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向杰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燃烧两用取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7874 阅读:5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燃烧两用取暖炉,它涉及家用炉具领域。主炉体(1)内底部设置有内部煤加热地(2),主炉体(1)内设置有送炭口(3),主炉体(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加煤漏斗(4),做饭路口(5)设置在双向拉门(7)的前面,其后面设置有取暖路口(6),聚铁棒(16)的一侧设置刮灰板(8),刮灰板(8)与加热管(12)套在一起,刮灰板(8)上设置有加热炉条(9),主炉体(1)的上端自上而下设置有热水管(10)、冷水管(11)、加热管(12),主炉体(1)的四周与中间设置有夹水层(13),主炉体(1)的下端设置有加热炉条(9)、第二炉条(14)和碳匣子(15)。它可以做饭取暖两不误,均匀受热,无需人管理,操作简单方便,取暖散热效果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炉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燃烧两用取暖炉。技术背景目前农村普遍采用的土坑方式,只适合很小的房间的取暖,并且废材废料,取暖效果也不好,一般农村都是用土暖炉做饭,是一个大锅,加热速度比较慢,做饭复杂,受热不均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燃烧两用取暖炉,它可以做饭取暖两不误,均勻受热,无需人管理,操作简单方便,取暖散热效果好。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主炉体1、内部煤加热地2、送碳口 3、加煤漏斗4、做饭路口 5、取暖路口 6、双向拉门7、刮灰板8、 加热炉条9、热水管10、冷水管11、加热管12、夹水层13、第二层炉条14、碳匣子15组成;主炉体1内底部设置有内部煤加热地2,主炉体1内设置有送炭口 3,主炉体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加煤漏斗4,做饭路口 5设置在双向拉门7的前面,其后面设置有取暖路口 6,聚铁棒16 的一侧设置有刮灰板8,刮灰板8与加热管12套在一起,刮灰板8上设置有加热炉条9,主炉体1的上端自上而下设置有热水管10、冷水管11、加热管12,主炉体1的四周与中间设置有夹水层13,主炉体1的下端设置有加热炉条9、第二炉条14和碳匣子15。所述的双向拉门7为手摇式结构,比较方便实用。所述的刮灰板8板上设置有圆孔,圆孔与加热管12 —样多,是套在上面的,加热管 12中注满了水,通过炉体加热后变成热水。所述的聚铁棒16用在刮灰板8上的加热炉条9是第一层炉条。所述的炉口设置了加煤漏斗4,打开送碳口 3,可以实现无人管理自动燃烧的功能,燃烧时间长短根据加煤漏斗4盛煤多少决定的,推回双向拉门7关闭送碳口 3,打开碳匣子15可以实现烧水做饭的功能。本技术在使用时,取暖路口 6是畅通的,关闭碳匣子15,拉回双向拉门7,堵死做饭路口 5,可使炉中的火由上往下反烧,使得炉中的水温达到最佳效果。本技术可以做饭取暖两不误,均勻受热,无需人管理,操作简单方便,取暖散热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加煤漏斗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主炉体1、内部煤加热地2、送碳口 3、加煤漏斗4、做饭路口 5、取暖路口 6、双向拉门7、刮灰板8、加热炉条9、热水管10、冷水管11、加热管12、夹水层13、第二层炉条14、碳匣子15组成;主炉体1内底部设置有内部煤加热地2,主炉体1内设置有送炭口 3,主炉体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加煤漏斗4, 做饭路口 5设置在双向拉门7的前面,其后面设置有取暖路口 6,聚铁棒16的一侧设置有刮灰板8,刮灰板8与加热管12套在一起,刮灰板8上设置有加热炉条9,主炉体1的上端自上而下设置有热水管10、冷水管11、加热管12,主炉体1的四周与中间设置有夹水层13,主炉体1的下端设置有加热炉条9、第二炉条14和碳匣子15。所述的双向拉门7为手摇式结构,比较方便实用。所述的刮灰板8板上设置有圆孔,圆孔与加热管12—样多,是套在上面的,加热管 12中注满了水,通过炉体加热后变成热水。所述的聚铁棒16用在刮灰板8上的加热炉条9是第一层炉条。所述的炉口设置了加煤漏斗4,打开送碳口 3,可以实现无人管理自动燃烧的功能,燃烧时间长短根据加煤漏斗4盛煤多少决定的,推回双向拉门7关闭送碳口 3,打开碳匣子15可以实现烧水做饭的功能。本具体实施方式在使用时,取暖路口 6是畅通的,关闭碳匣子15,拉回双向拉门7, 堵死做饭路口 5,可使炉中的火由上往下反烧,使得炉中的水温达到最佳效果。本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做饭取暖两不误,均勻受热,无需人管理,操作简单方便,取暖散热效果好。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燃烧两用取暖炉,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主炉体(1)、内部煤加热地O)、送碳口 (3)、加煤漏斗(4)、做饭路口 (5)、取暖路口(6)、双向拉门(7)、刮灰板(8)、加热炉条 (9)、热水管(10)、冷水管(11)、加热管(12)、夹水层(13)、第二层炉条(14)、碳匣子(15)组成;主炉体(1)内底部设置有内部煤加热地0),主炉体(1)内设置有送炭口(3),主炉体 (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加煤漏斗G),做饭路口( 设置在双向拉门(7)的前面,其后面设置有取暖路口(6),聚铁棒(16)的一侧设置刮灰板(8),刮灰板(8)与加热管(1 套在一起,刮灰板(8)上设置有加热炉条(9),主炉体(1)的上端自上而下设置有热水管(10)、冷水管(11)、加热管(12),主炉体(1)的四周与中间设置有夹水层(13),主炉体(1)的下端设置有加热炉条(9)、第二炉条(14)和碳匣子(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乡下火自动燃烧两用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拉门(7)为手摇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乡下火自动燃烧两用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灰板 (8)板上设置有圆孔,圆孔与加热管(1 一样多,是套在上面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乡下火自动燃烧两用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铁棒 (16)用在刮灰板(8)上的加热炉条(9)是第一层炉条。专利摘要一种自动燃烧两用取暖炉,它涉及家用炉具领域。主炉体(1)内底部设置有内部煤加热地(2),主炉体(1)内设置有送炭口(3),主炉体(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加煤漏斗(4),做饭路口(5)设置在双向拉门(7)的前面,其后面设置有取暖路口(6),聚铁棒(16)的一侧设置刮灰板(8),刮灰板(8)与加热管(12)套在一起,刮灰板(8)上设置有加热炉条(9),主炉体(1)的上端自上而下设置有热水管(10)、冷水管(11)、加热管(12),主炉体(1)的四周与中间设置有夹水层(13),主炉体(1)的下端设置有加热炉条(9)、第二炉条(14)和碳匣子(15)。它可以做饭取暖两不误,均匀受热,无需人管理,操作简单方便,取暖散热效果好。文档编号F24B1/191GK202118951SQ20112022170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8日专利技术者袁向杰 申请人:袁向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燃烧两用取暖炉,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主炉体(1)、内部煤加热地(2)、送碳口(3)、加煤漏斗(4)、做饭路口(5)、取暖路口(6)、双向拉门(7)、刮灰板(8)、加热炉条(9)、热水管(10)、冷水管(11)、加热管(12)、夹水层(13)、第二层炉条(14)、碳匣子(15)组成;主炉体(1)内底部设置有内部煤加热地(2),主炉体(1)内设置有送炭口(3),主炉体(1)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加煤漏斗(4),做饭路口(5)设置在双向拉门(7)的前面,其后面设置有取暖路口(6),聚铁棒(16)的一侧设置刮灰板(8),刮灰板(8)与加热管(12)套在一起,刮灰板(8)上设置有加热炉条(9),主炉体(1)的上端自上而下设置有热水管(10)、冷水管(11)、加热管(12),主炉体(1)的四周与中间设置有夹水层(13),主炉体(1)的下端设置有加热炉条(9)、第二炉条(14)和碳匣子(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向杰
申请(专利权)人:袁向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