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5332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芯片模块,其包括基座、组装在基座上的滑动件及驱动件、组装在滑动件上的驱动杆,滑动件设有主体板,驱动杆设有推动滑动件移动的驱动部及自驱动部的两端延伸的操作部,主体板设有抵推块,操作部设有推动抵推块的推动部,增加驱动杆对滑动件的推动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用来连接芯片模块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美国专利公告第5,037,321号揭示了一种用于连接芯片模组的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可移动地组装于绝缘本体上方的滑动板。其中,一对第一杠杆及第二杠杆可转动地连接在绝缘本体的上方并与滑动板相枢接,用于驱动滑动板于绝缘本体上方水平横向移动。第一杠杆末端通过转轴组装在绝缘本体一端的侧壁上,同时通过驱动轴连接到滑动板一端的侧壁上,其中驱动轴位于转轴的上方。第二杠杆末端通过另一转轴组装在绝缘本体另一端的侧壁上,同时通过另一驱动轴连接到滑动板另一端的侧壁上,其中另一转轴位于另一驱动轴的上方。其中,两转轴与两驱动轴分别呈对角线设置,呈交叉结构。当第一杠杆及第二杠杆的头部受到向下的压力时,第一杠杆及第二杠杆围绕转轴移动,同时驱动轴驱动滑动板沿着绝缘本体的上表面向相同方向横向滑移。仅依靠驱动轴驱动滑动板会使驱动力不够,操作困难。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的前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驱动杆可有效地推动滑动板,容易操作。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芯片模块,其包括基座、组装在基座上的滑动件及驱动件、组装在滑动件上的驱动杆,滑动件设有主体板,驱动杆设有推动滑动件移动的驱动部及自驱动部的两端延伸的操作部,主体板设有抵推块,操作部设有推动抵推块的推动部。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主体板设有第一端、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端与第二端的第三端及第四端。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设有承载部,电连接器设有组装在承载部上的压爪。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一对卡钩。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基座设有收容卡钩的容纳孔,卡钩与基座扣持。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驱动杆组装在主体板的第四端。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抵推块设有斜面,推动部设有与抵推块的斜面对应的倾斜面。本技术进一步界定,所述驱动件与基座之间设有弹性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电连接器的滑动件的主体板设有抵推块,驱动杆的操作部设有推动抵推块的推动部,驱动杆的驱动部与推动部共同推动滑动件,增加驱动杆对滑动件的推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滑动板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其中驱动件处于第一状态。图4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沿线A-A的剖示图。图5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其中驱动件处于第二状态。图6为图5所示电连接器沿线B-B的剖示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电连接器100组装于电路板(未图示)上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组(未图示)。电连接器100包括基座1、组装于基座1上的滑动件2、组装于滑动件2 —端的驱动杆3、组装于滑动件2另一端的一对横杆4,安装于基座1上用以驱动驱动杆3的驱动件6、及收容于基座1与滑动件2中的若干导电端子5。基座1大致呈矩型结构,其包括底壁10及自底壁10向上延伸的侧壁11。底壁10 的中间设有收容导电端子5的收容孔102及其边缘设有容纳孔101。侧壁11设有凹陷部 110及位于凹陷部110顶端的扣持部111。滑动件2组装于基座1中,其设有平板状的主体板20。主体板20设有第一端21、 与第一端21相对的第二端22、连接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的第三端23及第四端对。第一端21、第二端22及第三端23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一对卡钩25。主体板20设有与收容孔 102 一一对应的收容槽201用于收容导电端子5。当滑动件2组装到基座1中后,卡钩25 收容在容纳孔101内并与基座1扣持,使滑动件2牢固地定位于基座1内。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大致中间的部位设有承载部221,承载部221进一步设有抵推块222,其一侧设有斜面2221。电连接器100还设有组装在滑动件2的承载部221上的压爪沈,其可被旋转开启与闭合,使芯片模组组装到滑动件2并压接在芯片模组上,保证芯片模组与导电端子5之间良好的电性连接。驱动杆3大致呈U型,其组装在滑动件2的第四端对,包括驱动部320及自驱动部 320的两端延伸的操作部321。操作部321的末端向上延伸有压接部322,操作部321向下延伸有推动部3211。请同时参阅图4所示,推动部3211的末端设有倾斜面3210。一对横杆4分别设置在滑动件2的第三端23的两侧,其大致呈平板状条形,末端向上设有凸部41。驱动件6组装于基座1上,其大致呈框型结构,包括框体部60及自框体部60设有向下延伸的钩部61。在驱动件6组装于基座1上后,钩部61收容在基座1的侧壁11的凹陷部110内并与扣持部111扣持,使驱动件6牢固地定位在基座1上。电连接器100还设有位于驱动件6与基座1之间的弹性件112,当下压驱动件6后,弹性件112的设置使驱动件6可以自行向上恢复到初始状态。请参阅图3-6所示,本技术的电连接器100组装时,先将一对横杆4分别组装在滑动件2的第三端23的两侧,驱动杆3组装在滑动件2的第四端M,然后将滑动件2置于基座1上,滑动件2的卡钩25收容在容纳孔101内并与基座1扣持,最后将驱动件6组装于基座1上,驱动件6的钩部61收容在基座1的侧壁11的凹陷部110内并与扣持部111 扣持。本技术的电连接器100的作动过程是对驱动件6施加向下的压力使驱动件6位于第二状态,驱动件6下压驱动杆3的压接部322及一对横杆4的凸部41,驱动杆3及杆4同时向下运动,驱动杆3的驱动部320推动滑动件2的第四端M使滑动板2水平移动,同时推动部3211的倾斜面3210在抵推块222的斜面2221上运动推动抵推块222,推动滑动板2水平移动。驱动件6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压爪沈受力向外翻处于开启状态,将芯片模组置于滑动件2的上表面,芯片模组与导电端子5相互接触。释放驱动件6,在弹性件 112的弹性力的作用下,驱动件6向上运动至第一状态,滑动板2向相反方向水平移动至初始位置,压爪26向内旋转闭合压接在芯片模组上,有效地保证芯片模组与导电端子5之间良好的电性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技术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芯片模块,其包括基座、组装在基座上的滑动件及驱动件、组装在滑动件上的驱动杆,滑动件设有主体板,驱动杆设有推动滑动件移动的驱动部及自驱动部的两端延伸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设有抵推块,操作部设有推动抵推块的推动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设有第一端、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端与第二端的第三端及第四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设有承载部,电连接器设有组装在承载部上的压爪。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一对卡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收容卡钩的容纳孔,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芯片模块,其包括:基座、组装在基座上的滑动件及驱动件、组装在滑动件上的驱动杆,滑动件设有主体板,驱动杆设有推动滑动件移动的驱动部及自驱动部的两端延伸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设有抵推块,操作部设有推动抵推块的推动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