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璐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咽喉炎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51721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治疗咽喉炎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南沙参20~40、石斛5~15、玉竹5~15、桑叶5~10、天花粉10~20、大青叶30~50、白头翁5~15、射干5~10、马勃3~8、橄榄8~15、诃子3~8、天南星3~8、胖大海5~10、槐花8~15、侧柏叶10~20、紫草4~10、白薇3~8、仙鹤草10~15、甘草8~15、知母5~10、牛蒡子8~15、浮萍5~15。本发明专利技术治疗咽喉炎的药物精选22种天然原料药科学配伍,各原料有效成份协同作用,起到清热解毒、清咽利喉、消肿止痛、生沣止咳、清火抗炎等作用,对急、慢性咽喉炎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是一种治疗咽喉炎的药物
技术介绍
咽喉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急、慢性之分,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急性咽喉炎发作时,患者常常自觉咽喉疼痛,伴有梗然欠利,咽部不爽,发音欠扬,咽干思饮以言多为甚,或有咽部异物感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发热、怕冷、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差、大便干、口干渴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反复发作,将转为慢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致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脏腑功能紊乱而引起热毒郁积上浮咽喉所致,患者常自觉咽部不适,干、痒、胀,分泌物多而灼痛,易干恶,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上述症状在说话稍多、食用刺激性食物后、疲劳或天气变化时加重。根据中医理论,咽为胃之关,喉为肺之门,外感之邪入肺易伤喉,饮食不当入胃易损于咽,咽喉为邪毒好浸久留之地。咽喉炎病因临床有内、外之分,外因多为感受风寒之邪,郁久化热或风热之邪,《温病条辨》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咽喉居上,首当其冲感受温邪;内因多为素体阴虚,又嗜食辛辣煎炒,痰热蕴结,上灼咽喉或日久耗伤肺肾之阴,导致虚火上炎,灼伤沣液成痰,痰热循经上扰咽喉,清道失利所致。目前治疗咽喉炎的药物种类繁多,西药主要以抗生素类药物为主,这类药物疗效好、起效快,但不能长期服用,而且有些药物对身体有一定的副作用,也无法根治慢性咽喉炎。目前治疗咽喉炎中药也很多,但有的起效慢,疗效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较短、且安全可靠的治疗咽喉炎的药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治疗咽喉炎的药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南沙参20 40、石斛5 15、玉竹5 15、桑叶5 10、天花粉10 20、大青叶 30 50、白头翁5 15、射干5 10、马勃3 8、橄榄8 15、诃子3 8、天南星3 8、 胖大海5 10、槐花8 15、侧柏叶10 20、紫草4 10、白薇3 8、仙鹤草10 15、甘草8 15、知母5 10、牛蒡子8 15、浮萍5 15。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优选为南沙参25 35、石斛8 12、玉竹8 12、桑叶6 9、天花粉12 18、大青叶 35 45、白头翁8 12、射干6 9、马勃4 7、橄榄10 12、诃子4 7、天南星4 7、 胖大海6 9、槐花10 13、侧柏叶12 18、紫草6 9、白薇4 7、仙鹤草12 14、甘草10 13、知母6 9、牛蒡子10 13、浮萍8 12。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南沙参30、石斛10、玉竹10、桑叶8、天花粉15、大青叶40、白头翁10、射干8、马勃 5、橄榄12、诃子6、天南星5、胖大海8、槐花12、侧柏叶15、紫草7、白薇5、仙鹤草13、甘草12、知母8、牛蒡子12、浮萍10。本专利技术治疗咽喉炎的药物配方中,各原料药的功能如下南沙参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石斛益胃生沣,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沣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玉竹滋阴润肺;养胃生沣。可用于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天花粉清热生沣,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 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白头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的功效。射干清热解毒,利咽喉,消痰涎。马勃治咳嗽失音、咽喉肿痛。橄榄清肺利咽;生沣止渴;解毒。用于咳嗽痰血;咽喉肿痛;暑热烦渴。诃子敛肺;涩肠;下气;利咽。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胖大海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润肠通便。用于肺热声哑,干咳无痰,咽喉干痛,热结便闭,头痛目赤。槐花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 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侧柏叶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紫草清热凉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白薇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热病病邪入营血,身热不退,阴虚内热, 产后虚热,热淋、血淋,疮痈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等症。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杀虫。广泛用于各种出血之证。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知母清热泻火,生沣润燥。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用于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肿毒。浮萍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本专利技术治疗咽喉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常规的中草药煎煮方法,具体可为按配方称取原料南沙参、石斛、玉竹、桑叶、天花粉、大青叶、白头翁、射干、马勃、橄榄、诃子、天南星、胖大海、槐花、侧柏叶、紫草、白薇、仙鹤草、甘草、知母、牛蒡子、浮萍,加入5 10倍原料重量的水浸泡0. 5 1小时后进行煎煮,水沸后文火煮0. 5 1小时,滤出药液,即得。本专利技术治疗咽喉炎的药物精选22种天然原料药科学配伍,各原料有效成份协同作用,起到清热解毒、清咽利喉、消肿止痛、生沣止咳、清火抗炎等作用,对急、慢性咽喉炎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成本低廉,有效率高达98%以上。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以下各实施例中所述份数为重量份。实施例1药物重量配比南沙参20份、石斛5份、玉竹5份、桑叶5份、天花粉10份、大青叶30份、白头翁 5份、射干5份、马勃3份、橄榄8份、诃子3份、天南星3份、胖大海5份、槐花8份、侧柏叶 10份、紫草4份、白薇3份、仙鹤草10份、甘草8份、知母5份、牛蒡子8份、浮萍5份。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加入5倍原料重量的水浸泡0. 5小时后进行煎煮,水沸后文火煮0. 5小时,滤出药液,即得。实施例2药物重量配比南沙参40份、石斛15份、玉竹15份、桑叶10份、天花粉20份、大青叶50份、白头翁15份、射干10份、马勃8份、橄榄15份、诃子8份、天南星8份、胖大海10份、槐花15份、 侧柏叶20份、紫草10份、白薇8份、仙鹤草15份、甘草15份、知母10份、牛蒡子15份、浮萍15份。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加入10倍原料重量的水浸泡1小时后进行煎煮,水沸后文火煮1小时,滤出药液,即得。实施例3药物重量配比南沙参25份、石斛8份、玉竹12份、桑叶9份、天花粉12份、大青叶35份、白头翁 12份、射干9份、马勃7份、橄榄12份、诃子7份、天南星7份、胖大海9份、槐花10份、侧柏叶18份、紫草6份、白薇7份、仙鹤草12份、甘草13份、知母9份、牛蒡子13份、浮萍12 份。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加入8倍原料重量的水浸泡1小时后进行煎煮,水沸后文火煮1小时,滤出药液,即得。实施例4药物重量配比南沙参35份、石斛12份、玉竹8份、桑叶6份、天花粉18份、大青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咽喉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南沙参20~40、石斛5~15、玉竹5~15、桑叶5~10、天花粉10~20、大青叶30~50、白头翁5~15、射干5~10、马勃3~8、橄榄8~15、诃子3~8、天南星3~8、胖大海5~10、槐花8~15、侧柏叶10~20、紫草4~10、白薇3~8、仙鹤草10~15、甘草8~15、知母5~10、牛蒡子8~15、浮萍5~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咽喉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南沙参20 40、石斛5 15、玉竹5 15、桑叶5 10、天花粉10 20、大青叶30 50、白头翁5 15、射干5 10、马勃3 8、橄榄8 15、诃子3 8、天南星3 8、胖大海 5 10、槐花8 15、侧柏叶10 20、紫草4 10、白薇3 8、仙鹤草10 15、甘草8 15、知母5 10、牛蒡子8 15、浮萍5 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咽喉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南沙参25 35、石斛8 12、玉竹8 12、桑叶6 9、天花粉12 18、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
申请(专利权)人:王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