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形成装置及微孔形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49904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增加从在受检者皮肤上形成的微孔中抽取的组织液量的微孔形成装置。此微孔形成装置包括:具有用于刺破受检者皮肤的多个微针的皮肤接触部件及给该皮肤接触部件施加向受检者皮肤方向的动力的施力装置。该施力装置在皮肤接触部件的微针穿刺受检者皮肤的位置给所述微针施加向所述皮肤方向的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微孔形成装置在受检者皮肤形成微孔的微孔形成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微针穿刺受检者皮肤,以此在该皮肤上形成微孔的。
技术介绍
有一种已知技术可以用有很多微针的微针集成体穿刺受检者皮肤,在该皮肤上形成微孔,以测定受检者组织液中的葡萄糖等预定成分(US2007-0233011)。在 US2007-0233011的用于形成微孔的穿刺装置中,进行穿刺后,将测定仪装在穿刺部位,从皮肤抽取组织液来测定葡萄糖。在US2007-0233011上记述的穿刺装置中,活塞(阵列卡钳)顶端安装了有很多穿刺用微针的微针集成体,用驱动弹簧驱动上述活塞(阵列卡钳),使微针集成体刺向受检者皮肤,在该皮肤上形成微孔。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利用组织液中钠离子的量计算(推断)受检者血糖一时间曲线下面积的方法(W02010/013808)。在此方法中也是用穿刺装置在受检者皮肤上形成微孔, 将具有由凝胶构成的收集体的组织液收集片贴在形成有微孔的皮肤上预定时间(比如60 分钟以上),收集从该皮肤渗出的组织液。测定收集体收集的组织液中所含葡萄糖量和钠离子量,根据获得的葡萄糖量和钠离子量推断受检者血糖一时间曲线下面积。此时,上述收集体上除了从微孔中抽取的组织液外,还有少量来自受检者皮肤的汗液。此汗液也含有钠离子,为了降低汗液的影响,最好多从微孔抽取一些组织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只由后附权利要求书所规定,在任何程度上都不受这一节
技术实现思路
的陈述所限。然而,过去的技术中没有增加从微孔中抽取的组织液的量的相关记述。本专利技术人为了增加从穿刺装置形成的微孔中抽取的组织液的量,锐意研究,终于发现,不是像过去那样用微针穿刺受检者皮肤后马上使该微针后退至装置内,而是在用微针穿刺皮肤后将该微针按压在皮肤上预定时间,这样从形成的微孔中抽取的组织液量会有所增加,从而完成了本项专利技术。(1) 一种用微针穿刺受检者皮肤,在所述皮肤形成微孔的微孔形成装置,包括具有穿刺受检者皮肤的多个微针的皮肤接触部件;及给所述皮肤接触部件施加向受检者皮肤方向的动力的施力装置;其中,所述施力装置在皮肤接触部件的微针穿刺受检者皮肤的位置给所述微针施加向所述皮肤方向的动力。(2)⑴所述微孔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微针穿刺皮肤时的速度S彡4.8(m/s)。(3)⑴所述微孔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微针穿刺皮肤时的速度S彡6. 1 (m/s)。(4) (1) ( 其中任意一项所述微孔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施力装置通过微针作用于单位面积的皮肤的力P彡2. 56 X IO5 (Pa)。(5) 一种用微孔形成装置在受检者皮肤形成微孔的微孔形成方法,所述微孔形成装置用微针穿刺受检者皮肤,在所述皮肤上形成微孔,其特征在于,在用微针穿刺受检者皮肤后的预定时间内,使所述微针保持按压在皮肤上的状态;其中,微孔形成装置包括具有穿刺受检者皮肤的多个微针的皮肤接触部件;及给所述皮肤接触部件施加向受检者皮肤方向的动力的施力装置;其中,所述施力装置在皮肤接触部件的微针穿刺受检者皮肤的位置给所述微针施加向所述皮肤方向的动力。(6) (5)所述微孔形成方法,其中所述预定时间为0. 15秒以上。(7) (6)所述微孔形成方法,其中所述预定时间为60秒以下。(8) (5) (7)其中任意一项所述微孔形成方法,其中所述微针穿刺皮肤时的速度 S 彡 4. 8 (m/s)。(9) (5) (7)其中任意一项所述微孔形成方法,其中所述微针穿刺皮肤时的速度 S < 6. 1 (m/s)。(10) (5) (7)其中任意一项所述微孔形成方法,其中所述微针穿刺皮肤后,所述施力装置通过微针作用于单位面积的皮肤的力P彡2. 56X IO5(Pa)。在本专利技术的微孔形成装置中,穿刺受检者皮肤的微针被施力装置向该皮肤方向按压。即,与以往技术中微针穿刺受检者皮肤后立即将该微针收回穿刺装置内的方法不同,本专利技术是在穿刺后的预定时间将微针向受检者皮肤方向按压。以此可以使所有的微针在皮肤上形成微孔,因此组织液量比过去有所增加,提高了用所抽取的组织液进行的测定的精度。本专利技术的微孔形成方法是一种用上述微孔形成装置在受检者皮肤上形成微孔的微孔形成方法,其在用微针穿刺受检者皮肤后的预定时间内保持该微针按压在皮肤上的状态。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微孔形成装置和微孔形成方法可以增加从受检者皮肤形成的微孔中抽取的组织液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微孔形成装置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斜视图;图2为图1所示微孔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斜视图;图3为图1所示微孔形成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图4为图1所示微孔形成装置的后盖内部结构的正面图;图5为图1所示微孔形成装置的前盖内部结构的斜视图;图6为图1所示微孔形成装置的集成体收纳器插入部件的底面图;图7为图1所示微孔形成装置的阵列卡钳的正面图;图8为图1所示微孔形成装置的释放按钮的斜视图;图9为集成体收纳盒的整体结构斜视图,该集成体收纳盒装有要安装在图1所示微孔形成装置的微针集成体;图10为图9所示集成体收纳盒的分解斜视图;图11为图9所示集成体收纳盒的微针集成体斜视图;图12为图10的I-I线截面图;图13为图9所示集成体收纳盒的集成体收纳器的上面图14为图9所示集成体收纳盒的集成体收纳器的斜视图;图15为图9所示集成体收纳盒的集成体收纳器的底面图;图16为图13的II-II线截面图;图17为现有技术中的微孔形成装置的刺出原理的说明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的微孔形成装置的刺出原理的说明图;图19为葡萄糖透过率对按压时间依赖性的示图;图20为穿刺后经过时间与葡萄糖透过率关系的示图;图21为葡萄糖透过率与疼痛的关系的示图;图22为葡萄糖透过率与出血的关系的示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微孔形成装置以及微孔形成方法的实施方式。[微孔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微孔形成装置1的整体结构斜视图。图2 8是说明图1所示微孔形成装置1的各部件的详细结构的附图。图9为具有要安装在图1所示微孔形成装置1的微针集成体的集成体收纳盒的整体结构斜视图。图10 图16为说明图 9所示集成体收纳盒各部件详细结构的附图。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微孔形成装置1 (参照图1)装有经杀菌处理的微针集成体110(参见图11),用该微针集成体110的微针113a接触(穿刺)受检者皮肤,即可在受检者皮肤上形成体液的抽取孔(微孔)。然后,将从微孔形成装置1和微针集成体110在受检者皮肤形成的抽取孔渗出的体液(组织液)收集到抽取介质中,用葡萄糖浓度分析仪 (无图示)测定此抽取介质,计算出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以该值为基础推断出AUC。首先,参照图1 图12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微孔形成装置1的结构。微孔形成装置1可在皮肤上形成刺透表皮角质层,而达不到真皮血管丛的多个微小的抽取孔,使组织液从中渗出。此微孔形成装置1有主机la,该主机Ia有穿刺装置可穿刺受检者皮肤。微孔形成装置1的主机Ia如图1 3所示,有后盖10、前盖20、集成体收纳器插入部件30、皮肤接触部件即阵列卡钳40、弹簧定位器50、释放按钮60、推顶器70、施力装置即主弹簧80 (参见图幻、数个弹簧90a、90b (参见图;3)。除弹簧(主弹簧80及数个弹簧90a、90b)外的7个部件(后盖10、前盖20、集成体收纳器插入部件30、阵列卡钳40、 弹簧定位器50、释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微针穿刺受检者皮肤,在所述皮肤形成微孔的微孔形成装置,包括:具有穿刺受检者皮肤的多个微针的皮肤接触部件;及给所述皮肤接触部件施加向受检者皮肤方向的动力的施力装置;其中,所述施力装置在皮肤接触部件的微针穿刺受检者皮肤的位置给所述微针施加向所述皮肤方向的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6.24 JP 2010-1440891.一种用微针穿刺受检者皮肤,在所述皮肤形成微孔的微孔形成装置,包括具有穿刺受检者皮肤的多个微针的皮肤接触部件;及给所述皮肤接触部件施加向受检者皮肤方向的动力的施力装置;其中,所述施力装置在皮肤接触部件的微针穿刺受检者皮肤的位置给所述微针施加向所述皮肤方向的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孔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穿刺皮肤时的速度 S ^ 4. 8m/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孔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穿刺皮肤时的速度 S ^ 6. lm/s0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微孔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穿刺皮肤后,所述施力装置通过微针作用于单位面积的皮肤的力P > 2. 56X IO5Pa05.一种用微孔形成装置在受检者皮肤形成微孔的微孔形成方法,所述微孔形成装置用微针穿刺受检者皮肤,在所述皮肤上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川泰生佐藤利幸
申请(专利权)人: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