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儿童落井救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59929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功能儿童落井救援器,包括连接连杆,所述连接连杆上依次连接有铰链机构、抓取机构,所述连接连杆由多根连接杆连接组成;所述铰链机构包括与连接连杆末端连接的底杆,所述底杆上开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安装有移动转轴,所述移动转轴的两端均连接有可绕其转动的短摇臂,所述短摇臂上铰接有长摇臂,所述长摇臂可转动的固定在底杆上,所述长摇臂和与其相连的短摇臂设在底杆的两侧,所述长摇臂上开有抓取机构的安装孔;所述移动转轴连接在安装在底杆内的滑块上,所述滑块的一端连接有绳子,所述绳子穿过底杆和连接连杆露在连接连杆外与拉绳柄连接,所述滑块的另一端通过拉伸弹簧连接在底杆上;所述滑块上连接有锁紧装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井下救人装置,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儿童落井救援器
技术介绍
目前,小口径深井救援技术非常落后。造成这一现状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井径较小且很深、井下环境恶劣、落井人员状况不明等,因此使得目前通常被采用的救援人员下井、 向井下施放绳索、采用工程机械或人力从深井周围挖掘通道等传统救援方法不能及时有效地对被困人员进行救援,致使落井人员的伤亡率较大,甚至危及到下井施救工作人员自身安全。经常有电视、报纸等媒体报导公安、消防、特勤等战士抢救落井儿童的经过,或者是当地政府、公安、医院、群众联合救助落井人员的经过。井在中国分布很广且种类较多,如水井、灌溉机井、建筑工地施工井、油井、城市污井等。大口径井好救人,可下去直接救。但口径小的井,大型救援设备无用武之处,人力救助困难。落井者大多数为年幼儿童,无自救能力。即使扔下绳子也无法系住身体。目前关于儿童落井救人的专利不多,存在一定问题比如专利号为CN200920093267. 4的落井儿童救助器很难对进入水下的儿童救助。专利号为 CN200910019736. 2的落井救援机器人等需要有电源,并主要针对大型井的救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落井儿童救助器存在不适用于小口径深井的施救、且施救时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携带方便、适合野外作业的多功能儿童落井救援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多功能儿童落井救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连杆,所述连接连杆上依次连接有铰链机构、抓取机构,所述连接连杆由多根连接杆连接组成;所述铰链机构包括与连接连杆末端连接的底杆,所述底杆上开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安装有移动转轴,所述移动转轴的两端均连接有可绕其转动的短摇臂,所述短摇臂上铰接有长摇臂,所述长摇臂可转动的固定在底杆上,所述长摇臂和与其相连的短摇臂设在底杆的两侧,所述长摇臂上开有抓取机构的安装孔;所述移动转轴连接在安装在底杆内的滑块上,所述滑块的一端连接有绳子,所述绳子穿过底杆和连接连杆露在连接连杆外与拉绳柄连接,所述滑块的另一端通过拉伸弹簧连接在底杆上;所述滑块上连接有锁紧装置。进一步,所述连接杆包括大、小连接杆,所述小连接杆穿套在大连接杆内,连接棒从侧面穿过大、小连接杆与螺母配合将大、小连接杆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杆上也穿设有连接棒,所述连接棒外露的一端是可供踩踏的一端。进一步,所述滑块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锁紧装置。进一步,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一固定板、锁块,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杆上表面,所述锁块的一端穿套在螺栓上,所述锁块与固定板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锁块的另一端与固定板铰接,所述锁块另一端的顶部与所述滑块表面的三角形斜面槽配合锁住滑块。进一步,所述长摇臂上开有多个安装孔,所述长摇臂通过固定转轴安装在底杆的两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连接在固定转轴上。进一步,所述连接连杆上安装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探照灯、摄像头。进一步,所述连接连杆的上端安装有井架。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当发生儿童落入井中时,救援人员根据井的情况及时安装连接连杆,根据儿童情况(儿童在井中状态垂直、横向或随时变化)选取合适的抓取机构。将抓取机构放入井内,通过照明找到落水儿童,小心调整儿童后快速抓取,即用拉绳柄通过绳子将滑块往上拉,通过铰链机构使抓取机构抓紧儿童,并通过锁紧机构锁住滑块,抓紧儿童后,救援人员沿着连杆快速将儿童救出。若碰到无法抓取儿童时,救援人员将连接连杆中的一段与井口固定,沿着连接棒下去救人,抓住儿童后沿着连接棒向上爬。所述抓取机构可以是扶架,也可以是梯子。本技术的有意效果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功能多样的特点,适合野外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连接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铰链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底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锁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锁块和滑块配合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7,多功能儿童落井救援器,包括连接连杆6,所述连接连杆6上依次连接有铰链机构2、抓取机构1,所述连接连杆6由多跟连接杆连接组成;所述铰链机构2包括与连接连杆6末端连接的底杆21,所述底杆21上开有移动槽 28,所述移动槽28内安装有移动转轴23,所述移动转轴23的两端均连接有可绕其转动的短摇臂24,所述短摇臂24上铰接有长摇臂26,所述长摇臂26可转动的固定在底杆21上,所述长摇臂26和与其相连的短摇臂24设在底杆的两侧,所述长摇臂26上开有抓取机构1的安装孔;所述移动转轴23连接在安装在底杆21内的滑块22上,所述滑块22的一端连接有绳子4,所述绳子4穿过底杆21和连接连杆6露在连接连杆6外与拉绳柄8连接,所述滑块22的另一端通过拉伸弹簧25连接在底杆21上;所述滑块22上连接有锁紧装置3。所述连接杆包括大连接杆62、小连接杆61,所述小连接杆61穿套在大连接杆62 内,连接棒63从侧面穿过大连接杆62、小连接杆61与螺母64配合将大连接杆62、小连接杆61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杆上也穿设有连接棒63,所述连接棒63外露的一端是可供踩踏的一端。所述滑块22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锁紧装置3。所述锁紧装置3包括一固定板31、锁块32,所述固定板31通过螺栓33固定在底杆22上表面,所述锁块32的一端穿套在螺栓33上,所述锁块32与固定板31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34,所述锁块32的另一端与固定板31铰接,所述锁块32另一端的顶部与所述滑块22表面的三角形斜面槽配合锁住滑块22。所述长摇臂沈上开有多个安装孔,所述长摇臂沈通过固定转轴27安装在底杆21 的两侧,所述拉伸弹簧25的一端连接在固定转轴27上。所述连接连杆6上安装有辅助机构5,所述辅助机构5包括探照灯、摄像头。所述连接连杆6的上端安装有井架7。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当发生儿童落入井中时,救援人员根据井的情况及时安装连接连杆6,根据儿童情况(儿童在井中状态垂直、横向或随时变化)选取合适的抓取机构1。将抓取机构1放入井内,通过照明找到落水儿童,小心调整儿童后快速抓取,即用拉绳柄8通过绳子4将滑块22往上拉,通过铰链机构2使抓取机构1抓紧儿童,并通过锁紧机构3锁住滑块22,抓紧儿童后,救援人员沿着连杆快速将儿童救出。若碰到无法抓取儿童时,救援人员将连接连杆6中的一段与井口固定,沿着连接棒63下去救人,抓住儿童后沿着连接棒63向上爬。所述抓取机构1可以是扶架,也可以是梯子。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权利要求1.多功能儿童落井救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连杆,所述连接连杆上依次连接有铰链机构、抓取机构,所述连接连杆由多根连接杆连接组成;所述铰链机构包括与连接连杆末端连接的底杆,所述底杆上开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安装有移动转轴,所述移动转轴的两端均连接有可绕其转动的短摇臂,所述短摇臂上铰接有长摇臂,所述长摇臂可转动的固定在底杆上,所述长摇臂和与其相连的短摇臂设在底杆的两侧,所述长摇臂上开有抓取机构的安装孔;所述移动转轴连接在安装在底杆内的滑块上,所述滑块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儿童落井救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连杆,所述连接连杆上依次连接有铰链机构、抓取机构,所述连接连杆由多根连接杆连接组成;所述铰链机构包括与连接连杆末端连接的底杆,所述底杆上开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安装有移动转轴,所述移动转轴的两端均连接有可绕其转动的短摇臂,所述短摇臂上铰接有长摇臂,所述长摇臂可转动的固定在底杆上,所述长摇臂和与其相连的短摇臂设在底杆的两侧,所述长摇臂上开有抓取机构的安装孔;所述移动转轴连接在安装在底杆内的滑块上,所述滑块的一端连接有绳子,所述绳子穿过底杆和连接连杆露在连接连杆外与拉绳柄连接,所述滑块的另一端通过拉伸弹簧连接在底杆上;所述滑块上连接有锁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原君陈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