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淑芹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填充与修复受损组织的可注射温敏凝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4101 阅读:4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填充与修复受损组织的可注射温敏凝胶,其特征在于:采用医用级透明质酸与壳聚糖作为凝胶原料,该凝胶溶胀比为2~500,温敏温度32~37℃。该注射温敏凝胶除了具有普通凝胶的物理化学性质外,还具有可注射和温敏性,在常温下流动性好,易于注射;生物体内成型性好,降解缓慢,是普通凝胶无法比较的;并且所述凝胶未使用交联剂,避免了交联剂对人体的伤害;该凝胶体系不仅能延长其在体内的存留时间,而且可不断刺激机体产生应答,促进组织的原位再生修复,提高填充质量。同时,具有降低细菌的侵入、抗凝血以及过敏反应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填充与修复受损组织的可注射温敏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医用材料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可注射的填充和修复材料是一种智能高分子材料,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是智能高分子材料的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温敏性可注射的材料与常规可注射的材料相比,是利用仿生学的原理,以自然界中的生物体为蓝本,开发出在功能上接近甚至超过生物体组织的温敏高分子材料,从而实现无生物活性的生物材料向有生物活性的生物材料的过渡;增大其响应敏感度,改善其通一断特性。材料的热力学可逆性使材料在常温下流动性增强,利于注射,而体内温度材料固化,其定型性和可塑性增强。此外可注射凝胶在体内与修复组织之间嵌合性好,实现原位注射达到微创目的,成为软组织修复、重建、填充的热点。因此,温敏性可注射的凝胶材料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近年来,面部皮肤充填剂的发展非常迅速,其产品市场的年增长率为16. 9%,2012 年则有望超过16亿美金,其中透明质酸产品所占比重最大。在已有的可注射填充物及其制备方法的技术中,常采用的注射填充物是交联的透明质酸和胶原蛋白为主的凝胶其盐溶液。例如由瑞典Q-Med公司开发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填充与修复受损组织的可注射的温敏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活性醛基透明质酸制备:将原料透明质酸(HA)及去离子水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加入高碘酸钠水溶液,在避光、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加入乙二醇溶液终止未反应的高碘酸钠。(2)将步骤(1)制得的凝胶用无水乙醇浸泡、洗涤、抽提,除去未反应单体及其它杂质,然后溶液透析纯化,冷冻干燥获得得到纯净的凝胶产物。(3)温敏壳聚糖制备:将适量的壳聚糖溶于1~98%的乙酸溶液中,缓慢加入一定量N-异丙基丙酰胺(NIPAAm)和引发剂,室温搅拌溶解后,通入氮气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将上述反应物用丙酮沉淀,过滤。真空干燥,制得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淑芹
申请(专利权)人:冯淑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