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50353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属于化学反应装置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容易出现人为失误,造成大量盐水浪费等技术问题。本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包括位于反应釜的釜体和夹套之间的温控腔和与所述的温控腔相连通的排污结构、进介质管道和排介质管道,所述的进介质管道包括一根主进液体管道、两根并列设置的支进液体管道和一个进液体控制阀,主进液体管道一端与温控腔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的能使任意一根支进液体管道和主进液体管道相连通的进液体控制阀与两根支进液体管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很大程度上降低人为操作失误,减少生产过程中盐水的浪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化学反应装置
,涉及一种反应釜,特别是一种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一种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借助搅拌器将一定容积的两种或多种液体以及液体与固体或气体物料混勻,促进其反应的设备,被广泛运用于精细化工、涂料、热熔胶、 医药及食品等工业生产中。操作人员通过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和冷却,目前公开的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一般包括位于反应釜的釜体和夹套之间的温控腔、与温控腔相连通的排污结构、进介质管道和排介质管道。其进介质管道包括循环水进水管道和盐水进水管道;排介质管道包括循环水出水管道和盐水出水管道,每个管道上均设有能控制该管道连通状态的阀门。操作人员通过进介质管道向温控腔内注入盐水、循循水、蒸汽等介质来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和冷却。目前采用的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中,由于对阀门的应用与布局不合理,操作人员很容易造成以下失误当开启循环水进水阀、循环水出水阀向温控腔里面通入循环水完成后,只关闭了循环水出水阀,忘记将循环水进水阀关闭而直接向温控腔里面通入盐水,这样会使大量的循环水进入盐水池,造成盐水池浓度降低;或是只关闭了循环水进水阀,忘记将循环水出水阀关闭,使得大量的盐水进入循环水池。两种情况均使得盐水大量浪费,造成氯化钙的大量损失,给生产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在操作过程中降低人为失误的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减少生产材料的浪费。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包括位于反应釜的釜体和夹套之间的温控腔和与所述的温控腔相连通的排污结构、 进介质管道和排介质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介质管道包括一根主进液体管道、两根并列设置的支进液体管道和一个进液体控制阀,所述的主进液体管道一端与温控腔相连通, 另一端通过所述的能使任意一根支进液体管道和主进液体管道相连通的进液体控制阀与两根支进液体管道相连通。通常向温控腔里面通入盐水或循环水来对反应釜进行冷却,因此,两根支进液体管道通常为一根盐水进水管道和一根循环水进水管道。进液体控制阀的作用是使两根支进液体管道不能同时与主进液体管道相连通,具体来说,当盐水进水管道与主进液体管道相连通时,循环水进水管道必定被进液体控制阀截止;反之,当循环水进水管道与主进液体管道相连通时,盐水进水管道必定被进液体控制阀截止。很显然,安装了进液体控制阀,就能避免盐水和循环水同时通入温控腔造成盐水浪费的情况。在上述的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中,所述的主进液体管道上设有能控制主进液体管道连通状态的阀门一。阀门一的作用是接通或截断管道中的液体,可以是截止阀,当然也可以是闸阀、球阀等。此处安装阀门一控制介质是否通入温控腔,能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在上述的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中,所述的支进液体管道一端为进液体口,另一端与所述的进液体控制阀相连通;一根所述的支进液体管道上设有阀门二,另一根支进液体管道上设有阀门三。阀门二、阀门三与上述进液体控制阀相互配合,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在上述的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中,所述的排介质管道包括一根主排液体管道、两根并列设置的支排液体管道和一个排液体控制阀,所述的主排液体管道一端与温控腔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的能使任意一根支排液体管道和主排液体管道相连通的排液体控制阀与两根支排液体管道相连通。与支进液体管道相对应,两根支排液体管道分别为一根盐水出水管道和一根循环水出水管道。排液体控制阀的作用是使两根支排液体管道不能同时与主排液体管道相连通,具体来说,当盐水出水管道与主排液体管道相连通时,循环水出水管道必定被排液体控制阀截止;反之,当循环水出水管道与主排液体管道相连通时,盐水出水管道必定被排液体控制阀截止。安装了排液体控制阀能够避免当通入盐水完成后若忘记停止盐水通入而直接通入循环水,大量循环水进入盐水池造成盐水浪费的情况。在上述的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中,所述的主排液体管道上设有能控制主排液体管道连通状态的阀门四。在上述的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中,所述的支排液体管道一端为排液体口,另一端与所述的排液体控制阀相连通;一根所述的支排液体管道上设有阀门五,另一根支排液体管道上设有阀门六。阀门五、阀门六与上述排液体控制阀相互配合,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在上述的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中,所述的进介质管道还包括一根进气管道,该进气管道通过主排液体管道与温控腔相连通,该进气管道上设有阀门七。在上述的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中,所述的排污结构包括一根气排污管道和一根液体排污管道,所述的气排污管道一端和所述的液体排污管道一端均与温控腔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为排污口 ;所述的气排污管道上设有阀门八,液体排污管道上设有阀门九。在上述的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中,所述的进液体控制阀是三通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具有以下优点1、本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改进所需的配件价格低廉,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2、人为操作失误得到大大降低,减少生产材料的浪费。3、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不会使生产过程变得复杂。附图说明图1是本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釜体;2、夹套;3、温控腔;4、主进液体管道;5、支进液体管道;6、进液体控制阀;7、阀门一 ;8、阀门二 ;9、阀门三;10、主排液体管道;11、支排液体管道;12、排液体控制阀;13、阀门四;14、阀门五;15、阀门六;16、进气管道;17、阀门七;18、气排污管道;19、 液体排污管道;20、阀门八;21、阀门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包括温控腔3、主进液体管道4、支进液体管道5、进液体控制阀6、主排液体管道10、支排液体管道11、排液体控制阀12、气排污管道18、液体排污管道19以及若干阀门。具体来说,温控腔3位于反应釜釜体1和夹套2之间,夹套2的形状与釜体1大致相吻合,能够均勻地包裹于反应釜釜体1外壁上,其与反应釜釜体1之间形成温控腔3。温控腔3上部开有一个通孔,与主排液体管道10相接通,底部开有三个通孔,分别与主进液体管道4、气排污管道18和液体排污管道19相连通。操作人员通过向温控腔3里面通入不同的介质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和冷却。主进液体管道4 一端与温控腔3底部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进液体控制阀6与两根支进液体管道5相连通。主进液体管道4上设有阀门一 7,阀门一 7的作用是接通或截断管道中的液体,可以是截止阀,也可以是闸阀、球阀等。两根支进液体管道5—端为进液体端, 另一端均与进液体控制阀6相连通。起冷却作用的介质从支进液体管道5进入主进液体管道10,继而到达温控腔3,从而对反应釜进行冷却。冷却介质通常为盐水和循环自来水,因此,通常两根支进液体管道5分别为盐水进水管道和循环水进水管道。盐水进水管道上设有阀门二 8,循环水进水管道上设有阀门三9,阀门二 8、阀门三9和上述阀门一 7为相同功能的阀门。主排液体管道10 —端与温控腔3上部相连通,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包括位于反应釜的釜体(1)和夹套(2)之间的温控腔(3)和与所述的温控腔(3)相连通的排污结构、进介质管道和排介质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介质管道包括一根主进液体管道(4)、两根并列设置的支进液体管道(5)和一个进液体控制阀(6),所述的主进液体管道(4)一端与温控腔(3)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的能使任意一根支进液体管道(5)和主进液体管道(4)相连通的进液体控制阀(6)与两根支进液体管道(5)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包括位于反应釜的釜体(1)和夹套(2)之间的温控腔⑶和与所述的温控腔⑶相连通的排污结构、进介质管道和排介质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介质管道包括一根主进液体管道G)、两根并列设置的支进液体管道(5)和一个进液体控制阀(6),所述的主进液体管道(4) 一端与温控腔C3)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的能使任意一根支进液体管道( 和主进液体管道(4)相连通的进液体控制阀(6)与两根支进液体管道( 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进液体管道(4)上设有能控制主进液体管道(4)连通状态的阀门一(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进液体管道( 一端为进液体口,另外一端与所述的进液体控制阀(6)相连通;一根所述的支进液体管道( 上设有阀门二(8),另外一根设有阀门三(9)。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反应釜温控系统的介质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介质管道包括一根主排液体管道(10)、两根并列设置的支排液体管道(11)和一个排液体控制阀(12),所述的主排液体管道(10) —端与温控腔C3)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的能使任意一根支排液体管道(11)和主排液体管道(10)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仁华周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