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虫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5335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其中含有吡蚜酮和噻虫酰胺两种活性组分。该杀虫组合物对稻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减少用量的同时,扩大杀虫谱,降低劳动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且不易产生抗药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吡蚜酮与噻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技术介绍
吡蚜酮(Pymetrozine),属于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是全新的非杀生性杀虫剂,最早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开发,该产品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利用电穿透图(EPG)技术进行研究表明,无论是点滴、饲喂或注射试验, 只要蚜虫或飞虱一接触到吡蚜酮几乎立即产生口针阻塞效应,立刻停止取食,并最终饥饿致死,而且此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吡蚜酮具有优异的阻断昆虫传毒功能。噻虫酰胺,是由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创制发现的新型临杂环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对稻飞虱、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二化螟等鳞翅目昆虫具有高活性。由于农田害虫每年给农作物生产造成很大损失,考虑到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农药,容易促使害虫产生抗性,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田间试验表明,现有药剂与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种农药混配,不仅能推迟抗性产生,还能提高药效及残留时期,降低使用量,减少成本,因此我们用噻虫酰胺和吡蚜酮复配,提高杀虫效果,扩大杀虫谱,同时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施药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低毒、持效性长、速效性高、环保的杀虫组合物。具体的涉及吡蚜酮与噻虫酰胺为基本成分的农药制剂。上述杀虫组合物,含有吡蚜酮与噻虫酰胺比例为1 50 50 1。利用上述所述的杀虫组合物,配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助剂,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可以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剂型。其可以加工的剂型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①高效低毒;②速效、持效兼顾;③无残留,无公害,对环境安全;④使用复合制剂,两种有效成分还具有增效作用,用量均比单一使用时降低,从而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杀虫效果,增加了安全性,减少了施药次数。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具体配比用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绝非仅仅限于以下这些实施例。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所使用的原药及助剂均为其他厂家购买。配方实例如下1、悬浮剂的配制根据配方要求,以水为介质,将有效成分、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等加入砂磨机中研磨,后加入高剪切乳化釜中乳化,制得悬浮剂。悬浮剂配方组分重量百分比含量吡蚜酮1%--50%噻虫酰胺1%--50%十二烷基硫酸钠6%--8%木质素磺酸钠4%--6%羧甲基纤维素0. 2%--0. 8%黄原胶0. 2%--0. 8%消泡剂0. 15%--0. 45%水补足100%2、水分散粒剂的配制将有效成分、润湿剂、分散剂、粘合剂、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加入适量的纯化水,经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制得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配方组分重量百分比含量吡蚜酮1% -50%噻虫酰胺1% -50%十二烷基磺酸钠3% -7%聚乙烯吡咯烷酮4% -10%羧甲基纤维素0. 2%--0. 8%硫酸铵10% -15%钠基膨润土补足至100%按照以上悬浮剂或者水分散粒剂的配制要求,配制吡蚜酮和噻虫酰胺在1 50 50 1的比例下的多种制剂产品,从中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比例(1 50,1 25、1 10、 1 1、10 1、25 1、50 1)进行室内生测实验。水稻稻飞虱属于昆虫纲同翅目(Homo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害虫,俗名火蠓虫。以刺吸植株汁液为害水稻等作物。常见种类有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稻飞風对水稻的为害,除直接刺吸汁液,使生长受阻,严重时稻丛成团枯萎,甚至全田死秆倒伏外,产卵也会刺伤植株,破坏输导组织,妨碍营养物质运输并传播病毒病。吡蚜酮和噻虫酰胺是两种杀虫活性很高的成分,根据他们的作用特点和作用机理,将室内生测的对象定为水稻稻飞虱。室内生测的方法为采用毛细管微量点滴法,毛细管微量点滴器容积为l.OyL。 用微量点滴器将药液逐头点滴于稻飞虱幼虫的背面,每一浓度处理30头左右的幼虫,每5 头幼虫放入一个直径为9cm的培养皿,皿内置少量饲料供取食,另用丙酮点滴30头幼虫作为对照。经处理后的幼虫仍放在饲养室内,4 后检查死亡率。数据用SPSS软件统计处理。 求出毒力回归式、致死中浓度、相关系数等,并用孙云沛法求出共毒系数。混配制剂的联合毒力采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方法表示混配制剂的理论毒力指数A = Σ (某药的毒力指数X在混剂中该药有效成分的百分率)。权利要求1.一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活性成分由吡蚜酮和噻虫酰胺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蚜酮与噻虫酰胺比例为 1:50-50:1。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可制成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其中含有吡蚜酮和噻虫酰胺两种活性组分。该杀虫组合物对稻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减少用量的同时,扩大杀虫谱,降低劳动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且不易产生抗药性。文档编号A01N43/707GK102308812SQ201110317499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9日专利技术者刘晓娇, 吴勇, 杨会营, 王占娣, 王明康, 马嵩岳 申请人: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活性成分由吡蚜酮和噻虫酰胺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娇王明康杨会营吴勇马嵩岳王占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