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54153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由主要药效成分及辅料组成,其主要药效成分由下列组分:人参、黄芪、当归和五味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消疲中药制剂为中药制品,相对于西药具有安全有效、无依赖性等特点。所述消疲中药制剂所制成的给药方式为外用的中药制品,经皮给药,具有高效、低毒、安全、便捷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诊断或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和运动性疲劳的药物或制剂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是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命名并拟定了相应诊断标准的一种新的疾病。由于其发病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故 CFS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疾病,并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预测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问题。到目前为止,CFS的病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CFS并非是单因素病因作用的结果,可能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发病。由于CF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对CFS的治疗也只是以减轻症状和改善功能为主,没有特效药物。世界范围的医学工作者都在积极地寻求着治疗CFS的有效手段, 其中西医治疗用药时间过长,副作用明显(如损伤脏器)且会形成药物依赖性与药物耐药性;此外,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必需脂肪酸等均有助于机体的康复,但其疗效有待进一步证实;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等级运动疗法等,与药物治疗相比具有安全、 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但有研究表明非药物疗法的长期疗效明显低于药物治疗,临床运用时作为辅助疗法为佳;而中医药则从整体出发,采用辨病和辨证相结合,不仅能使治疗具有相对性,还能全面调节CFS的多功能失调,且对人体的不良反应较小。目前临床上已普遍使用中医药来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其中针灸虽然疗效显著,但是其不便于携带和使用,针刺穴位也有作用不够持久和有创伤等缺点;而传统的口服中药虽然疗效亦得到肯定,但是其不具备外用中药制剂经皮给药,具有高效、低毒、安全、便捷等优点。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诊断或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和运动性疲劳的药物或制剂中的应用。所述消疲中药制剂为中药制品,相对于消疲具有安全有效、无依赖性等特点。所述消疲中药制剂所制成的给药方式为外用的中药制品,经皮给药,具有高效、低毒、安全、便捷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路为专利技术人在长期从事中医治疗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实践,得出了一种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的配方组分,并通过大量实验,验证了所述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和运动性疲劳的治疗作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外用的消疲制剂,由主要药效成分及辅料组成,其主要药效成分由下列组分和重量份组成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 ) 1. 5-2. 5 ;黄苗(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 Bunge) 1. 5-2. 5 ;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0. 75-1. 25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 0. 75-1. 25。优选的,所述消疲中药制剂的重量份组成如下主要药效成分2;辅料4. 5-5. 5。更优选的,所述辅料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份饴糖60_80wt%;酒精l-5wt%;月桂氮卓酮0. 1-0. 5wt%0 ;水余量。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所述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所述的主要药效成分按重量份分别干燥和粉碎,过筛并混合;b)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与所述的辅料混合,混勻搅拌;所得糊状调和物即为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所述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在制备慢性疲劳综合征和运动性疲劳的药物或制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消疲贴,所述消疲贴包括消疲药物层、背衬层和内衬层;所述消疲药物层的成分为所述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优选的,所述背衬层的一面为黏胶面,所述消疲药物层位于背衬层的黏胶面的中间。优选的,所述消疲药物层质量为1. 5-2. 5g。优选的,所述消疲药物层面积为背衬层面积的25% -40%。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消疲中药制剂为中药制品,相对于西药具有安全有效、无依赖性等特点。所述消疲中药制剂所制成的给药方式为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经皮给药,具有高效、低毒、安全无明显副反应和便捷等优点。所述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及其制备的消疲贴, 在患者体表穴位贴敷药物,长久刺激穴位和经络,并通过药物对经络腧穴的作用治疗疾病达到温经通络、调节阴阳、调理气血、活血化瘀、行气散结、化痰平喘、调理脏腑功能和恢复阴平阳秘的目的,是具有中国传统医学特色又在实际运用中得到发展和不断创新的一种有效防治疾病的方法,在临床运用上值得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 受试者主观体力感觉(RPE)的变化图2 受试者心境状态量表(POMS)情绪状态总估价(TMD)分比较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方差P值分析差异的显著性,P > 0.05,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5,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实施例1 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的配料与制作条件表1消疲中药制剂配料表权利要求1.一种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由主要药效成分及辅料组成,其主要药效成分由下列组分和重量份组成人参 1. 5-2. 5 ; 黄芪 1. 5-2. 5 ; 当归 0. 75-1. 25 ; 五味子 0. 75-1. 25。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份饴糖 60-80wt% ; 酒精 l-5wt% ; 月桂氮卓酮0. 1-0. 5wt%0 ; 水余量。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疲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疲中药制剂的重量份组成如下主要药效成分2 ; 辅料 4. 5-5. 5。4.权利要求1所述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所述主要药效成分按重量份分别干燥和粉碎,过筛并混合;b)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与辅料混合,混勻搅拌;所得糊状调和物即为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辅料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份饴糖 60-80wt% ; 酒精 l-5wt% ; 月桂氮卓酮0. 1-0. 5wt%0 ; 水余量。6.如权利要求4所述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O)中,步骤 1所得混合物与辅料混合时的重量比为2 (4. 5-5. 5) 07.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和运动性疲劳的药物或制剂中的应用。8.一种消疲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疲贴包括消疲药物层、背衬层和内衬层;所述消疲药物层的成分为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疲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层的一面为黏胶面,所述消疲药物层位于背衬层的黏胶面的中间。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疲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疲药物层质量为1.5-2. 5g。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消疲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疲药物层面积为背衬层面积的 25% -40%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领域。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由主要药效成分及辅料组成,其主要药效成分由下列组分人参、黄芪、当归和五味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消疲中药制剂为中药制品,相对于西药具有安全有效、无依赖性等特点。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用的消疲中药制剂,由主要药效成分及辅料组成,其主要药效成分由下列组分和重量份组成:人参1.5-2.5;黄芪1.5-2.5;当归0.75-1.25;五味子0.75-1.2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飞杨文佳何天峰邴兴红于心同朱俊张春雁谢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