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振华专利>正文

一种双响铃的机械钟表机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4013 阅读:3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响铃的机械钟表机芯。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前夹板、后夹板以及设置于前夹板与后夹板间的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芯的闹铃装置包括第一响铃装置以及第二响铃装置;所述的第一响铃装置由第一响铃拨杆、第一响铃轴、第一响铃撞锤以及固定于后夹板的锤打铃固定轴上的第一响铃锤打铃构成;所述的第二响铃装置由第二响铃拨杆、第二响铃轴、第二响铃撞锤以及固定于后夹板的锤打铃固定轴上的第二响铃锤打铃构成;所述的第一响铃拨杆与第二响铃拨杆分别与机芯内的打三轮上的星轮的齿槽相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改变机械机芯的走时功能、报时功能的前提下,分别带动两组打点轴,使打点锤一前一后,分别敲打大小不同的两铃及盘簧,从而达到叮、咚的动听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响铃的机械钟表机芯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销售的各种钟表在报时时,只有一个锤打铃或打盘簧,声音很是枯燥和单调.本来机械钟与石英钟相比就有上发条周期短、走时差的弱点,在和石英钟市场上的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特别是机械钟报时的音响,因其枯燥和单调不被人们所欢迎,所以,机械钟市场在逐渐萎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响铃单调问题的双响铃的机械钟表机芯。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前夹板、后夹板以及设置于前夹板与后夹板间的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芯的闹铃装置包括第一响铃装置以及第二响铃装置;所述的第一响铃装置由第一响铃拨杆、第一响铃轴、第一响铃撞锤以及固定于后夹板的锤打铃固定轴上的第一响铃锤打铃构成;所述的第二响铃装置由第二响铃拨杆、第二响铃轴、第二响铃撞锤以及固定于后夹板的锤打铃固定轴上的第二响铃锤打铃构成;所述的第一响铃拨杆与第二响铃拨杆分别与机芯内的打三轮上的星轮的齿槽相啮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响铃锤打铃与第二响铃锤打铃呈层叠设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响铃锤打铃的外轮廓大于第二响铃锤打铃的外轮廓。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在不改变机械机芯的走时功能、报时功能的前提下,在原来打点轴的部位加装另一个打点轴,同时按装相对应的钢簧及打点锺,用打点轴拨杆和打三轮相咬合,当打点开关开启时,打三轮的组件上的星轮同时分别带动两组打点轴,使打点锤一前一后,分别敲打大小不同的两铃及盘簧,从而达到叮、咚的动听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锤打铃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前夹板、2后夹板、3第一响铃拨杆、4第一响铃轴5第一响铃撞锤、6第一响铃锤打铃、7第二响铃拨杆、8第二响铃轴、9第二响铃撞锤、10第二响铃锤打铃、11打三轮、12星轮。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前夹板1、后夹板2以及设置于前夹板1与后夹板23间的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芯的闹铃装置包括第一响铃装置以及第二响铃装置;所述的第一响铃装置由第一响铃拨杆3、第一响铃轴4、第一响铃撞锤5以及固定于后夹板2的锤打铃固定轴上的第一响铃锤打铃6构成;所述的第二响铃装置由第二响铃拨杆7、第二响铃轴8、第二响铃撞锤9以及固定于后夹板2的锤打铃固定轴上的第二响铃锤打铃10构成; 所述的第一响铃拨杆3与第二响铃拨杆7分别与机芯内的打三轮11上的星轮12的齿槽相啮合。本专利技术在不改变机械机芯的走时功能、报时功能的前提下,在原来打点轴的部位加装另一个打点轴,同时按装相对应的钢簧及打点锺,用打点轴拨杆和打三轮相咬合。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响铃锤打铃6与第二响铃锤打铃10呈层叠设置。第一响铃锤打铃6的外轮廓大于第二响铃锤打铃10的外轮廓。当打点开关开启时,打三轮的组件上的星轮同时分别带动两组打点轴,使打点锤一前一后,分别敲打大小不同的两铃及盘簧,从而达到叮、咚的动听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双响铃的机械钟表机芯,其包括前夹板(1)、后夹板(2)以及设置于前夹板(1) 与后夹板(2)间的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芯的闹铃装置包括第一响铃装置以及第二响铃装置;所述的第一响铃装置由第一响铃拨杆(3)、第一响铃轴(4)、第一响铃撞锤(5)以及固定于后夹板(2)的锤打铃固定轴上的第一响铃锤打铃(6)构成;所述的第二响铃装置由第二响铃拨杆(7)、第二响铃轴(8)、第二响铃撞锤(9)以及固定于后夹板(2)的锤打铃固定轴上的第二响铃锤打铃(10)构成;所述的第一响铃拨杆(3)与第二响铃拨杆(7)分别与机芯内的打三轮(11)上的星轮(12)的齿槽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响铃的机械钟表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响铃锤打铃(6)与第二响铃锤打铃(10)呈层叠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响铃的机械钟表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响铃锤打铃(6)的外轮廓大于第二响铃锤打铃(10)的外轮廓。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响铃的机械钟表机芯。本专利技术包括前夹板、后夹板以及设置于前夹板与后夹板间的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芯的闹铃装置包括第一响铃装置以及第二响铃装置;所述的第一响铃装置由第一响铃拨杆、第一响铃轴、第一响铃撞锤以及固定于后夹板的锤打铃固定轴上的第一响铃锤打铃构成;所述的第二响铃装置由第二响铃拨杆、第二响铃轴、第二响铃撞锤以及固定于后夹板的锤打铃固定轴上的第二响铃锤打铃构成;所述的第一响铃拨杆与第二响铃拨杆分别与机芯内的打三轮上的星轮的齿槽相啮合。本专利技术在不改变机械机芯的走时功能、报时功能的前提下,分别带动两组打点轴,使打点锤一前一后,分别敲打大小不同的两铃及盘簧,从而达到叮、咚的动听效果。文档编号G04B23/02GK102323735SQ20111027160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5日专利技术者张振华 申请人:张振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响铃的机械钟表机芯,其包括前夹板(1)、后夹板(2)以及设置于前夹板(1)与后夹板(2)间的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芯的闹铃装置包括第一响铃装置以及第二响铃装置;所述的第一响铃装置由第一响铃拨杆(3)、第一响铃轴(4)、第一响铃撞锤(5)以及固定于后夹板(2)的锤打铃固定轴上的第一响铃锤打铃(6)构成;所述的第二响铃装置由第二响铃拨杆(7)、第二响铃轴(8)、第二响铃撞锤(9)以及固定于后夹板(2)的锤打铃固定轴上的第二响铃锤打铃(10)构成;所述的第一响铃拨杆(3)与第二响铃拨杆(7)分别与机芯内的打三轮(11)上的星轮(12)的齿槽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振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