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释电人体感应延时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06111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释电人体感应延时开关,其电路构成为:桥式整流器DB正极输出端通过电源电压电路向三端稳压器Vw输入端供电;Vw输出端与红外感应延时处理电路的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及光控电路分别连接;IC1还与触发电路相连,触发电路还与Vw的输入端相连向其供电,且触发电路还与DB的两个输出端分别相连;电源电压电路、Vw、IC1、PIR、光控电路、延迟定时电路、触发封锁定时电路还分别与DB的负极输出端相连并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开关的静态工作电流,降低降压电阻产生的热量,实现负载节能灯、日光灯在未触发点亮时无频闪现象,在灯泡点亮后可连续触发,节能、经济且实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控制光源的电路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热释电人体感应延时开关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节能型灯具的普遍使用,低功耗甚至超低功耗电子开关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目前民用建筑开关行业中,热释电人体感应延时开关在电路设计方案上可分为两线制结构设计方案和三线制结构设计方案。两线制结构设计方案,是设有两个接线端,开关与负载串接在电网中,内部红外感应信号处理电路、逻辑电路、延时电路普遍是以功耗相对较大的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为核心元件或者是以分立电子元件组成实现的,它们的共同点是电路工作电源都是采用电阻降压或阻容降压来实现。而三线制结构设计方案,是在两线制的技术基础上改进的,设有三个接线端口,开关与负载串接在电网中,同时通过外接一条火线为其内部电路提供电源。上述现有的热释电人体感应延时开关在实际使用中都存在有缺陷,具体来说现有两线制结构设计方案,由于电路采用分立元件或功耗大的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组成,因此工作电源静态电流大、降压电阻发热量大、负载节能灯、日光灯在未触发点亮时会有频闪现象,在灯泡点亮也存在不可连续触发的缺点。而现有三线制结构设计方案,虽然负载节能灯和日光灯在未触发点亮时不会有频闪现象,但也存在功耗大、产生热量大等缺点,更重要的是,在其安装接线时需要更改室内原有布线,安装工程复杂。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热释电人体感应延时开关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可降低开关的静态工作电流,降低降压电阻产生的热量,实现负载节能灯、日光灯在未触发点亮时无频闪现象,在灯泡点亮后可连续触发,并且符合节能、经济、实用要求的新型结构的热释电人体感应延时开关,实属当前本领域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热释电人体感应延时开关,其可降低开关的静态工作电流,降低降压电阻产生的热量,实现负载节能灯、 日光灯在未触发点亮时无频闪现象,在灯泡点亮后可连续触发,并且符合节能、经济、实用要求,从而克服现有的热释电人体感应延时开关的不足。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释电人体感应延时开关,包括桥式整流器DB、电源电压电路、三端稳压器 Vw、红外感应延时处理电路、触发电路,所述红外感应延时处理电路包括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l及分别与其相连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 R、光控电路、延迟定时电路、触发封锁定时电路;所述桥式整流器DB正极输出端通过电源电压电路向三端稳压器Vw输入端供电;所述三端稳压器Vw输出端与红外感应延时处理电路的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 IC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MR及光控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l还与触发电路相连;所述触发电路还与三端稳压器Vw的输入端相连向其供电;且所述触发电路还与桥式整流器DB的两个输出端分别相连;所述电源电压电路、三端稳压器Vw、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光控电路、延迟定时电路、触发封锁定时电路还分别与桥式整流器DB的负极输出端相连并接地。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红外感应延时处理电路中所述三端稳压器Vw输出端与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l的1脚、11脚连接,并分别通过电阻R17与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l的8脚连接、通过电阻R8、R9与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l的9脚连接、通过电阻R8与光敏电阻DS连接并接地、通过电阻R6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的D端连接; 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的S端与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l内部运算放大器OPl 的同相输入端14脚连接,14脚和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l内部运算放大器OPl的反相输入端15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7,15脚还通过电阻R13、电容C8接地,15脚与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l内部运算放大器OPl的输出端16脚之间还连接有并接的电阻R14、 电容ClO ;16脚通过电容C9、电阻R12与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l内部运算放大器 0P2的反相输入端13脚连接,13脚和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l内部运算放大器输出端12脚之间还分别连接有电阻R11、电容C6 ;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的S端还分别连接有电容C5、电阻R7并接地,G端接地;所述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l的3脚通过电阻R16与4脚连接并通过C12接地;所述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l的6脚通过电阻R15与5脚连接并通过电容C13接地;所述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l的7脚接地、 8脚通过电容Cll接地、10脚通过电阻RlO接地;所述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l的2 脚的一路通过电阻R5与触发电路相连,另一路通过二极管D2与其9脚相连。进一步地,在所述触发电路中可控硅整流器SCRl的控制极与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l的2脚通过电阻R5相连,可控硅整流器SCRl的阴极一路通过稳压二极管VD2 连接并触发可控硅整流器SCR2,另一路通过电阻R4接地,第三路通过二极管D1、电阻R18 向三端稳压器Vw输入端供电;所述可控硅整流器SCR2的控制极通过电阻R3接地、阴极直接接地,且所述可控硅整流器SCR1、SCR2的正极均与桥式整流器DB的正极输出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压电路包括电阻Rl、R2、稳压二极管VD1、滤波电容器Cl、 C2、C3、C4 ;其中电阻Rl、R2串联后分别与稳压二极管VDl的负极、滤波电容器Cl、C2相连后接地,电阻R1、R2串联后还与三端稳压器Vw输入端相连,三端稳压器Vw的输出端通过滤波电容器C3、C4滤波并接地。进一步地,所述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l型号为BISS0001。进一步地,所述三端稳压器Vw型号为7133A。进一步地,所述桥式整流器DB的两个输入端与压敏电阻VRl连接。本技术是利用检测人体发出特定波长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它与触摸、声光控延时开关相比具有无需人体接触、无需发出声音,只要人体进入本技术的检测范围内即可使灯具点亮,再经过延时后自动熄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做到了人来灯亮,人走灯灭的特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两线制结构设计,安装简便;2、选用超低功耗的核心集成电路,降低了开关静态功耗,避免了负载节能灯、日光灯在未触发点亮时的频闪现象;3、超低功耗的电路设计,可负载节能灯代替白炽灯,耗电量低,全年仅耗0.2度电,比现有技术更为经济实用;4、利用触发信号来抑制光敏电阻受灯泡在被点亮后发出光度所引起对应电位的变化,使得灯泡点亮后仍可连续触发,延长导通时间。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热释电人体感应延时开关的电路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220V的交流电串接灯具(节能灯或白炽灯)后与压敏电阻VRl并接到本技术的热释电人体感应延时开关两个接线端。在本技术的热释电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释电人体感应延时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式整流器DB、电源电压电路、三端稳压器Vw、红外感应延时处理电路、触发电路,所述红外感应延时处理电路包括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1及分别与其相连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光控电路、延迟定时电路、触发封锁定时电路;所述桥式整流器DB正极输出端通过电源电压电路向三端稳压器Vw输入端供电;所述三端稳压器Vw输出端与红外感应延时处理电路的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及光控电路分别连接;所述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1还与触发电路相连;所述触发电路还与三端稳压器Vw的输入端相连向其供电;且所述触发电路还与桥式整流器DB的两个输出端分别相连;所述电源电压电路、三端稳压器Vw、热释电红外感应信号处理器IC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光控电路、延迟定时电路、触发封锁定时电路还分别与桥式整流器DB的负极输出端相连并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瑛叶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丽得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