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H型钢轧后控制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5547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轧H型钢轧后控制冷却装置,包括安装在上下喷管的上下喷嘴和安装在左右侧喷管的左右喷嘴,上下喷嘴分别对准热轧H型钢上下R部,左右喷嘴分别对准热轧H型钢左右侧翼缘中心,其特征在于,喷嘴背离热轧H型钢轧制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安装,以使喷嘴喷射的水流方向垂直于热轧H型钢表面。喷嘴背离热轧H型钢轧制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安装,可以使喷嘴喷射方向与H型钢移动方向合成后的水流最终方向垂直于H型钢表面,提高冷却效果,冷却速率为75-150℃/s,通过该装置对成品轧件进行控制冷却,在不增加贵重合金的情况下,可提高了轧件的屈服强度70MPa以上,同时也提高了热轧H型钢的韧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热轧H型钢生产领域,尤其涉及热轧H型钢轧后控制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热轧H型钢在全连续轧制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节奏的加快,出现了一些问题H 型钢轧件表面氧化铁皮厚,矫直后呈片状脱落,产品在存储期间锈蚀严重;在轧件的腰腿接 合部(简称R部)外侧出现明显疤疹状缺陷;轧件的力学性能偏低,且经常出现不合格;轧 件上冷床温度偏高,容易出现冷床上变形甚至倒伏现象;冷床能力严重不足,成为抑制生产 节奏的瓶颈。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在精轧后设置在线控制冷却装置,对成品轧件立即进行控制冷 却。通过增大轧后冷却速度,细化铁素体晶粒,同时增加伪共析珠光体数量,合理分配冷却 能力使铁素体晶粒获得最大程度的细化,是提高热轧型钢的性能的关键。经由这样的冷却 措施,可实现减少钢材生产过程的矿石、贵合金等战略性资源消耗,降低冶金企业生产成 本,对冶金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该技术已引起国内外企业和科研院所的重视,在日本、德国、意大利等一些 国家都有研究的报道,如QST技术,即H型钢轧后淬火加自回火控制冷却工艺。德国应用QST 热处理工艺,在精轧机后设置一冷却段,H型钢出精轧后立即进行喷水淬火冷却,然后自回 火,提高了 H型钢的屈服强度和韧性。但该技术还不成熟,存在冷却不均勻和轧件变形等问 题。并且在我国,用户不易接受采用轧后淬火加自回火工艺强化的钢材,认为淬火自回火后 形成的回火层降低钢材的使用性能,主要问题有钢材的屈强比大;焊接性能下降;钢材的 应力时效大。所以该技术在我国无法推广应用。《轧钢》杂志2004年第5期第15-17页刊登了名称为“热轧H型钢控制冷却工艺 研究”的论文,该论文披露了一种H型钢热轧后气雾控制冷却装置,包括上下喷嘴和左右侧 喷嘴,上喷嘴冷却H型钢翼缘的上内侧面及R角、下喷嘴冷却翼缘的下内侧面及R角、两侧 喷嘴冷却翼缘的外侧面,喷嘴中心线正对H型钢表面。由于喷嘴中心线正对H型钢表面,在 线冷却时H型钢快速移动,喷嘴喷射方向与H型钢移动方向合成后的水流最终方向不是垂 直于H型钢表面,而是偏向H型钢移动方向,导致冷却速率较低,最大冷却速度只有30°C / s,对产品强度、韧性等性能指标的提高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热轧H型钢轧后控冷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热轧H型钢 轧后控制冷却装置,该装置采用喷水冷却方式,冷却速率为75-150°C/s,显著提高热轧H型 钢强度和韧性。为解决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热轧H型钢轧后控制冷却装置 包括安装在上下喷管的上下喷嘴和安装在左右侧喷管的左右喷嘴,上下喷嘴分别对准热轧 H型钢上下R部,左右喷嘴分别对准热轧H型钢左右侧翼缘中心,其特征在于,喷嘴喷射方向背离热轧H型钢轧制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以使喷嘴喷射的水流方向垂直于热轧H型钢表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喷管、右喷管、上喷管和下喷管都可以在一定范围 内自由转动。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下喷管各两根,所述上下喷管各两根,两根上喷管 布置在热轧H型钢腹板上部左右两侧,喷管上的喷嘴交错布置,左侧上喷管的喷嘴对准热 轧H型钢右侧上R部,右侧上喷管的喷嘴对准热轧H型钢左侧上R部,同时保证喷嘴喷射出 的水不会发生干涉现象;两根下喷管布置在热轧H型钢腹板下部左右两侧,喷管上的喷嘴 交错布置,左侧下喷管的喷嘴对准热轧H型钢右侧下R部,右侧下喷管的喷嘴对准热轧H型 钢左侧下R部,同时保证喷嘴喷射出的水不会发生干涉现象。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右喷管内侧各设置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在左侧 挡板和右侧挡板上开长椭圆形孔,让喷嘴喷出的水通过孔喷射到热轧H型钢左右侧翼缘。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的上喷管内侧设置上挡板,在上挡板上开长椭圆 形孔,让喷嘴喷出的水通过孔喷射到热轧H型钢上R部。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的入口为喇叭形。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挡板入口为喇叭形。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的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内侧间隔设置立辊。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上挡板内侧间隔设置水平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喷嘴以背离热轧H型钢轧制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安装,可以使喷嘴 喷射方向与H型钢移动方向合成后的水流最终方向垂直于H型钢表面,提高冷却效果,冷却 速率为75-150°C /s,通过该装置对成品轧件进行控制冷却,在不增加贵重合金的情况下, 可提高了轧件的屈服强度70MPa以上,同时也提高了热轧H型钢的韧性。本技术设置的 左右侧挡板和上挡板本可夹持H型钢,防止移动的H型钢撞击左右侧喷管和上喷管。本实 用新型将左、右侧挡板和上挡板的入口为喇叭形,可将侧弯或上翘的H型钢导入冷却装置, 防止其撞击冷却装置,在左、右侧挡板内侧间隔设置立辊和上挡板内侧间隔设置水平棍,可 减少H型钢对挡板的撞击和刮伤,当立辊损坏后,只需更换立辊而无需更换挡板,可节约时 间。由于左、右侧喷管和上、下喷管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转动,无需更换便可适应一定 规格范围的热轧H型钢生产要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热轧H型钢喷管布置示意图。图2为热轧H型钢冷却装置三维图。图3为热轧H型钢冷却装置三维图的仰视图。图4为喷嘴安装示意图。图5为喷嘴喷射方向与H型钢运动方向合成示意图图6为喷嘴喷水示意图。图1中1、左侧喷管;2、H型钢;3、上喷管;4、下喷管;5、喷射水;6、右侧喷管。图2中1、左侧喷管;2、左侧挡板;3、左侧喷管连接软管;4、侧喷管供水方管;5、 上喷管;6、上喷管连接软管;7、上下喷管供水方管;8、上喷管供水管接头;9、下喷管供水管 接头;10、右侧喷管连接软管;11、侧喷管供水管接头;12、右侧喷管;13、右侧挡板;14、输送 辊道;15、喷嘴;16、热轧H型钢。图3中17、下喷管;18、下喷管连接软管。图4中1、喷管堵头;2、喷管;3、喷嘴、4、喷射水。具体实施方式实施列1图2、图3中,侧喷管供水管接头(11)连上车间供水管道,水进入侧喷管供水方管 G),经由左侧喷管连接软管C3)进入左侧喷管(1)、经由右侧喷管连接软管(10)进入右侧 喷管(12)。左侧挡板(2)和右侧挡板(13)的作用是防止热轧H型钢(16)在输送辊道(14) 上跑偏,在左侧挡板( 和右侧挡板(1 上开长腰型孔,利于左侧喷管(1)和右侧喷管 (12)的喷头(15)喷出的水顺利穿过。转动左侧喷管(1)和右侧喷管(12),调整喷头(15) 的方向,使之完全覆盖热轧H型钢(16)的两侧面。上喷管供水管接头(8)连上车间供水管 道,水进入上下喷管供水方管(7)的上部,经由上喷管连接软管(6)进入上喷管(5),被安装 于上喷管(5)的喷嘴(1 喷射。下喷管供水管接头(9)连上车间供水管道,水进入上下喷 管供水方管(7)的下部,经由下喷管连接软管(18)进入下喷管(17),被安装于下喷管(17) 的喷嘴(1 喷射。当热轧H型钢(1)在输送辊道(14)上经过喷射水区域时,被冷却。图1中,两根上喷管C3)布置在热轧H型钢O)的腹板上部左右两侧,喷管上(3) 的喷嘴交错布置,左侧上喷管的喷嘴对准热轧H型钢右侧上R部,右侧上喷管的喷嘴对准热 轧H型钢左侧上R部,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鼎孙维耿承浩吴结才黄贞益苏世怀鲁怀敏奚铁严锋吴正昌汪开忠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