,与太阳齿轮及内齿轮啮合,所述行星齿轮架可回转地支承行星齿轮,同时,与太阳齿轮及内齿轮能在同轴上回转。由来自驱动源的回转驱动力使得太阳齿轮回转,以太阳齿轮为中心,多个行星齿轮在内齿轮内一边自转一边使得行星齿轮架回转,进行公转。并且,因该行星齿轮架的回转,回转驱动力通过与行星齿轮架及回转体连接的输出轴,传递到回转体。因此,通过多个行星齿轮分散回转负载, 即使使用塑料齿轮场合,也能得到耐久性。作为塑料齿轮的制造方法,将熔融树脂喷射到金属模中成形的方法为人们所公知。用该喷射成形法制造内齿轮时所使用的金属模由上模和下模构成,在上模空隙部和下模空隙部所夹部分,形成腔室。腔室系在内周侧形成齿轮的齿部形状的圆筒状空隙,熔融树脂喷射到该腔室中,通过冷却固化成形内齿轮。另外,在上模,沿着圆筒状的腔室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多个插针式浇口,用于将熔融树脂喷射到腔室中。通过这样沿着腔室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多个插针式浇口,能从各插针式浇口向腔室内均等地喷射熔融树脂。喷射到腔室内的熔融树脂以各插针式浇口为中心扩散成放射状,因此,从插针式浇口喷射到腔室内的熔融树脂到达时间,随着离开插针式浇口位置越远,上述时间越迟。因此,在从各邻接插针式浇口到熔融树脂到达的邻接插针式浇口的中间位置附近的上述齿部形状处,熔融树脂充填量稍有不足,有时在成形的内齿轮的齿部形状发生变形。这样,若内齿轮的齿部形状发生变形,则由于在该处的行星齿轮和内齿轮的啮合不良引起回转传递误差,行星齿轮机构产生回转速度变化。因此,将来自驱动源的回转驱动力以回转变化少的状态传递到作为驱动对象的回转体很困难。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128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来的,其第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减少行星齿轮机构的回转速度变化的回转驱动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能减少行星齿轮机构的回转速度变化的多个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机构的内齿轮的制造方法,以及通过该制造方法形成的内齿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1) 一种回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源;以及行星齿轮机构,由接受来自上述驱动源的回转驱动力而回转的太阳齿轮,与上述太阳齿轮同轴配设的内齿轮,多个行星齿轮,以及行星齿轮架构成,所述多个行星齿轮沿着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设在上述内齿轮内,与上述太阳齿轮及上述内齿轮啮合,所述行星齿轮架回转自如地支承上述行星齿轮,同时,与上述太阳齿轮及上述内齿轮同轴回转自如;通过上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使得来自上述驱动源的回转驱动力减速,驱动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回转体;所述回转驱动装置特征在于圆筒状的腔室形成在金属模,在内周侧具有齿部形状,沿着腔室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设在上述金属模的多个插针式浇口,其数量为上述行星齿轮数量的非整数倍,通过从所述插针式浇口向所述腔室内喷射熔融树脂,成形上述内齿轮。(2)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回转驱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内齿轮外周面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收缩凹部,其数量为上述行星齿轮数量的非整数倍。(3)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 所述的回转驱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内齿轮外周面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一体形成固定用安装部,其数量为上述行星齿轮数量的非整数倍。(4)在上述技术方案(1)-03)任一个所述的回转驱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在上述内齿轮内,沿着轴向构成二级,上述固定用安装部的位置处于第一级行星齿轮和内齿轮的啮合区域,与第二级行星齿轮和内齿轮的啮合区域之间的啮合区域外。(5)在上述技术方案(1)-(4)任一个所述的回转驱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和上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用螺钉部件通过法兰固定;在上述内齿轮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设有固定用螺钉插入部,其数量为上述行星齿轮数量的非整数倍。(6)在上述技术方案( 所述的回转驱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用螺钉插入部的位置处于行星齿轮和内齿轮的啮合区域外。(7)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 所述的回转驱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和上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用固定销通过法兰固定;在上述内齿轮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设有固定用销插入部,其数量为上述行星齿轮数量的非整数倍。(8)在上述技术方案(7)所述的回转驱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用销插入部的位置处于行星齿轮和内齿轮的啮合区域外。(9)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回转体,其特征在于作为驱动上述回转体的回转驱动手段,使用上述技术方案(1)-(8)任一个所述的回转驱动装置。(10)在上述技术方案(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卡盒,作为上述回转体的像载置体,以及显影装置、充电装置、及清洁装置的至少一个形成一体,构成上述处理卡盒,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将上述回转驱动用于上述像载置体的驱动。(11) 一种采用多个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机构的内齿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金属模包括一圆筒状腔室,沿该腔室的内周侧具有齿部形状,沿着所述腔室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设在上述金属模的多个插针式浇口,从所述插针式浇口将模制树脂喷射到金属模中;所述插针式浇口的数量为上述行星齿轮数量的非整数倍。(12) 一种内齿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11)所述的制造方法形成。如上所述,沿着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源;以及行星齿轮机构,由接受来自上述驱动源的回转驱动力而回转的太阳齿轮,与上述太阳齿轮同轴配设的内齿轮,多个行星齿轮,以及行星齿轮架构成,所述多个行星齿轮沿着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设在上述内齿轮内,与上述太阳齿轮及上述内齿轮啮合,所述行星齿轮架回转自如地支承上述行星齿轮,同时,与上述太阳齿轮及上述内齿轮同轴回转自如;通过上述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使得来自上述驱动源的回转驱动力减速,驱动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回转体;所述回转驱动装置特征在于:圆筒状的腔室形成在金属模,在内周侧具有齿部形状,沿着腔室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设在上述金属模的多个插针式浇口,其数量为上述行星齿轮数量的非整数倍,通过从所述插针式浇口向所述腔室内喷射熔融树脂,成形上述内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裕道宫胁胜明渡边哲夫岩田信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