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置式开关柜的门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67276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中置式开关柜的门锁装置,包括柜体和外门,所述柜体上设置有锁轴,所述锁轴包括一头部和颈部,颈部的一端与头部连接,颈部的另一端与柜体连接;所述外门的锁轴连接位置设置有前、后夹板,后夹板上设置有与锁轴头部相对应的门锁孔,前夹板和后夹板之间设置有门锁板,门锁板上设置有葫芦形腰孔;外门上还设置有竖直槽,一可沿该竖直槽滑动的提门把手通过穿过该竖直槽与门锁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减少螺栓型锁的运用,结构简单,省工省料,降低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力。2、便于现场安装,操作简便,可以快速锁紧或打开门板,提高了设备检修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封闭开关设备,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铠装型移开中置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门锁装置。
技术介绍
中置柜(Centrally Installed Switchgear)的全称为铠装型移开中置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其分四个独立隔室,即断路器室、电缆室、母线室和仪表室。由于断路器室位于中间层,所以称为铠装型移开中置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简称中置柜。目前中压、高压配电站中,发生燃弧故障较多。一旦发生事故时,对中置柜断路器室门及电缆室门的外门冲击力比较大,所以外门及门锁紧的结构形式将直接影响防爆事故的大小。现有的中置柜门锁装置一般用螺栓型锁,即柜体上拉铆MlO的六角拉铆螺母,外门上卡上螺栓型锁芯,外门关上后用螺栓型锁芯拧进拉铆螺母。此装置在发生内部电弧故障时,随开关柜内部的冲击波推动外门,锁芯同时拉动拉铆螺母,有时可能会把拉铆螺母拔起,使外门被迫打开;同时,此中置柜在现场就位时因开关基础的不平使螺栓型锁芯与拉铆螺母不在同一轴心上,使门很难锁紧,并且锁门烦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中置式开关柜的门锁装置,其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防爆性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解决了基础不平使门锁难锁或锁不紧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中置式开关柜的门锁装置,包括柜体和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上设置有锁轴,所述锁轴包括一头部和颈部,所述颈部的一端与头部连接,所述颈部的另一端与柜体连接;所述外门的锁轴连接位置设置有前、后夹板,所述后夹板上设置有与锁轴头部相对应的门锁孔,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之间设置有门锁板,所述门锁板上设置有葫芦形腰孔, 该葫芦形腰孔的大孔孔径与锁轴的头部相对应,该葫芦形腰孔的小孔孔径与锁轴的颈部相对应;所述外门上还设置有竖直槽,一可沿该竖直槽滑动的提门把手通过穿过该竖直槽与门锁板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门上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位于门锁板的内侧。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锁板固定在一滑板上,所述门锁板通过该滑板与提门把手连接。进一步,在本技术中,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可以从侧面顶住滑板,以防止其上下滑动锁扣。进一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装置可为钥匙锁或电子锁。向上拉提门把手,带动门锁板向上运动,当门锁板上葫芦形腰孔的大孔与后夹板上的门锁孔重合时,即可使外门关闭或打开;外门关闭使柜体上锁轴进入外门上的门锁孔后,提门把手向下压使门锁板向下运动,后夹板上的门锁孔与门锁板上葫芦形腰孔的小孔重合,门锁板上葫芦形腰孔的小孔向下夹住柜体上锁轴的颈部,此时可转动钥匙锁使锁扣顶住滑板,即滑板不能向上运动,外门被锁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减少螺栓型锁的运用,结构简单, 省工省料,降低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力。2、便于现场安装,操作简便,可以快速锁紧或打开门板,提高了设备检修率。3、防爆性强,减小内部电弧故障时外门所承受的压力,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门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锁轴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门锁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外门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锁定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7,中置式开关柜的门锁装置,包括柜体100和外门200。该外门200是中置式开关柜上的断路器室门、电缆室门的其中一个或两个。在柜体100上设置有锁轴300,锁轴300的剖面形状为“T”形圆柱体,包括一头部 310和颈部320,头部310的尺寸为Φ 22,颈部320的尺寸为Φ 12。颈部320的一端与头部 310连接,颈部320的另一端与柜体100连接。外门的锁轴连接位置设置有前、后夹板Q10、220),后夹板220上设置有与锁轴头部相对应的门锁孔221,门锁孔221的尺寸为Φ^,前夹板210和后夹板220之间设置有门锁板400,门锁板400上设置有葫芦形腰孔410,该葫芦形腰孔410的大孔孔径为Φ 28,与锁轴的头部相对应;该葫芦形腰孔的小孔孔径为Φ 13,与锁轴的颈部相对应;外门200的前夹板210上还设置有竖直槽Μ0,一可沿该竖直槽240滑动的提门把手500通过穿过该竖直槽 240,与滑板600连接,滑板600与门锁板400连接。外门200上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条230,密封条230位于门锁板的内侧。门锁板400固定在一滑板600上,门锁板400通过该滑板600与提门把手500连接。在外门上还设置有钥匙锁700,钥匙锁包括可以从侧面顶住滑板以防止其上下滑动的锁扣 710。向上拉提门把手,带动门锁板向上运动,当门锁板上葫芦形腰孔的大孔与后夹板上的门锁孔重合时,即可使外门关闭或打开;外门关闭使柜体上锁轴进入外门上的门锁孔后,提门把手向下压使门锁板向下运动,后夹板上的门锁孔与门锁板上葫芦形腰孔的小孔重合,门锁板上葫芦形腰孔的小孔向下夹住柜体上锁轴的颈部,此时可转动钥匙锁使锁扣顶住滑板,即滑板不能向上运动,外门被锁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中置式开关柜的门锁装置,包括柜体和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上设置有锁轴, 所述锁轴包括一头部和颈部,所述颈部的一端与头部连接,所述颈部的另一端与柜体连接;所述外门的锁轴连接位置设置有前、后夹板,所述后夹板上设置有与锁轴头部相对应的门锁孔,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之间设置有门锁板,所述门锁板上设置有葫芦形腰孔,该葫芦形腰孔的大孔孔径与锁轴的头部相对应,该葫芦形腰孔的小孔孔径与锁轴的颈部相对应;所述外门上还设置有竖直槽,一可沿该竖直槽滑动的提门把手通过穿过该竖直槽与门锁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式开关柜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门上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位于门锁板的内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式开关柜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板固定在一滑板上,所述门锁板通过该滑板与提门把手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置式开关柜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可以从侧面顶住滑板,以防止其上下滑动的锁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置式开关柜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可为钥匙锁或电子锁。专利摘要中置式开关柜的门锁装置,包括柜体和外门,所述柜体上设置有锁轴,所述锁轴包括一头部和颈部,颈部的一端与头部连接,颈部的另一端与柜体连接;所述外门的锁轴连接位置设置有前、后夹板,后夹板上设置有与锁轴头部相对应的门锁孔,前夹板和后夹板之间设置有门锁板,门锁板上设置有葫芦形腰孔;外门上还设置有竖直槽,一可沿该竖直槽滑动的提门把手通过穿过该竖直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置式开关柜的门锁装置,包括柜体和外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上设置有锁轴,所述锁轴包括一头部和颈部,所述颈部的一端与头部连接,所述颈部的另一端与柜体连接;所述外门的锁轴连接位置设置有前、后夹板,所述后夹板上设置有与锁轴头部相对应的门锁孔,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之间设置有门锁板,所述门锁板上设置有葫芦形腰孔,该葫芦形腰孔的大孔孔径与锁轴的头部相对应,该葫芦形腰孔的小孔孔径与锁轴的颈部相对应;所述外门上还设置有竖直槽,一可沿该竖直槽滑动的提门把手通过穿过该竖直槽与门锁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敏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捷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