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轴流式水泵水轮机桨叶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6914 阅读:4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流式水泵水轮机桨叶调节器,包括储油箱、集电环、油缸、活塞、活塞杆、联轴器、底座、调节杆、底盘、碳刷架、液压阀组、液压站、支架、环形蓄能器、外罩、位移传感器及各类油管;液压站与环形蓄能器相连,环形蓄能器与液压阀组相连,液压阀组分别与油缸上部和下部相连;活塞杆上端连接活塞,下端通过联轴器与调节杆连接,活塞杆下端还通过刚性杆铰接置于底座内侧的位移传感器,外罩内侧、储油箱上端附近固定有碳刷架,置于碳刷架上的碳刷与集电环接触,集电环通过电路与液压阀组、液压站、及置于底座内侧的位移传感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调节器能及时、真实反映轴流式水轮机桨叶调节状态、并能快速、精准、稳定对各种调节指令做出反应。(*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力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流式水泵水轮机桨叶调节器
技术介绍
水轮机是水电站的工作母机,其能量转化效率直接关系到水电站投资的经济效益。对不具备桨叶调节或调节功能差的轴流式水轮机,当它偏离设计工况时水资源的利用率会大大降低。根据中小型轴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实际运行数据,水电站采用调桨式机组后水能转化效率提高,且能适应流量、水头的变化,弃水大大减少,比定桨机组年发电量增加约10% 30%,甚至更高,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目前,中小型轴流式水轮机的调桨方式有拆机调桨、手动停机机械调桨、不停机机械调桨和油压调桨四种。其中,拆机调桨在水电站中因拆装困难根本无法实现,实际上等同于定桨;手动停机机械调桨麻烦、费力,一般很少采用,有的即使采用,但因调节频率低, 使用效果差,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不停机机械调桨虽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调节器轴承容易发热烧损,工作可靠性差;油压调桨由于设备复杂、造价昂贵,维护工作量大,漏油污染严重、并常引起操作油压不稳定,一般只应用于大中型水电站。近年来研制的内置式液压调节器属于油压调桨,其吸取了传统液压式调节器和机械式调节器的长处,分别克服了传统液压式调节器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流式水泵水轮机桨叶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设有空气滤清器(14)的储油箱(1)、集电环(2)、内壁设置有导向套滑动面(24)的油缸(7)、活塞(23)、活塞杆(9)、联轴器(10)、底座(11)、调节杆(12)、底盘(13)、碳刷架(15)、液压阀组(17)、液压站(18)、支架(19)、上部设置有充气口(16)的蓄能器(21)、外罩(22)、位移传感器(25)及各类油管;各类油管包括回油管(3)、进油管(4)、上高压油管(5)、下高压油管(6)、高压油管(20);液压阀组(17)、液压站(18)、蓄能器(21)均置于储油箱(1)内部;液压阀组(17)和液压站(18)通过支架(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流式水泵水轮机桨叶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设有空气滤清器(14)的储油箱(1)、集电环O)、内壁设置有导向套滑动面 (24)的油缸(7)、活塞(23)、活塞杆(9)、联轴器(10)、底座(11)、调节杆(12)、底盘(13)、碳刷架(15)、液压阀组(17)、液压站(18)、支架(19)、上部设置有充气口 (16)的蓄能器(21)、 外罩(22)、位移传感器0 及各类油管;各类油管包括回油管(3)、进油管0)、上高压油管(5)、下高压油管(6)、高压油管(20);液压阀组(17)、液压站(18)、蓄能器均置于储油箱(1)内部;液压阀组(17)和液压站(18)通过支架(19)固定在储油箱⑴内;底盘(13)上装置有底座(11),底座(11)上装置有油缸(7),油缸(7)上装置有储油箱(1);液压站(18)通过高压油管OO)与蓄能器 (21)相连,蓄能器通过进油管(4)与液压阀组(17)相连,液压阀组(17)通过上高压油管(5)、下高压油管(6)分别与油缸(7)上部和下部相连;活塞置于油缸(7)内,活塞杆(9)上端连接活塞(23),下端通过联轴器(10)与调节杆(1 连接,活塞杆(9)下端还通过刚性杆铰接置于底座(11)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坚陈文廖燕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