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283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摩机,其能够通过彼此间隔设置的施疗臂夹持被施疗部进行按摩,并且,还能在与夹持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充分按摩。按摩机(1)夹持使用者的被施疗部进行按摩,具备:包括第1臂(10)及第2臂(11)的施疗臂(3),该第1臂(10)及第2臂(11)具有在前端抵接于被施疗部的抵接部(10a)、(11a),并且彼此设置有间隔、进行相互靠近或者背离的动作而夹持被施疗部;旋转轴(4),用于改变间隔并且可旋转地安装于第1臂(10)及第2臂(11);其中,第1臂(10)与第2臂(11)的至少一者相对于旋转轴(4)偏心并倾斜地实现安装。(*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夹持使用者的被施疗部进行按摩的按摩机
技术介绍
近几年,夹持呈后仰状态的被施疗者的肩部进行按摩的施疗机广为流传,这种按摩机是具有配置于肩部前后的前部揉捏按摩手及后部揉捏按摩手的固定型按摩机。该按摩机的构成方式如下前后按摩手倾斜地安装于以前后方向为轴向的驱动轴,通过该驱动轴的旋转,前后按摩手在前后方向相互靠近或者背离从而对肩部进行按摩(例如专利文献 1)。专利文献1特开2005-465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按摩机中,前后按摩手虽然能在前后方向进行相互靠近或者背离的动作来对被施疗部(肩部)进行按摩,但是基本不具备左右方向上的动作成分。因此,无法充分实现沿着例如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即左右方向)进行按摩的动作。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以上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机,能够通过彼此间隔设置的施疗臂夹持被施疗部进行按摩,并且还能在与夹持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充分的按摩。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在夹持使用者的被施疗部进行按摩的按摩机中具备包括第1臂及第2臂的施疗臂,该第1臂及第2臂具有在前端抵接于被施疗部的抵接部,彼此设置有间隔并且进行相互靠近或者背离的动作而夹持被施疗部;以及旋转轴,改变所述间隔并且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1臂及第2臂;其中,所述第1臂及第2臂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偏心并倾斜地实现安装。通过以上结构,可以通过彼此间隔设置的施疗臂夹持被施疗部进行按摩,并且施疗臂还能在与夹持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充分按摩。此外,优选所述第1臂的所述抵接部配置于被施疗部的上侧或前侧,所述第2臂的所述抵接部配置于被施疗部的后侧,所述旋转轴以前后方向为轴向。通过以上结构,在例如将被施疗部定为肩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1臂及第2臂从上方及后方、或者前后夹持肩部进行按摩的同时,在左右方向上对肩部向上揉捏或者向下揉捏地进行按摩。此外,在例如将被施疗部定为肩部、将第1臂的抵接部定为配置在肩部上侧的情况下,当第2臂对肩部向上揉捏时,可以通过第1臂的抵接部防止使用者的身体向上方浮动。此外,优选所述第1臂的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2臂的所述抵接部的移动轨迹不同。通过以上结构,可使第1臂进行施疗的被施疗部的施疗范围、与第2臂进行施疗的被施疗部的施疗范围不同,从而进行适合各被施疗部的按摩。此外,优选所述第1臂与所述第2臂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各不相同。此时,优选所述第2臂其上下方向的尺寸长于所述第1臂,所述第2臂的所述抵接部相对于所述第1臂的所述抵接部更加位于下方。通过以上结构,在例如将被施疗部定为肩部的情况下,可以避开锁骨对肩部的上侧或者前侧进行按摩,对于肩部的后侧可以深入按摩至肩胛骨附近。此外,优选所述第1臂及第2臂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偏心并倾斜地实现安装,所述第 2臂相对所述旋转轴的偏心量以及/或者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1臂。通过以上结构,在例如将被施疗部定为肩部的情况下,能 够在小范围内对存在锁骨的肩部的上侧或前侧进行浅度(轻度)按摩,在大范围内对存在肩胛骨的肩部的后侧进行深度(强度)按摩。此外,优选至少所述第1臂在上下方向的中部向前方弯曲。通过以上结构,在例如将被施疗部定为肩部的情况下,可将按摩机除第1臂以外的大部分构成要件配置为朝向肩部的后方,能够防止各构成要件在使用时带来不便。此外,优选所述施疗臂具有作用于被施疗部侧的敲打部件。此时,优选具有控制部,在所述第1臂及所述第2臂相互靠近的状态下驱动所述敲打部件。通过以上结构,还能对被施疗部进行敲打按摩。并且,如果在第1臂与第2臂相互靠近的状态下驱动敲打部件,则能够有效地对被施疗部执行敲打动作。此外,优选所述抵接部具有抵接于被施疗部的施疗件,所述施疗件可拆装地构成。通过以上结构,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喜好拆装施疗件,调整按摩的体感或强度。此外,优选地,所述施疗臂成对地构成,具有将与所述旋转轴垂直相交的方向作为轴向并通过马达驱动而旋转的驱动轴,分别安装于所述成对施疗臂的所述旋转轴通过联动机构可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旋转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轴,以使所述成对的施疗臂能够彼此靠近或者背离。通过以上结构,联动地驱动成对的施疗臂,使成对的施疗臂靠近或背离,而对被施疗部进行揉捏动作。此外,优选具有支承所述施疗臂的基部、以及连接所述施疗臂与所述基部并且容许所述第1臂及第2臂进行靠近或者背离的动作而限制其随着所述旋转轴进行旋转的动作的限制部件,所述限制部件位于安装在所述成对施疗臂上的所述两旋转轴的外侧。通过以上结构,可使施疗臂向两旋转轴的内侧动作的幅度大于两旋转轴的外侧。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夹持被施疗部进行按摩,并且还能在与夹持方向交叉的方向进行充分按摩。附图说明图1是设置有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按摩机的靠背部的立体图。图2是省略一部分结构要件的按摩机的立体图。图3是省略一部分结构要件的按摩机的立体图。图4是省略一部分结构要件的按摩机的正视图。图5是省略一部分结构要件的按摩机的左视图。图6是表示按摩机的主要部分的右视图。图7是用于说明凸轮部件的结构的按摩机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图8是按摩机的控制功能模块图。图9是敲打部件的模式图。图10是表示抵接部的移动轨迹的说明图。图11是按摩程序(之一)的模块图。图12是按摩程序(之二)的模块图。图13是省略一部分构成要件的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按摩机的立体图。图14是省略一部分构成要件的按摩机的立体图。图15是省略一部分构成要件的按摩机的正视图。图16是省略一部分构成要件的按摩机的左视图。图17是用于说明凸轮部件的结构的按摩机的主要部分的仰视图。图18是表示抵接部的移动轨迹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按摩机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设置了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按摩机1的靠背部101的立体图。图2及图3是省略一部分结构要件的按摩机1的立体图。图4是省略一部分结构要件的按摩机1的正视图。图 5是省略一部分结构要件的按摩机1的左视图。图6是表示按摩机1的主要部分的右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凸轮部件17、18的结构的按摩机1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其中(a)为右视图,(b)为正视图。图8是按摩机1的控制功能模块图。此外,图2中省略下述凸轮部件7, 图3至图5中根据图2进一步省略下述基架9等。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按摩机1主要是可拆装地或者固定地配置于椅子100的靠背部101的上部,或者载置于床面而作为垫枕使用。此外,对于本说明书中的方向概念,将下述旋转轴4的轴向定为“前后方向”,将成对的旋转轴4、4进行排列的方向定为“左右方向”,将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定为“上下方向”。结合按摩机1的各使用方式进行说明,则在例如将其配置于椅子100的靠背部101上使用的情况下,就坐于椅子100的使用者正面朝前,则其前方为“前”、后方为“后”、左手侧为“左”、右手侧为“右”、 头部侧为“上”、腰部侧为“下”。此外,在将其载置于床面上使用的情况下,仰头使头部载置于按摩机1上的使用者对着天花板,天花板侧为“前”、床面侧为“后”、左手侧为“左”、右手侧为“右”、头部侧为“上”、腰部侧为“下”。其他情况则酌情予以说明。以下,代表性地将配置于椅子100的靠背部101上使用的情况作为按摩机1的使用方式的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夹持使用者的被施疗部进行按摩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该按摩机具备:包括第1臂及第2臂的施疗臂,该第1臂及第2臂具有在前端抵接于被施疗部的抵接部,彼此设置有间隔并且进行相互靠近或者背离动作而夹持被施疗部;旋转轴,用于改变间隔并且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1臂及第2臂;所述第1臂及第2臂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偏心并倾斜地实现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稲田二千武长光知己
申请(专利权)人:发美利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