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部结构一体化夹层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421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边部结构一体化夹层玻璃,该夹层玻璃包括两块或多块单片玻璃及夹设在相邻两块单片玻璃之间的胶片,胶片夹设在单片玻璃的中心区域,单片玻璃之间的边部区域为填充部,填充部宽度为20~5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玻璃整体仍是夹层玻璃,仅在边部区域填充固化后由一定刚性的物质,提高边部胶片层的刚度,使边部玻璃各层的力学性能近似、粘结力提高,外力可以较为容易从最外面一层传递到内层,或从最内面一层传递到外层,并且边部各层较容易被破坏或与整体分离,可应用于航空、建筑、汽车、机车等领域有逃生或其它边部有刚度要求的门、窗或外墙中。(*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材料构件领域,涉及一种夹层玻璃,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航空、建筑、汽车、机车等领域适于逃生或边部有刚度要求的门、窗或外墙中的夹层玻璃。
技术介绍
夹层玻璃广泛上是指两边的透明材料与中间层胶片复合而成的玻璃深加工产品, 中间层胶片以其特有的柔韧性和粘结力可以吸收外来的冲击能量,保证碎后玻璃的完整, 故夹层玻璃是一种安全玻璃,广泛应用在航空、建筑、汽车、机车等领域。但是在一些有安全要求同时又有逃生需求的场合,如飞机座舱、公共运输的车舱、 特殊建筑等,在应用夹层玻璃的时候,胶片因其特有的粘弹性、延展性使其被破坏很困难, 不能在短时间被敲碎或切割、爆破,故无法满足逃生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并制造一种用于逃生或其他边部有刚度要求的安全玻璃,即提供一种边部结构一体化夹层玻璃。本技术边部结构一体化夹层玻璃,包括两块或多块单片玻璃及夹设在相邻两块单片玻璃之间的胶片,胶片夹设在单片玻璃的中心区域,单片玻璃之间的边部区域为填充部,填充部宽度为20 50mm。所述单片玻璃为无机玻璃板或有机玻璃板。分布在胶片两侧的单片玻璃的材料相同或不同,厚度相同或不同。所述胶片为由聚乙烯醇缩丁醛、聚氨酯、乙烯与醋酸乙烯共聚物和离子型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材料制成的片材。所述填充部由填充物填充固化得到,填充物为丙烯酸类聚合物、双酚A类聚合物或环氧类聚合物。所述的边部结构一体化夹层玻璃外形为平面、弧形或双曲面。所述的边部结构一体化夹层玻璃为多层夹层玻璃,其中多层胶片的厚度相同或不同,多层填充部的厚度相同或不同,同一层中胶片的厚度与填充部的厚度相等。每一层中填充部的宽度相等或不相等。采取以上设计,本技术玻璃整体仍是夹层玻璃,仅在边部区域填充固化后有一定刚性的物质,使夹层玻璃边部的结构不同于中间区域,提高边部胶片层的刚度,使边部玻璃各层的力学性能近似、粘结力提高,外力可以较为容易从最外面一层传递到内层,并且边部各层较容易被破坏或与整体分离,可应用于航空、建筑、汽车、机车等领域有逃生或其它边部有刚度要求的门、窗或外墙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单层边部结构一体化夹层玻璃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层边部结构一体化夹层玻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设计并制造一种用于逃生或其它边部有刚度要求的安全玻璃,即边部结构一体化的夹层玻璃。本技术的设计思路是将夹层玻璃的边部预留出来,填充一种固化后有一定刚性的物质,填充物与透明材料之间有较强的粘结力,使夹层玻璃边部的 “玻璃/填充物/玻璃”成为一体,且各层的力学性能近似、粘结力提高;该种形式的夹层玻璃,内、外层的透明材料为完整的,但中间层的边部和中心区域使用的材料不同,当从外部向边部施力时,外力可以较容易从边部的外/内层传递到内/外层,使边部各层较容易被破坏,从而使夹层玻璃脱落。逃生的时候,可通过敲击或事先安放爆炸切割装备使夹层玻璃边部与中心区域分离。本技术设计的边部结构一体化的夹层玻璃结构(局部)参见图1。图1显示了单层夹层玻璃的方式,其包括位于两侧的单片玻璃1和2,夹设于两单片玻璃之间中心区域的胶片3,以及固设于两单片玻璃之间边部区域的填充部4,边部区域宽度在20 50mm 之间。其中单片玻璃1和2可以选择无机玻璃、有机玻璃等。两侧单片玻璃的材料可以相同或不同,因此本技术的夹层玻璃可以为无机、有机或无机-有机复合的夹层玻璃。无机玻璃本身的刚度较高,但是一种脆性材料,直接敲击就可破碎;有机玻璃有一定韧性,夹层玻璃的厚度在8mm以上常规敲击、撞击等方法不易破碎,可采用热切割的方法使玻璃边部与中间区域分开。中间层胶片3可以选择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聚氨酯(PU)、乙烯与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离子型聚合物(SGP)等材料制成。中间层边部填充部4是由填充物填充固化形成,填充物优选与单片玻璃有较好粘结力的透明材料,可以为丙烯酸类聚合物、双酚A类聚合物、环氧类等聚合物。边部填充物也可不透明,但选择与两侧单片玻璃相容性、粘结性好的物质,填充物固化后的力学性能可参考有机玻璃的相关要求。本技术边部结构一体化的夹层玻璃外形可为平面、弧形、双曲面或其它形状。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可参考传统常规方法进行。但为了留出边部添加填充物的位置,应先对胶片进行裁减。将胶片3置于两侧单片玻璃1和2之间的中心对称位置进行合片,合片进气压釜或热压罐前,需在边部间隙位置填充与胶片等厚的片材,该片材与单片玻璃、胶片不粘,热压后可以取出。填充间隙的片材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等较难粘结的物质。移走边部片材,填充物可以通过湿法灌浆、真空移入等方法填充到边部,封边后固化。依据填充物的聚合机理或粘结要求,固化方式可以选择热固化、紫外固化、二次进釜热压等。对于平面的夹层玻璃,填充物除为液体外,也可以选择一定刚性的片状粘结材料。本技术边部结构一体化的夹层玻璃的另一实施方式为,夹层玻璃结构可以是多层。参见图2所示,是在图1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胶片3’、一层单片玻璃5以及在单片玻璃2和5之间边部的填充部4’。多层夹层玻璃方式中,每一单片玻璃1、2或5材料可以相同或不同,厚度也可以相同或不同;每层胶片3或3’材料可以相同或不同,厚度也可以相同或不同;填充部4或4’的材料可以相同或不同,厚度也可以相同或不同;但是同一层中胶片3的厚度与填充部4的厚度相等,胶片3’的厚度与填充部4’的厚度相等;在宽度尺寸上,每一单片玻璃等宽,每一胶片3或3’宽度可以相等或不等,对应的每一填充部4 或4’的宽度也可以相等或不等,但在夹层玻璃被破坏时,多层结构的破坏点应位于填充部 4或4’重叠部分从而使多层玻璃边部与中间区域分开。依据图2示意的方式,夹层玻璃还可制成更多层,可按应用环境的需要设计,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在选择中间层材料的时候,要考虑层合工艺的兼容及不同材料界面相容性, 推荐选用聚氨酯胶片。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1、聚氨酯胶片(厚度0. 63mm)通过样板切裁好后,与有机玻璃(两片尺寸均为 500mmX200mmX2 2. 5mm)合片,使层合玻璃边部均勻预留宽20 40mm左右间隙;2、边部间隙部位使用与胶片同厚、后期可移走的片材聚丙烯隔离,将有机层合玻璃预抽0. 5 1小时,然后进气压釜或热压罐,按照常规工艺热压(真空度、-0. IMpa、压力 1. 0 1. 2Mpa、温度80 100°C )成有机夹层玻璃;3、配制填充液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体,依次添加0.05% (重量)左右的自由基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13% (重量)的丙烯酸酯,搅拌下逐步升温到80士2°C,反应0.5 1小时后冷却至室温;4、将填充液进行排泡处理,然后灌注到步骤2准备的有机夹层玻璃的边部间隙中,用聚四氟乙烯条封口后,进烘箱热固化,温度50士5°C,时间4 8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本例边部结构一体化的夹层玻璃。效果检测用刀片或其他坚硬工具在边部一体化夹层玻璃表面刻深度大于Imm的划痕,划痕的位置选择在填充物区域的中部、长度延伸到边部。对准划痕,垂直与划痕方向用力向两侧外撇,玻璃沿着划痕位置断开。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边部结构一体化的夹层玻璃,其中使用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部结构一体化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或多块单片玻璃及夹设在相邻两块单片玻璃之间的胶片,胶片夹设在单片玻璃的中心区域,单片玻璃之间的边部区域为填充部,填充部宽度为20~50mm。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6.30 CN 201010213847.X1.一种边部结构一体化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或多块单片玻璃及夹设在相邻两块单片玻璃之间的胶片,胶片夹设在单片玻璃的中心区域,单片玻璃之间的边部区域为填充部,填充部宽度为20 50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部结构一体化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玻璃为无机玻璃板或有机玻璃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部结构一体化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分布在胶片两侧的单片玻璃的材料相同或不同,厚度相同或不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部结构一体化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片为由聚乙烯醇缩丁醛、聚氨酯、乙烯与醋酸乙烯共聚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迎春肖昊江朱治国左岩张延芳郑善志黄志文孙皓天朱银锤魏川丁方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