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埋入式混凝土杆件动力损伤三向应力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9673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埋入式混凝土杆件动力损伤三向应力传感器,其组成包括花岗岩保护壳、d33模式压电陶瓷片、d15模式压电陶瓷片、导电片、环氧树脂绝缘层、三芯屏蔽导线及屏蔽接头;将压电陶瓷片通过导电片与屏蔽导线焊接为一体,用高强环氧树脂包裹压电陶瓷片,形成绝缘、防水的保护层;利用环氧树脂将压电陶瓷片与外部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的花岗岩保护壳粘接为一体,形成混凝土内部动态压、剪、剪三向应力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是:混凝土内部应力场免干扰、混凝土内部动力损伤演化全过程监测、界面相容性良好、构造简单、造价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埋入式混凝土杆件三向应力的传感器,尤其可以监测混凝土杆件内部动力损伤全过程(微小应力至混凝土压溃阶段)的动态压、剪、剪三向应力。
技术介绍
混凝土结构是量大面广的土木工程结构,在役期间可能遭受地震、台风、碰撞等动力灾变作用,造成结构损伤。因此及时准确地进行结构检测对于结构维修加固决策至关重要。目前,有很多结构局部损伤检测方法,如超声法、声发射、红外热像法、回弹法、同位素探测法等,这些检测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1)只能定性检测,无法给出结构内部真实的应力信息;(2)检测时效性差,无法得出结构损伤演化过程;(3)设备笨重、成本高。为了得到混凝土结构动力损伤过程中的内部的应力信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结构的关键部位如梁柱节点区域埋入应力传感器。一般情况下,电阻应变式力传感器存在动态响应滞后、使用寿命短的缺点;压阻式力传感器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电容式力传感器输出特性的非线性较严重、测量精度低;测量动态应力的压电型动态压应力传感器技术已很成熟,可制成体积较小的传感器埋入结构内部,但此种传感器外壳由金属制成,显著改变测点位置局部应力场而影响测量精度,且传感器与混凝土之间相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埋入式混凝土杆件动力损伤三向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包括花岗岩保护壳(1)、d33模式压电陶瓷片(2)、d15模式压电陶瓷片(3)、导电片(4)、环氧树脂绝缘防水层(5)、三芯屏蔽导线(6)及屏蔽接头(7);传感器的外部为花岗岩保护壳(1),d33模式压电陶瓷片(2)及d15模式压电陶瓷片(3)位于花岗岩保护壳的内部,利用导电片(4)分别与d33模式压电陶瓷片(2)和d15模式压电陶瓷片(3)与三芯屏蔽导线(6)相连,并在上面涂有环氧树脂绝缘防水层(5),三芯屏蔽导线(6)另一端与屏蔽接头(7)相连,屏蔽接头(7)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爽张海滨欧进萍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