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257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5~25份、半夏5~25份、人参10~40份、炙甘草5~20份、黄芩5~25份、荆芥5~25份、大枣5~30份、桂枝5~30份、白芍5~30份、金银花10~40份、槐花5~30份、大青叶10~40份、生麦芽10~40份、竹茹5~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具有清热燥湿、健脾和胃、潜阳平肝、活血化瘀、化痰润肺的功效,其治疗中风疗效可靠,其组方简单、配制方便、药源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中风是以突然昏倒、意识不清、口渴、言蹇、偏瘫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它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短暂脑缺血发作等病,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本病的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其常留有程度不同的偏瘫、麻木、言语蹇涩不利、口舌歪斜、痴呆等后遗症状。目前,临床上以中性治疗为主,适当给予甘露醇和地塞米松,对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消除自由基,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促进病变脑组织功能恢复有良好作用。但存在着治疗周期长、效果不理想的不足。中医认为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在标为风火相煽, 痰浊壅塞,瘀血内阻。常见的病因有忧思恼怒,饮酒无度,或恣食肥甘,纵欲劳累,或起居不慎等。中风之后,脏腑虚损,功能失调,病邪稽留日久,正气定必耗损,以本虚症较明显,其中尤其以气虚、肝肾阴虚、心脾阳虚突出。因此,治疗中风当以采用滋阴健脾、活血化瘀之法。根据中医理论,针对中风的发病机理,进行辩证的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存在周期长、效果不理想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方简单、配制方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5 25份、半夏5 25份、人参10 40 份、炙甘草5 20份、黄芩5 25份、荆芥5 25份、大枣5 30份、桂枝5 30份、白芍5 30份、金银花10 40份、槐花5 30份、大青叶10 40份、生麦芽10 40份、 竹茹5 20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15份、半夏15份、人参30份、炙甘草10份、黄芩15份、荆芥15份、大枣10份、桂枝20份、白芍20份、金银花30份、槐花20份、大青叶30份、生麦芽 30份、竹茹1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以清热燥湿、健脾和胃、 潜阳平肝、活血化瘀、化痰润肺为治则,精选药物组方,标本兼治。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柴胡功能疏散退热、升阳舒肝;半夏功能燥湿化痰、消结健脾、降逆和胃;人参功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炙甘草功能补脾和胃、益气复脉;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降压;荆芥解表镇痰、怯风凉血;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桂枝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散寒止痛;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金银花清热解毒、养血止渴;槐花、大青叶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竹茹泻火除烦、润肺开郁、化瘀消肿。本专利技术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其药效优于单味药物的效果,能够以达到标本兼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组方简单、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本专利技术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 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2%。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15g、半夏15g、 人参30g、炙甘草10g、黄芩15g、荆芥15g、大枣10g、桂枝20g、白芍20g、金银花30g、槐花 20g、大青叶30g、生麦芽30g、竹茹10g。实施例2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20g、半夏10g、 人参20g、炙甘草5g、黄芩10g、荆芥10g、大枣20g、桂枝15g、白芍15g、金银花20g、槐花5g、 大青叶40g、生麦芽40g、竹茹20g。实施例3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log、半夏20g、 人参10g、炙甘草20g、黄芩25g、荆芥5g、大枣5g、桂枝25g、白芍10g、金银花25g、槐花30g、 大青叶10g、生麦芽20g、竹茹5g。实施例4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5g、半夏25g、 人参40g、炙甘草15g、黄芩20g、荆芥25g、大枣30g、桂枝5g、白芍30g、金10g、槐花15g、 大青叶20g、生麦芽10g、竹茹15g。实施例5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25g、半夏5g、 人参25g、炙甘草Sg、黄芩5g、荆芥20g、大枣15g、桂枝30g、白芍5g、金银花40g、槐花10g、 大青叶15g、生麦芽25g、竹茹12g。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5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其年龄40 70岁。二、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本4中药组合物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服药期间忌辛辣、寒凉之物。三、疗效标准(1)临床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2)显效症状和体征大部分好转;(3)有效症状和体征一部分好转;(4)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症状如前。四、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1 一 6个月,痊愈13例,随访未见复发;显效26例,有效7例,无效4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五、典型病例 病例1 郭某,男,65岁。早起时,左侧肢体乏力而摔倒,卧床后感觉全身无力,左侧的肢体活动不灵,说话言语不清晰、口角向右歪,入院“颅脑MRI ”检查,诊断为“急性脑梗塞”,即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出院遗留左侧肌体失灵、口角右歪、伸舌左偏、言语欠清的后遗症。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月,症状和体征大部分好转;继续服用调理治疗3个月,后遗症恢复到正常,肌力正常,生活自理。病例2 刘某,女,47岁。行走中突感左侧肢体乏力,行走困难。就诊时左侧肢体乏力加重,不能站立,言语不清晰,双眼球向右侧凝视,左侧鼻唇沟变浅。急诊头颅MR,结果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为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后,凝视消失,左侧肢体肌力有改善。采取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进行治疗,服用4个月,四肢肌力正常,遗留轻度面瘫及构音欠清,生活能自理。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5 25份、半夏5 25份、人参10 40份、炙甘草5 20份、黄芩5 25份、荆芥5 25份、大枣5 30份、桂枝5 30份、白芍5 30份、金银花10 40份、槐花5 30份、 大青叶10 40份、生麦芽10 40份、竹茹5 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15份、半夏15份、人参30份、炙甘草10份、黄芩15份、荆芥15份、 大枣10份、桂枝20份、白芍20份、金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柴胡5~25份、半夏5~25份、人参10~40份、炙甘草5~20份、黄芩5~25份、荆芥5~25份、大枣5~30份、桂枝5~30份、白芍5~30份、金银花10~40份、槐花5~30份、大青叶10~40份、生麦芽10~40份、竹茹5~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晖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市崖头美全口腔诊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