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64188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包含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照明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照明装置包括一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发光部件,所述发光部件中受同一开关部件控制的各个发光像素在基板上呈错位分布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照明装置既能保证照明装置不会因为某个发光像素的故障而整体失效,同时可以大幅减少不同开关部件特性差异导致的发光不均,从而有效提高了照明装置的照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包含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已经开发出重量轻且体积小的各种类型的平板照明装置。在各种类型的平板照明装置中,利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来照明,通常具有能耗低、可平面化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下一代照明装置的焦点。图1为现有的OLED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现有OLED照明装置一般包括基板101 和封装盖102,其中,基板101上形成有阳极103,阳极103上设有一层或多层有机功能层 104,以及位于有机功能层104上的阴极105。OLED发光的原理是通过在阳极103、阴极105 之间加电驱动使有机功能层104发光,实现照明功能。现有技术中,基板上的阳极采用直接蒸镀或沉积的方式形成大面积阳极,此类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大面积阳极会使得电流聚集时产生很大的电流强度,并进一步带来较强的电流聚集效应,产生的大电流导致电极被烧坏,发生阴阳极短路,导致整个器件失效。针对上述问题,如图2所示有研究者提出采用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基板201来驱动OLED照明器件,虽然通过TFT202对各个发光像素203实现了单独驱动,不会因为某个发光像素203 的故障导致整个照明装置失效,但各TFT之间特性的不一致会导致OLED发光像素发光强度的不均勻,影响OLED器件的整体照明效果。如何提高OLED照明器件的发光均一性,是业界一直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发光均一性的照明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一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发光部件,所述发光部件包括若干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包括一个开关部件,和至少两个发光像素,同一发光单元的各个所述发光像素均由所述开关部件控制,每个发光单元与一个发光单元块对应, 所述发光单元的开关部件位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块内,且至少一个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像素不位于所对应的发光单元块内,而位于所对应发光单元块之外的其他发光单元块内。上述开关部件为薄膜晶体管,且在基板上呈矩阵排列。上述发光部件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上述发光部件为单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上述发光部件为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上述发光像素在基板平面上呈矩阵排列。上述发光单元块在基板平面上呈矩阵排列。上述基板为平面基板,基板形状可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照明装置,采用一个开关部件来统一控制一个发光单元内各个发光像素,且同一开关部件控制的各个发光像素位置分散在不同发光单元块中,既保证了照明装置不会因为某个发光像素的故障而整体失效,又可以在宏观上有效减少由不同开关部件特性差异导致的发光不均勻程度,从而大幅提高照明装置的照明效果。同时,由于减少了开关部件的个数,可以提高开口率和良率。附图说明图1现有OLED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现有TFT驱动的OLED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照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A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发光单元排布示意图;图4B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发光像素结构示意图;图4C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发光单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照明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照明装置包括一平面基板301,和形成于其上的发光部件302,发光部件包括若干发光单元(图3未示出),以及保护发光部件的封装部件303。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发光单元包括1个开关部件 (TFT)和4个发光像素,发光单元制备过程参照图4A和4B加以说明,先在一平面玻璃基板 401上制备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各个TFT402在基板上呈矩阵排列,并设定出各个发光单元块403在基板上的位置。在上一步制备的TFT基板上依次制备阳极405、有机功能层406 和阴极407(图4A未示出)形成OLED发光像素404,其中阳极由溅射氧化铟锡(ITO)材料制成,有机功能层采用蒸镀白光有机发光材料制备,阴极采用蒸镀金属银制得,扫描线408 与数据线409相互垂直并在电气上独立。如图4B所示,各个发光像素404相互独立,即不同发光像素的阳极405、有机功能层406和阴极407分别相互隔开。如图4C是单个发光单元的电气连接示意图,如图所示,发光单元包括4个发光像素,其中发光像素4041、4042位于本发光单元所对应的发光单元块4031内,发光像素4043位于本发光单元所在发光单元块 4031下方相邻的发光单元块4032内,发光像素4044位于本发光单元所在发光单元块4031 右方相邻的发光单元块4033内。上述4个发光像素的阳极均通过电极引线与其所属发光单元的TFT402电气连接,阴极接地(图中未示出),即同一发光单元的各个发光像素均由同一 TFT402统一控制。由于OLED器件对水汽、氧气很敏感,容易受侵蚀,完成发光部件的制备后,还需要对发光部件进行封装以保护其不受水氧侵蚀。当照明装置工作时,各个发光单元的TFT导通,使各个发光像素开始发光,实现照明,由于各个发光像素相互独立,因此即使某个发光像素出现故障,也不会导致整个照明装置失效。同时,由于采用一个TFT控制多个发光像素的结构,从而保证了一个发光单元内的各个发光像素的发光均勻性,且同一 TFT 控制的各个发光像素位置分散在不同发光单元块中,从而在宏观上可以有效减小由于TFT的特性差异导致的发光亮度不均。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基板形状不限于矩形,也可根据照明产品的外观造型而做不同的形状变换,如圆形、椭圆形等形状。以上实施例中仅以白色照明装置为例,因此发光部件的有机功能层采用白光有机发光材料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亦可根据照明产品的设计需要,蒸镀具有不同发光性质的有机功能层,实现不同颜色光的照明,不限于单色照明,亦可为彩色。本专利技术中有机功能层不限于一层有机材料,除了有机发光层还可以包括电子注入层、 电子传输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中的一层或者多层,本专利技术中统称有机功能层。本专利技术旨在使受同一 TFT控制的各个发光像素在基板上尽可能达到错位分布状态,以减小由于 TFT的特性差异导致的发光亮度不均问题。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比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人士,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申请的专利范围所界定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一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发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件包括若干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包括一个开关部件,和至少两个发光像素,同一发光单元的各个所述发光像素均由所述开关部件控制,每个发光单元与一个发光单元块对应,所述发光单元的开关部件位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块内,且至少一个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像素不位于所对应的发光单元块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装置,所述开关部件为薄膜晶体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装置,所述发光部件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照明装置,所述发光部件为单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照明装置,所述发光部件为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装置,所述发光像素在基板平面上呈矩阵排列。7.如权利要求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一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上发光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件包括若干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包括一个开关部件,和至少两个发光像素,同一发光单元的各个所述发光像素均由所述开关部件控制,每个发光单元与一个发光单元块对应,所述发光单元的开关部件位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块内,且至少一个发光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像素不位于所对应的发光单元块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秀颀邱勇高孝裕陈红魏朝刚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