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64561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联接到车辆的框架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包括可移动联接到框架的配重平台,和与框架和配重平台配合的弹性元件。配重平台的质量构造成大约等于在车辆的操作期间由配重平台支承的总质量。在车辆操作期间,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削弱和/或抑制配重平台的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0年4月23日申请的美国临时申请61/327,434的优先权,其阐述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关于联邦赞助研发声明不适用。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一种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结合了配重平台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配重平台可活动联接到车辆框架并且构造成将支承在配重平台上的操作者与车辆扰动相隔离。车辆的操作者在操作车辆期间重复地受到干扰(例如,波动等)可能导致操作者感到不舒适。例如,升降式叉车的操作者在控制升降式叉车时要经常站在一个操作平台上。 各种各样的干扰都会产生,例如,当升降式叉车行驶过地面,通过膨胀接头,穿过搬运月台的板材,和操作货叉时。集中增加效率,通过增加产量,已经导致更快地移动升降式叉车,因此加剧了干扰的产生和振幅。使操作者免受这些和其它干扰的影响会增加操作者的舒适度,尤其是长期的操作。已经研究出一项技术以减低干扰,包括使用多种的能量吸收装置(例如,弹簧,粘性阻尼器,橡胶缓冲器,等等)来悬挂或支撑典型的,标准的平台。然而,这些装置中很多都是基于这样的构造,该构造要求调节或校准能量吸收装置以适应不同操作者的质量(且因此适应不同的重量)。此外,这些装置通常造成了复杂程度和维修的增加。保持降低安装复杂程度限制了削弱一定范围的频率和振幅的干扰传递的能力。根据至少上面的考虑,存在降低车辆操作者经历的干扰以改进操作者在车辆中的乘驾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可联接到车辆的框架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包括可移动联接到框架的配重平台,和与框架和配重平台配合的弹性元件。配重平台的质量构造成至少等于在车辆的操作期间由配重平台支承的总质量。在车辆操作期间,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削弱和/或抑制配重平台的运动。一方面,用于具有框架的车辆中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包括限定了质量的配重平台,配重平台联接到框架以围绕轴线枢转运动。弹性元件与框架和配重平台配合以削弱配重平台绕轴线的运动。控制元件与框架和配重平台配合以抑制配重平台沿轴线的运动。 在操作车辆期间,配重平台的质量构造成大约至少等于由配重平台支承的总质量。另一方面,用于具有框架并限定了操作室的车辆中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包括限定了质量的配重平台,配重平台至少部分在操作室内可移动地联接到框架。弹性元件与框架和配重平台配合。在操作车辆期间,配重平台的质量构造成大约至少等于由配重平台支承的总质量。配重平台的质量和弹性元件构造成削弱通过框架传递到配重平台的干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以及其它方面将在下面详细说明。在细节描述中,将联接附图描述优选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代表本专利技术的全部范围;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具有许多其它实施例。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体现在权利要求中。附图说明图1是结合了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的车辆的实施例的立体后视图。图2是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局部立体视图。图3是图2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的实施例的局部立体视图。图4是图2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简化立体视图。图5是图3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的可替换实施例的局部简化侧视图,示出了操作者靠背结构的实施例。图7是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后视图。图8是图7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的局部立体后视图。图9是沿图8的11-11线的局部截面视图。图10是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视图。图11是图10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的局部立体视图。图12是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视图。图13是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视图。图14是脱离车辆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图15是附加导轨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的几个实施例将在下文中以物资搬运车,通常叫做升降式叉车为例进行描述和举例。尽管如此,假定得益于本专利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对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以及可以结合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的各种应用。例如,此处描述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可以应用到其它物资搬运车辆以及其它削弱传递到操作者或联接的结构/ 装置干扰有益的装置。此外,此处使用的术语“前”、“后”、“前部”、“后部”、“侧部”、“顶部”、 “底部”、“上”、“下”、“上升”、“下降”、“垂直”、“水平”以及其它关于方向的词语不具有限制性,而是为了在描述实施例时更加便利。图1以升降式叉车10 ( “升降式叉车”)的形式示出了物资搬运车辆的一个例子。 升降式叉车10包括立柱12,立柱12可操作地联接到升降式叉车10前端,并且能够升起和降下固连到立柱12的一组货叉14。一对驱动轮(未示出)转动地联接到升降式叉车10的前端并且可操作地与驱动系统(未示出)配合,驱动系统例如一个或多个电动机。当升降式叉车10结合了电驱动系统,升降式叉车10包括容纳电池18的电池箱,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在图1示出的实施例中,转向轮20与驱动轮关联操作以允许升降式叉车10 沿地面22移动。操作室24位于靠近升降式叉车10的后端,并且包括具有操作控制器28的控制台26,允许操作者控制升降式叉车10、立柱12和货叉14的运行。操作室24还可以包括在使用升降式叉车10期间向操作者提供的扶手和靠背。当操作者进入操作室24时,操作者踏上并进入操作室内。在一个实施例中,踏板开关34位于操作室24内,使得踏板开关34和操作控制器28的位置典型地造成操作者采取面向左侧的姿态。如果提供扶手和/或靠背,优选地,当操作者处于面向左侧姿态时,操作者的背接近靠背并且操作者的右臂与扶手配合。继续结合图1以及另外结合图2-5,示出了可活动联接到升降式叉车10的框架38 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36的实施例。“框架”广泛地限定为包括升降式叉车10的任何适于使用过程中支承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36的质量和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36所支承的质量的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36包括配重平台40、弹性元件42和控制元件44。配重平台40如图所示由铰接部分46和通过紧固件50部分重叠并联接的平台部分 48构成,在配重平台40的质量可能操作笨重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组装和装配更加容易。其它形式中,配重平台40可以作为整体形成(例如铸造、机加工、模制以及类似方式)。图5 示出的实施例的配重平台40是铁铸造而成(例如灰铁,可锻铁85-55-06,或者可替代地由 ASTMA36级钢合金或其它具有足够密度以提供必需平衡力的适合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大约三百五十磅量级的重量。在一种形式中,配重平台40包括由低碳钢制成的大约3英寸厚的基体,薄的角形顶板固定在基体上(整体重量大约三百八十五磅)。在一优选形式中,配重平台40为逐渐变薄,使得配重平台40和操作者之间的接触面相对于水平面呈大约2。到 4°的向下的角度。此外,配重平台40的下表面可以相对于水平面呈大约2°到4°的向上的角度来调节配重平台40的向下的、枢转运动。通过提供所具有的质量超过要求质量的配重平台40来完成支承操作者重量范围 (例如,大约在一百磅至三百五十磅之间)的结构功能,配重平台40的质量降低了使用期间由配重平台40支承的总质量(包括操作者的质量)对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36的全部动态响应的影响。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具有框架的车辆中的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所述操作者乘驾改进系统包括:配重平台,所述配重平台限定质量并且联接到框架以围绕轴线枢转运动;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框架和所述配重平台配合以削弱所述配重平台绕所述轴线的运动;以及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框架和所述配重平台配合以抑制所述配重平台沿所述轴线的运动;其中,在操作所述车辆期间,所述配重平台的质量构造成大约至少等于由所述配重平台支承的总质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T·彦纳
申请(专利权)人:雷蒙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