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场产生废气的生物净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5868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池、场产生废气的生物净化方法。将生物填料装填在一个填料床体中或装填在多个并排的填料床体中,构成整体连续生物净化反应区,将生物净化反应区覆盖在池、场之上,生物净化反应区占池、场面积的30%~150%,生物填料层的厚度为50~1500mm,废气通过生物填料层的体积空速为20~700h↑[-1]。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装置规模大、操作复杂等问题,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可靠、动力消耗少等特点,可以广泛用于各种类型池、场产生废气的净化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各种工业及民用池、场产生废气的净化方法,特别是污水处理池等装置产生废气的生物净化方法。
技术介绍
各种工业池、场如水处理设施等经常排放含有烃类、含硫物质、含氮物质等的废气,这些废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对设施附近的局部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常常成为厂区的污染重灾区。对于这类废气的净化,现有技术有多种方法,如燃烧法、吸附法及生物法等等。其中生物净化工艺(如CN97121666),具有脱除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的优点,得到重视和应用。现有的生物脱除装置通常采用塔、箱、罐等形式,如CN97211331所述的生物填料塔、CN98251836.6所述的壳体结构废气净化装置。上述废气净化装置需要对废气产生场所进行密闭处理,以便收集废气,同时,必须配置废气导出系统,因而需设置气体管线、风机及其它相关设备,从而增加了投资,增大占地面积、动力消耗及运行成本。生物净化工艺的主要特点需要在较低空速下进行,一般需要低于500h-1,而其它物化方法如催化燃料等,气体空速可以达到10000h-1以上。这就使得生物净化法需要的装置规模太大(装置规模与空速成反比),装置投资、运转维护、占地面积等均成为严重的限制因素。另外,生物净化法所使用的填料一般强度较低,空隙率较小,并需要有较多水含量的条件下操作,因此操作压降较大,并随着运转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将增加动力消耗,影响正常运转,净化率也大大降低。CN 1393279A公开一种废气净化方法,在污水处理场密封盖上设置多个生物净化填料单元进行废气生物净化处理。将大规模的装置分解为多个小规模的操作单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占地、压降大等问题。但如果采用数量较多的小操作单元,设备投资大大增加,运转、维护和管理非常烦琐。如果采用数量较少的较大操作单元,则设备规模较大,无法设置在密封盖上,同时存在上述生物净化装置共同的不足之处。并且,该装置结构复杂,制作安装及操作均较复杂。现有技术生物净化方法存在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其在废气净化中的工业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各类型池、场产生废气的生物净化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装置规模大、操作复杂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池、场产生废气的净化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将生物填料装填在一个填料床体中或装填在多个并排的填料床体中,构成整体连续生物净化反应区,将生物净化反应区覆盖在池、场之上,生物净化反应区占池、场面积的30%~150%,优选为50%~100%。生物填料层的厚度一般为50~1500mm,优选为200~500mm。废气通过生物填料层的体积空速一般为20~700h-1,优选为60~400h-1。生物填料可以使用各种适宜的负载微生物的固体填料,生物填料均匀装填在床体中。本专利技术方法池、场废气净化方法优选使用下述结构的净化装置。废气净化装置包括生物填料层组件和生物填料层组件之上的喷淋组件,生物填料层组件包括一个填料床体或多个并排的填料床体,填料床体内使用负载微生物的填料,构成整体连续生物净化反应区。可以在生物填料层之下设置淋洗液收集组件(集液组件),集液组件设置在填料层下部,收集喷淋液全部或部分循环使用或排出处理,可以采用常规的通气集液结构。可以在喷淋装置之上设置遮盖组件,遮盖组件设置在喷淋组件之上,可以进行绿化,起美观、收集雨水等作用。可以在集液组件之下设置除油组件,针对可能产生油雾的废气产生装置,脱除废气中的油雾。设置废气产生装置的检修入口,以方便设备的维护。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用于各种产生废气的工业或民用设备,如污水生化处理池,隔油池,浮选池等。本专利技术池、场废气生物净化处理方法具有易于操作,不单独占地,微生物填料层厚度小等特点。同时使用上述装置利用废气发生池、场的建筑结构、通过设置遮盖组件、液体喷淋组件及填料床层组件、集液组件及除油组件,置于废气发生场所之上,将生物脱臭、密闭气源、收集废气、绿化环境、遮避雨水以减少污水量等功能于一体,可获得理想的净化废气、绿化环境等效果。对于产生废气装置较集中的厂区,如大企业的污水处理场,可以极大地改善和美化局部环境状况。该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可靠、动力消耗少,运行成本低及绿化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使用的废气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废气净化处理方法可以所处理废气组成的不同,按照本领域一般知识具体优化操作方法。如微生物填料的选择、操作条件的选择、营养液的选择等。微生物填料载体可以是各种适宜材料,如泥炭、活性炭、植物径叶、纤维等,负载的微生物可以从自然界筛选培养,也可以用基因工程获得,如净化污水处理池的有机废气时,可以用活性污泥分离培养微生物,负载到载体材料上。在运转过程中,根据需要生物填料层可以用营养液定期或连续喷淋。对于浓度较高的废气,可以将生物填料层设置厚一些,对于浓度较低的废气,生物填料层可以相对薄一些。本专利技术优选具有下列性质的固定化微生物填料。因定化微生物填料以颗粒或纤维物体为载体,载体表面固化微生物膜,微生物填料中含有交联剂,交联剂将微生物膜固化在载体上。用于载体的颗粒和/或纤维物体包括植物的茎、叶、根的残体、泥炭、活性炭、纺织物、动物毛发、工程塑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微生物膜来自于经过驯化、培养后获得的菌液。用于微生物填料的菌液通常来自于活性污泥、受污染地区周围的土壤、废水生化处理厂中的废水或经过驯化后的菌种。微生物膜的量为1×105~3×109株/g干填料。交联剂包括壳聚糖、聚乙烯化合物(如聚乙烯醇、聚氨酯、聚醋酸乙烯等)、海藻酸盐、明胶中、氢氧化钙、氧化钙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交联剂用量为0.02~0.5g/g干填料,优选为0.05~0.3g/g干填料。上述固定化微生物填料具有强度高,适应性强,耐冲击性好,去除率高等特点。固定化微生物填料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颗粒或纤维物体作为微生物填料的载体;(2)用微生物菌液浸渍上述载体,然后用营养液喷淋;(3)用交联剂将步骤(2)得到的挂载微生物的载体进行微生物膜固化;(4)将步骤(3)得到的固化微生物膜的载体定型为微生物填料。步骤(1)中涉及的颗粒或纤维状物体可以是植物的茎、叶、根的残体、泥炭、活性炭、纺织物、动物毛发、工程塑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泥炭和植物的茎、叶、根的残体、活性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的泥炭的含水率为30%~90%,最优为55%~70%,泥炭纤维的长度平均为1mm~50mm,优选15mm~40mm,填充密度为150kg/m3~400kg/m3,最优为220kg/m3~280kg/m3。活性炭为柱状或不定型颗粒,柱状直径为2mm~7mm,最优为3mm~4.5mm。泥炭与其它材料混合使用时,泥炭的体积含量一般为40%~90%,优选为55%~75%。步骤(2)微生物菌液浸渍载体的过程为将载体完全浸没于菌液当中,使净化微生物生长并附着于载体上。菌液通常来自于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一般需使用营养液进行好氧或厌氧方式培养1~7天,营养液可以使用本领域通常的营养液组成,如用含有0.1~0.5w%牛肉膏、0.1~0.5w%蛋白胨、0.2~0.8w%NaCl、0.01~0.1w%Na2S2O3及0.02~0.1M磷酸等。培养条件采用本领域常规方法和和条件,如在pH 7.0~7.2、温度2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池场产生废气的生物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生物填料装填在一个填料床体中或装填在多个并排的填料床体中,构成整体连续生物净化反应区,将生物净化反应区覆盖在池、场之上,生物净化反应区占池、场面积的30%~150%,生物填料层的厚度为50~1500mm,废气通过生物填料层的体积空速为20~700h↑[-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兵兵彭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