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炽灯无级调光开关,包括阻容吸收电路、降压整流电路、直流滤波稳压电路、市电同步信号输入,零电平采样电路、脉冲触发电路、控制信号输入电路、锁相环滤波电路、可控整流元件、三极管、调光专用集成电路和轻触开关。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小开关的体积,简便调节操作,提高在批量生产时光度调节范围的一致性,在调节光度后具有记忆功能,并且符合节能、经济和实用要求,更适于广泛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白炽灯无级调光开关。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白炽灯无级调光开关的普遍使用,智能型白炽灯无级调光开关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目前的民用建筑开关的行业中,白炽灯无级调光开关在调节操作上普遍为手动旋转式调节的设计方案。手动旋转式调节设计方案设有两个接线端,开关与负载串接在电网中,内部调节电路普遍是以电位器、电容、可控硅为核心元件组成,使用者通过旋转内置电位器来实现白炽灯的亮、灭和光度强与弱的调节。但现有的白炽灯无级调光开关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调节电路采用电位器调节,因此使产品体积相对增大、手动旋转调光操作不便、在批量生产时光度调节范围的一致性差, 并且在调节光度后无记忆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白炽灯无级调光开关,能够减小开关的体积,简便调节操作,提高在批量生产时光度调节范围的一致性,在调节光度后具有记忆功能,并且符合节能、经济和实用要求。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白炽灯无级调光开关,包括阻容吸收电路、降压整流电路、直流滤波稳压电路、市电同步信号输入,零电平采样电路、脉冲触发电路、控制信号输入电路、锁相环滤波电路、可控整流元件SCR1、三极管Q1、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和轻触开关S,其中,第七电阻R7和第七电容C7串联后通过白炽灯LMP与电网L极和N极并联,组成阻容吸收电路;可控整流元件SCRl的T2端和Tl端通过白炽灯LMP分别与电网L极和N极连接;第一电阻Rl和第六电容C6并联后一端与可控整流元件SCRl的T2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l串联,组成降压整流电路;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VDl并联后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l连接组成直流滤波稳压电路V+,另一端与可控整流元件SCRl的Tl端连接;第二电容R2、第五电容R5、三极管Ql和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的第8引脚组成脉冲触发电路;第三电容R3、第六电容R6、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容Cl和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 的第4引脚组成市电同步信号输入,零电平采样电路;第二电容C2与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的第3引脚连接组成锁相环滤波电路;第三电容C3、第四电阻R4、轻触开关S与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的第6引脚连接组成控制信号输入电路。可控整流元件SCRl的控制极G通过第五电阻R5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电源V+连接。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的第1引脚与电源V+连接。轻触开关S的另一端还与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的第2引脚和第5引脚以及电源 V+连接。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的第7引脚与可控整流元件SCR的Tl端连接。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的第8引脚连接。电源V+分别通过第六电阻R6、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一电容Cl与调光专用集成电路 ICl的第4引脚连接。可控整流元件SCRl的T2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的第4引脚连接。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型号是NB7232。采用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小开关的体积,简便调节操作,提高在批量生产时光度调节范围的一致性,在调节光度后具有记忆功能,并且符合节能、经济和实用要求,更适于广泛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白炽灯无级调光开关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白炽灯无级调光开关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 该白炽灯无级调光开关,包括阻容吸收电路、降压整流电路、直流滤波稳压电路、市电同步信号输入,零电平采样电路、脉冲触发电路、控制信号输入电路、锁相环滤波电路、可控整流元件SCR1、三极管Q1、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和轻触开关S。第七电阻R7和第七电容C7串联后通过白炽灯LMP与电网L极和N极并联,组成阻容吸收电路;可控整流元件SCRl的T2端和Tl端通过白炽灯LMP分别与电网L极和N极连接;第一电阻Rl和第六电容C6并联后一端与可控整流元件SCRl的T2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l串联,组成降压整流电路;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VDl并联后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l连接组成直流滤波稳压电路V+,另一端与可控整流元件SCRl的Tl端连接; 第二电容R2、第五电容R5、三极管Ql和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的第8引脚组成脉冲触发电路;第三电容R3、第六电容R6、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容Cl和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的第4 引脚组成市电同步信号输入,零电平采样电路;第二电容C2与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的第 3引脚连接组成锁相环滤波电路;第三电容C3、第四电阻R4、轻触开关S与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的第6引脚连接组成控制信号输入电路。可控整流元件SCRl的控制极G通过第五电阻R5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电源V+连接。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的第1引脚与电源V+连接。轻触开关S的另一端还与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的第2引脚和第5引脚以及电源V+连接。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的第7引脚与可控整流元件SCR的Tl端连接。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的第8引脚连接。电源V+分别通过第六电阻R6、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一电容Cl与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的第4引脚连接。可控整流元件SCRl 的T2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的第4引脚连接。调光专用集成电路 ICl 型号是 NB7232。220V的交流电串接白炽灯后与第七电阻R7、第七电容C7并接到本开关的两个接线端,后经第一电阻Rl和第六电容C6降压,第一二极管Dl整流,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 C5滤波,VDl稳压,使电源电压VD为DC5. IV。电路开关的状态如下根据调光专用集成电路NB7232的引脚定义和工作原理可知,电路接通后,市电同步信号输入到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的第4引脚,再经内部零电平采样电路、锁相环电路处理后将信号送到内部亮度储存器;当使用者轻触轻触开关S持续时间大于50毫秒而小于400毫秒时,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内部逻辑电路控制主电路呈开状态,即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第8引脚将连续输出触发脉冲,相位角在159度,三极管 Ql导通,可控整流元件SCRl导通,白炽灯被完全点亮;若使用者再次轻触轻触开关S持续时间大于50毫秒而小于400毫秒时,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内部逻辑电路控制主电路呈关状态,即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第8引脚终止输出触发脉冲,三极管Ql关闭,可控整流元件 SCRl关闭,白炽灯熄灭。电路调光记忆状态如下同理,当使用者轻触轻触开关S的持续时间大于400毫秒,此时开关呈调光工作状态,即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第8引脚将输出触发脉冲,相位角在41度至159度之间连续周期变化。当轻触结束时,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内部亮度记忆器对该时的相位角进行记忆。若再次持续轻触轻触开关S大于50毫秒而小于400毫秒的时间,电路呈关断状态,相位角仍由该部分记忆,保证电路在下一次的开状态时,保持原选定相位角,光源保持原亮度。本具体实施方式是一种记忆型轻触式白炽灯无极调光开关。其中,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l采用专用调光集成NB7232。将第七电阻R7、第七电容C7串联后并接在接线端上, 可有效地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炽灯无级调光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容吸收电路、降压整流电路、直流滤波稳压电路、市电同步信号输入,零电平采样电路、脉冲触发电路、控制信号输入电路、锁相环滤波电路、可控整流元件SCR1、三极管Q1、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1和轻触开关S,其中,第七电阻R7和第七电容C7串联后通过白炽灯LMP与电网L极和N极并联,组成阻容吸收电路;可控整流元件SCR1的T2端和T1端通过白炽灯LMP分别与电网L极和N极连接;第一电阻R1和第六电容C6并联后一端与可控整流元件SCR1的T2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串联,组成降压整流电路;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VD1并联后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连接组成直流滤波稳压电路V+,另一端与可控整流元件SCR1的T1端连接;第二电容R2、第五电容R5、三极管Q1和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1的第8引脚组成脉冲触发电路;第三电容R3、第六电容R6、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容C1和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1的第4引脚组成市电同步信号输入,零电平采样电路;第二电容C2与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1的第3引脚连接组成锁相环滤波电路;第三电容C3、第四电阻R4、轻触开关S与调光专用集成电路IC1的第6引脚连接组成控制信号输入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映,叶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丽得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