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5532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双腔支座(1),包括:一承载座(2)和一支承座(3),所述承载座和支承座通过一有弹性体材料制成的承载弹簧(4)相互连接,还包括一液压缓冲装置,该液压缓冲装置由一工作腔(5)和一通过分隔壁(7)与工作腔分隔开的、但与其液压连通的平衡腔(6),其中,支座(1)具有另一个用于高频脱耦的弹性体的弹簧,所述另一个弹簧(12)集成在一脱耦部件(13)中,该脱耦部件构造成与支座(1)分开地制造并能装入支座(1)与车身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使得动态刚度的谐振频率位于发动机常见的转速范围之外的频率范围内。(*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双腔支座
技术介绍
双腔支座应用非常广泛并用于隔绝由发动机激励的高频振动,也用于缓冲大幅值的低频振动。所述低频振动主要当驶过车道不平处时出现。例如在专利文献DE 39 37 232 C2和DE 41 41 332 C2中示出了这种支座。这种支座极好地适用于很多应用目的。作为现有技术也可以参考DE 19868 063 C2、DE 198 07 868 Al以及DE 199 02 493 C2。在所有这些构型中承载弹簧都承担静态载荷。通过橡胶弹簧的运动,工作腔缩小或扩大,并且此时将液体从工作腔输送到平衡腔或沿相反的方向输送。这里液体必须通过位于工作腔和平衡腔之间的分隔壁中的通道。由此实现对具有大幅值的低频振动的缓冲。对于脱耦的液压支座,分隔壁还具有一格栅,该格栅的开口通过一膜覆盖。通过松弛地设置在分隔壁内部的膜实现隔绝高频的小幅值的振动。分隔壁中的多个或一个通道和通口带有膜的构型分别针对给定的条件调整和适配。此时希望,避免可能出现的谐振。但这并不总是可以实现的。因此希望将可能的谐振频率远置于振动的机器的工作频率之外。特别是试图,实现降低在特别关键的频率下的动态刚度。这里开发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其中DE 103 30 056 Al建议,在支座和车身之间的固定位置处嵌入第二个弹性的弹簧,以便将支座与车身隔离/绝缘。由此实现使谐振频率向低频率偏移并使得在对于发动机重要的在1000到1700Hz之间的频率范围内的动态刚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动态刚度的谐振频率位于这样的频率范围内,所述频率范围位于发动机常见的转速范围之外。谐振频率应尽可能远离发动机的工作频率。在发动机频率高时特别应该如此。此外,在发动机频率下的动态刚度应尽可能小。支座应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成本制造,在其结构形式上能够与不同的条件相适配,并且能够容易地安装。此外,还应能够对现有的支座这样进行改装,使得动态刚度得到改进。所述目的利用一种用于车辆的双腔支座来实现,它包括一承载座和一支承座,所述承载座和支承座通过一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承载弹簧相互连接,还包括一液压缓冲装置,该液压缓冲装置由一工作腔和一通过分隔壁与工作腔分隔开的、但与其相互液压连通的平衡腔,其中,双腔支座具有另一个用于高频脱耦的弹性体的弹簧,该双腔支座的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个弹簧集成在一脱耦部件中,该脱耦部件构造成与双腔支座分开地制造并能装入双腔支座与车身之间。该双腔支座具有用于连接到发动机支架上的承载座和用于连接到车身上的支承座,所述承载座和支承座通过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承载弹簧相互连接,还具有液压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由一工作腔和一通过分隔壁与所述工作腔分隔开但与其相互液压连通的平衡腔,其中,所述支座还具有另一个弹性体的弹簧,用于高频脱耦。根据本技术,与支座分开地制造一脱耦部件,该脱耦部件构造成能安装在支座和车身之间并包括用于高频脱耦的另一个弹簧。所述脱耦部件主要由一底板和一间隔件组成,所述底板和间隔件通过弹性体的弹簧相互连接。底板与车身螺纹连接,而间隔件安装在支座上。支座是直线液压支座或脱耦液压支座还是可切换的支座并不重要。在其动态刚度上相应地选择所述弹性体弹簧。所述弹性体弹簧通过硫化既与底板连接,也与间隔件连接。这里底板由钢板制成,而间隔件优选由铝压力铸造件制成。底板和间隔件都具有孔,它们通过这些孔与车身或支座螺纹连接。脱耦部件在其轮廓上构造成,使得该脱耦部件与支座以及车身的轮廓相匹配。这里位置/地点上的条件也有影响。在很多情况下,脱耦部件构造成环形的。考虑到空间条件,脱耦部件在俯视图中也可以为椭圆形或其它形状。在空间受限时,如果脱耦部件构造成马蹄铁形也是有利的。根据要求的静态和动态特性选择弹性体主体并确定其尺寸。以这种方式可以调整特性曲线进程。必要时可以在底板和/或间隔件上设置用于弹簧路程的限制止挡。底板构造成蹄铁形的。这里可以将底板构造成在断面内观察为U形的,而间隔件可以装入U形的两个侧边之间的内部空间中。这里,底板和间隔件之间的连接此时可以通过弹性体的弹簧体实现,使得底板和间隔件的所有彼此相对的部分都通过所述弹性体的弹簧相互隔开。间隔件此时在断面内观察构造成T形的,并这样嵌入底板的内部空间中,使得间隔件的T形横边(Flanke)由U形的侧边的卷边的边缘包夹。以这种方式U形的侧边的卷边的边缘构成用于间隔件和底板的运动的止挡。底板的内部U形的侧边的内部的边缘朝间隔件卷边,而外部U形的侧边的外部的边缘沿径向向内朝间隔件卷边。为了使卷边变得容易,所述边缘在其周边上通过缺口中断。在U形的侧边和间隔件之间设置弹性体层。底板优选构造成环形的。但脱耦部件本身设计成,使得支座和车身之间的自由空腔利用脱耦部件的造型填满。这里可以实现任意的形状。在底板中设有用于固定螺钉的通孔,所述固定螺钉用于连接到车身上。而间隔件方面具有用于用来连接到支座上的固定螺钉的螺纹孔。脱耦部件优选这样安装在支座上, 使得整个支座可以用作用于所述另外的弹性体弹簧的振动质量。例如存在于支座上的一凸缘用于将脱耦部件固定在支座上。附图说明下面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图1用剖视图示出构造成可切换的液压支座的带有脱耦部件的双腔支座,图2用透视图示出脱耦部件,图3用俯视图示出脱耦部件,图4用按图3的线A-A的剖视图示出脱耦部件,图5用按图3的线C-C的剖视图示出脱耦部件,图6用按图4的线B-B的剖视图示出脱耦部件,图7用曲线图示出动态刚度关于发动机频率的变化,图8用透视图示出带有脱耦部件的双腔支座,图9用另一个角度的透视图示出带有脱耦部件的双腔支座,图10用俯视图示出带有脱耦部件的双腔支座,图11用仰视图示出带有脱耦部件的双腔支座,图12用透视图示出脱耦部件,图13用俯视图示出脱耦部件,图14用另一个角度的透视图示出脱耦部件,图15用侧视图示出脱耦部件,图16用对应于图8的透视图示出不带脱耦部件的双腔支座,图17用对应于图9的透视图示出不带脱耦部件的双腔支座,图18用俯视图示出不带脱耦部件的双腔支座,以及图19用仰视图示出不带脱耦部件的双腔支座。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用剖视图示出的双腔支座构造成能切换的液压支座。支座具有承载座2和支承座3。承载座2和支承座3通过由弹性体制成的承载弹簧4相互连接。通过填充到工作腔5和平衡腔6中的液体实现液压缓冲,其中工作腔5通过分隔壁7与平衡腔6分隔开。 分隔壁7按本身已知的方式设有用于缓冲具有低频率和大幅值的振动的缓冲通道。此外, 分隔壁具有多个通口和一膜,通过所述通口和膜实现对频率较高的低幅值的振动的隔绝。 最后在分隔壁7的中央还设有通口 8,所述通口在空转时打开以便吸收振动。开口 8的封闭件由带有弹簧10的封闭塞9组成。根据在空腔11中存在的空气压力或空气负压,开口 8 打开或关闭。在当前实施例中,支座1还设有另外的弹簧12,该弹簧安置在脱耦部件13中。 该脱耦部件13与支座1分开地制造并安装在支座1和没有详细示出的车身之间。在设有侧向的凸缘14的支座1中,脱耦部件13可以简单地固定在凸缘14上。脱耦部件13由底板15、间隔件16和弹簧17构成。底板15由钢板制成,而间隔件16由铝压力铸造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车辆的双腔支座(1),包括一承载座(2)和一支承座(3),所述承载座和支承座通过一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承载弹簧(4)相互连接,还包括一液压缓冲装置,该液压缓冲装置由一工作腔(5)和一通过分隔壁(7)与工作腔分隔开的、但与其相互液压连通的平衡腔(6),其中,双腔支座(1)具有另一个用于高频脱耦的弹性体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个弹簧(12)集成在一脱耦部件(13)中,该脱耦部件构造成与双腔支座(1)分开地制造并能装入双腔支座(1)与车身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贝克曼
申请(专利权)人:卡尔·弗罗伊登伯格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