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芯片模块的插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51878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芯片模块的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具有收容端子的端子孔的座体、滑动设于座体上的盖体以及枢接于座体与盖体之间的驱动装置,其中盖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端子孔对应的通孔,该端子具有沿端子孔纵向的本体,所述本体下端向前弯折设有延伸片,所述本体两侧分别向上延伸形成两个对称的弹性臂,于弹性臂末端弯折形成夹持部,所述延伸片相对本体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有端子孔内壁面抵接的支撑臂,该支撑臂对整个端子形成一种支撑,可确保整个端子在端子孔内保持在竖直方向,同时可防止延伸片水平方向发生倾斜现象,以提高插座连接器焊接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
,特指一种连接芯片模块至电路板的电性插座连接器。技术背景常见的CPU插座包括座体、可滑动盖设于座体上的盖体以及驱动盖体滑动的驱动装置。盖体上具有一个承载CPU的端面,并且在该端面上均勻分布有与CPU针脚对应的通孔。座体上成型有与盖体上通孔对应的端子孔。在端子孔内安装有连接端子。安装CPU 时,CPU上的针脚将插入盖体上对应的通孔内,而针脚穿过通孔后将与座体端子孔内的连接端子连接。为了确保连接端子与CPU针脚形成稳固接触,通常连接端子采用一种特殊的包夹结构,以实现与CPU针脚之间的稳定接触。为了避免直接插入可能导致CPU针脚弯折的情况。目前的CPU插座均采用盖体移动方式,将垂直插入转化为水平插入。S卩,当CPU插入到盖体上后,通过插座上的驱动装置,推动盖体沿座体实现一定距离的水平移动,从而使 CPU针脚水平进入连接端子的包夹结构内。反之如果要取下CPU,就需要通过驱动机构推动盖体移动,令CPU针脚脱离连接端子的包夹结构,然后将CPU轻松取下即可。目前的CPU插座连接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方面,端子与端子槽之间的配合存在缺陷,其主要体现在1、见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芯片模块的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具有收容端子的端子孔的座体、滑动设于座体上的盖体以及枢接于座体与盖体之间的驱动装置,其中盖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端子孔对应的通孔,该端子具有沿端子孔纵向的本体,所述本体下端向前弯折设有延伸片,所述本体两侧分别向上延伸形成两个对称的弹性臂,于弹性臂末端弯折形成夹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片相对本体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有抵接的支撑臂,该支撑臂与端子孔的内壁面相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芯片模块的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具有收容端子的端子孔的座体、滑动设于座体上的盖体以及枢接于座体与盖体之间的驱动装置,其中盖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端子孔对应的通孔,该端子具有沿端子孔纵向的本体,所述本体下端向前弯折设有延伸片,所述本体两侧分别向上延伸形成两个对称的弹性臂,于弹性臂末端弯折形成夹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片相对本体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有抵接的支撑臂,该支撑臂与端子孔的内壁面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芯片模块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臂向端子孔的内壁面方向延伸突设有弧形凸起,该弧形凸起末端具有端子组装端子孔的引导部,该引导部向本体方向折弯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芯片模块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孔的底端入口具有便于支撑臂组装的导引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芯片模块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臂具有沿本体上端竖直延伸的直臂、以及由直臂上端向前倾斜延伸的斜臂,并且该斜臂同时向内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芯片模块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臂末端成型有夹持部,该夹持部由斜臂末端外侧向前延伸构成,该夹持部与斜臂之间形成有的弯折痕,该弯折痕由下至上向内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芯片模块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斜臂末端的夹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安其吴小光王华财
申请(专利权)人: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