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离子交换树脂法生产高纯辣椒素晶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6550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离子交换树脂法生产高纯辣椒素晶体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离子交换树脂法生产辣椒碱类化合物晶体的方法,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工艺路线长、工业化程度不高、投资成本高和提取率低的缺点。技术解决方案是:原料为制备辣椒色素后所得的辣树脂或市售的辣椒精,包括下述步骤,(一)萃取:首先用非极性溶剂作为萃取剂萃取,然后将非极性溶剂的萃取液用极性溶剂作为萃取剂进行萃取,所得极性溶剂的萃取液备用;(二)调整pH值;(三)树脂柱交换吸附;(四)结晶:洗脱液在60℃以下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经洗涤冷却结晶可得辣椒素晶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辣椒中引起辛辣的成分通称为辣椒素,辣椒素晶体以不同纯度的产品形式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涂料、军事、农业等许多领域。目前辣椒素晶体的生产提取从源头原料的加工上基本可以分为二种,第一种是将辣椒粉经萃取精制工艺直接提取辣椒素晶体;第二是从辣椒提取色素后的辣树脂,或市售的辣椒精(又称为辣椒树脂)经萃取精制提取辣椒素晶体。这两种原料制取辣椒素晶体的工艺都采用了粗提、纯化与再结晶两步步骤,粗提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溶剂萃取法;2.超临界萃取法;3.微波法。纯化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溶剂萃取法;2.离子交换法;3.柱层析法;4.超临界CO2萃取法。再结晶基本采用减压蒸馏真空干燥的工艺方法。下面以具体实例来说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9月第1卷第3期)上公布了一篇名称为“离子交换法制备高纯辣椒碱类化合物”的文章,它的制备过程也包括上面所说的两个步骤,(1)粗提以1%氢氧化钠来溶解辣椒精,向溶解液中加入2%硫酸进行中和,调节pH为3.0~3.5,用正己烷萃取,离心弃去水相,将正己烷相在40℃下减压浓缩并冷却结晶3h,离心分离,液相弃去,固相经真空干燥得到纯度为82%的粗品;(2)纯化以氢氧化钠溶解上述粗品,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201×7,以水洗涤至无硫酸根,再用乙醇-乙酸乙酯作为洗脱液洗脱,浓缩后冷却结晶得到高纯辣椒素晶体。上述的工艺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工艺路线长工艺复杂,单元操作多,实用性差;2、工业化程度不高因涉及溶剂品种多、用量大、处理工艺复杂、环保差,因此实际应用困难较大,工业化生产有一定困难;3、投资成本高原料处理量不大,但溶剂回收等辅助工段需投入大量资金,因此整体成本高。4、原料中所含辣椒碱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低,仅为42%。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离子交换树脂法生产辣椒碱类化合物晶体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工艺路线长、工业化程度不高、投资成本高和提取率低的缺点。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离子交换树脂法生产辣椒碱类化合物晶体的方法,所用原料为制备辣椒色素后所得的辣树脂或市售的辣椒精,依次包括下述步骤,(一)萃取首先用非极性溶剂作为萃取剂萃取,然后将非极性溶剂的萃取液用极性溶剂作为萃取剂进行萃取,所得极性溶剂的萃取液备用;(二)调整pH值将步骤(一)中萃取液用5%NaOH调节pH值至8~11;(三)树脂柱交换吸附将上述以钠盐形式存在的溶液缓慢加入大孔碱性阴离子交换柱,交换结束后进行冲洗,首先用50~95%的酒精溶液冲洗至无色,然后用5~10%的NaHSO4溶液冲洗置换,冲洗量为树脂体积的1.5~2.5倍,再用去离子水冲洗至无硫酸根离子,最后用洗脱剂洗脱辣椒碱类化合物,收集洗脱液;(四)结晶洗脱液在60℃以下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经洗涤冷却结晶可得辣椒素晶体。上述步骤(一)萃取中,非极性溶剂是石油醚或正己烷,用量是2~5V/V;极性溶剂是60~91%浓度乙醇或丙酮,萃取数次,每次以等体积的极性溶剂萃取,所得极性溶剂的萃取液合并备用。上述步骤(三)中所用树脂型号为D290、D261、D280或D262。上述树脂型号为D290时更好。上述步骤(三)中交换结束后用60~91%的酒精溶液冲洗至无色。上述步骤(三)中用酒精溶液冲洗至无色后,用树脂体积2倍的NaHSO4溶液冲洗置换。最经济且效果最好。上述步骤(一)中的极性溶剂是丙酮时,在步骤(三)中以酒精溶液冲洗至无色后,先用去离子水进行冲洗,再以NaHSO4溶液冲洗置换。上述NaHSO4溶液的浓度为8%。上述步骤(三)中的洗脱剂是60~90%的丙酮、乙醇或乙酸乙酯溶液。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共有四点1、在萃取步骤中,本专利技术采用两步萃取法,首先以非极性溶剂作为萃取剂进行萃取,这是因为用非极性溶剂,例如石油醚或正己烷萃取可以除去体系中不溶于石油醚或正己烷的杂质,这些杂质包括胶质、糖类、蛋白质等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会使后续的工艺中出现乳化现象,不利于结晶;第二步萃取中使用极性溶剂就可以从非极性溶剂的萃取液中萃取出辣椒碱。2、以NaOH溶液调节萃取液的pH至8~11,所调节的pH是根据物料中的辣椒素含量而定的,目的是将酚羟基最大限度的转化为钠盐,将此溶液进入交换柱进行交换,相对而言进入交换柱的物料中辣椒碱类化合物的钠盐的含量比较高,为取得高的得率和纯度奠定了基础。3、采用特定型号的大孔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因为只有离子形式物料如盐才可以过柱完成交换过程,而在辣椒碱类物质均含有酚羟基官能团,具有弱酸性反应,它可与NaOH反应生成辣椒碱钠盐,辣椒碱钠盐就可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而辣树脂中所含的绝大部分杂质,不与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随交换液流出,经洗柱可全部除去。而且大孔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除能进行离子交换外,还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用NaHSO4溶液置换时,交换在树脂上的有机酸随置换液和水洗液排出,而辣椒碱类物质被吸附在树脂上,用溶剂可以洗脱;同时因为该树脂除能进行离子交换外,还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也就是说该树脂具有交换与吸附并存的功能,在用硫酸氢钠进行置换时,交换柱中交换的辣椒碱类化合物的离子转化为辣椒碱类化合物形式而吸附在树脂上。4、采用了NaHSO4作为置换剂。NaHSO4二级电离可以提供Na+,也可以提供H+,提供的Na+可以使有机酸根转化为钠盐溶于水除去,而提供的H+使树脂交换的辣椒碱类化合物的离子转化为辣椒素被树脂吸附。本专利技术根据上述理论依据提出了除杂与精制、在离子交换柱上同时完成的一次工艺,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显著优点,1、纯度和收率提高较多脱出色素的辣椒油树脂用专利技术的工艺处理后,辣椒素晶体总碱含量大于94%、收率大于90%(以原料所含总碱量计),产品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纯度大于94%。2、工艺简单本专利技术整体工艺路线短,单元操作少,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溶剂使用品种少、生产处理量大、环境条件好。3、工业化程度高,成本低整个工艺易实现,工程投资小,易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所用的交换树脂价格较低,交换吸附能力强,易再生,可循环使用,也降低了生产成本。4、实用性强特别适用于辣椒色素生产厂的副产物辣椒树脂的辣椒素晶体的提取,可为辣椒色素生产厂家提供配套的连续化生产,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实例一(一)萃取称取含辣椒碱类化合物总含量为6.2%的辣椒精200g,(1)用800ml正己烷溶解过滤后,滤液加800ml的85%乙醇于40℃下搅拌1h后分离,(2)正己烷相萃取液依同样方法用乙醇再萃取二次,乙醇相合并;(二)调整pH值用5%的NaOH溶液调乙醇相pH=10.8;(三)以1000ml/h的流速将乙醇相加入到D290阴离子交换柱中,首先用60%的乙醇洗至洗出液无色为止,洗柱乙醇用量为9L,然后用5%的NaHSO42L置换树脂,流速为1500ml/h,在NaHSO4加完后,停留20分钟,再用去离子水以4L/h的流速洗至流出液无SO4-离子,最后用85%乙醇以1L/h流速洗柱至出柱乙醇溶液中辣椒素的含量小于10ppm,停止洗涤,收集乙醇液洗脱液备用;(四)将乙醇液于60℃水浴上减压蒸馏至蒸出液中乙醇含量小于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离子交换树脂法生产辣椒碱类化合物晶体的方法,所用原料为制备辣椒色素后所得的辣树脂或市售的辣椒精,依次包括下述步骤,(一)萃取:首先用非极性溶剂作为萃取剂萃取,然后将非极性溶剂的萃取液用极性溶剂作为萃取剂进行萃取,极性溶剂的萃取液备用;(二)调整pH值:将步骤(一)中萃取液用5%NaOH调节pH至8~11;(三)树脂柱交换吸附:上述以钠盐形式存在的溶液缓慢加入大孔碱性阴离子交换柱,交换结束后进行冲洗,首先用50~95%的酒精溶液冲洗至无色,然后用5~10%的NaHSO↓[4]溶液冲洗置换,冲洗量为树脂体积的1.5~2.5倍,再用去离子水冲洗至无硫酸根离子,最后用洗脱剂洗脱辣椒碱类化合物,收集洗脱液;(四)结晶:洗脱液在60℃以下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经洗涤冷却结晶可得辣椒素晶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纪生陈开勋陈国亮梁建中梁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杨凌宏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