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电解液的注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41843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电解液的注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用镊子镊住电池盖帽,将电池盖帽向电池壳开口一边位置依靠,将针筒的针尖靠近正极极耳一侧,缓慢插入到电芯中心孔内,插入的针尖端部的位置处于整个电芯高度的2/3处;向针筒内注入电解液,电解液液面不超过电池壳开口处,待电芯完全吸收电解液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电芯的总吸液量符合要求为止;使用吸耳球往针筒内吹气,然后将针尖从电芯内缓慢抽出,折叠正极极耳,将电池盖帽平整地压进电池壳开口内,最后将电池封口,这种电池电解液的注入方法能保证电芯各部位对电解液的均匀吸收,极大提高单体电池间的性能的一致性,而且避免钢壳受到腐蚀生锈,保持了电池外表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圆柱型锂离子电池采用套筒注液方式,是一次性将所需的电解液直接注入套筒内,电解液由上而下流入电芯内,电芯对电解液由上而下进行吸收,由于电池内有气压存在,导致电解液流速极为缓慢,也令到电芯各处吸收电解液极不均勻,注液量不稳定,导致电芯实际吸液量一致性差,直接影响单体电池间的性能差异。同时采用套筒注液方式,具有腐蚀性的电解液容易从接口处溢出,从而腐蚀钢壳,严重影响电池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使电解液分布均勻,保持电池质量稳定和外表美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包括以下步骤51.用镊子镊住电池盖帽,将电池盖帽向电池壳开口一边位置依靠,突出电芯中心孔位置;52.将针筒的针尖靠近正极极耳一侧,缓慢插入到电芯中心孔内,插入的针尖端部的位置处于整个电芯高度的2/3处;53.使用输液泵向针筒内注入电解液,电解液液面不超过电池壳开口处,待电芯完全吸收电解液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电芯的总吸液量符合要求为止;54.使用吸耳球往针筒内吹气,然后将针尖从电芯内缓慢抽出,折叠正极极耳,将电池盖帽平整地压进电池壳开口内,最后将电池封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针尖经过圆滑加工处理。在S3步骤中,完成注入电解液后对电芯作静置或者抽真空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电池电解液的注入方法采用针尖在电芯内部注入电解液的方式能保证电芯各部位对电解液的均勻吸收,极大提高单体电池间的性能的一致性, 而且避免钢壳受到腐蚀生锈,既保证电池质量、有效提高电池装配效率,又保持了电池外表美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操作示意图; 图2是电池盖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图2,本专利技术的,包括以下步骤51.用镊子镊住电池盖帽1,将电池盖帽1向电池壳开口2—边位置依靠,突出电芯中心孔3位置;52.将针筒4的针尖5靠近正极极耳6—侧,缓慢插入到电芯中心孔3内,插入的针尖端部的位置处于整个电芯高度的2/3处,保证电解液由下而上被吸收;53.使用输液泵向针筒4内注入电解液,电解液液面不超过电池壳开口2处,避免电解液溢出,影响注液量的均勻性和污染钢壳,待电芯完全吸收电解液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电芯的总吸液量符合要求为止;54.使用吸耳球往针筒4内吹气,然后将针尖5从电芯内缓慢抽出,折叠正极极耳,将电池盖帽1平整地压进电池壳开口 2内,最后将电池封口。这种电池电解液的注入方法采用针尖在电芯内部注入电解液的方式能保证电芯各部位对电解液的均勻吸收,极大提高单体电池间的性能的一致性,而且避免钢壳受到腐蚀生锈,既保证电池质量、有效提高电池装配效率,又保持了电池外表美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尖经过圆滑加工处理,既保证针尖可顺利通过电芯中心孔插入而不会刺穿极片和隔膜,又保证注入针筒内的电解液可快速地通过针尖流入电芯中。在S3步骤中,完成注入电解液后对电芯作静置或者抽真空处理,保证电芯对电解液完全吸收。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51.用镊子镊住电池盖帽,将电池盖帽向电池壳开口一边位置依靠,突出电芯中心孔位置;52.将针筒的针尖靠近正极极耳一侧,缓慢插入到电芯中心孔内,插入的针尖端部的位置处于整个电芯高度的2/3处;53.使用输液泵向针筒内注入电解液,电解液液面不超过电池壳开口处,待电芯完全吸收电解液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电芯的总吸液量符合要求为止;54.使用吸耳球往针筒内吹气,然后将针尖从电芯内缓慢抽出,折叠正极极耳,将电池盖帽平整地压进电池壳开口内,最后将电池封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解液的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经过圆滑加工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电解液的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中,完成注入电解液后对电芯作静置或者抽真空处理。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包括以下步骤先用镊子镊住电池盖帽,将电池盖帽向电池壳开口一边位置依靠,将针筒的针尖靠近正极极耳一侧,缓慢插入到电芯中心孔内,插入的针尖端部的位置处于整个电芯高度的2/3处;向针筒内注入电解液,电解液液面不超过电池壳开口处,待电芯完全吸收电解液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电芯的总吸液量符合要求为止;使用吸耳球往针筒内吹气,然后将针尖从电芯内缓慢抽出,折叠正极极耳,将电池盖帽平整地压进电池壳开口内,最后将电池封口,这种电池电解液的注入方法能保证电芯各部位对电解液的均匀吸收,极大提高单体电池间的性能的一致性,而且避免钢壳受到腐蚀生锈,保持了电池外表美观。文档编号H01M2/36GK102306741SQ201110237409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8日专利技术者张华太, 欧阳锦贤, 许嘉鸿 申请人:江门三捷电池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电解液的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用镊子镊住电池盖帽,将电池盖帽向电池壳开口一边位置依靠,突出电芯中心孔位置;   S2. 将针筒的针尖靠近正极极耳一侧,缓慢插入到电芯中心孔内,插入的针尖端部的位置处于整个电芯高度的2/3处;   S3. 使用输液泵向针筒内注入电解液,电解液液面不超过电池壳开口处,待电芯完全吸收电解液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电芯的总吸液量符合要求为止;   S4. 使用吸耳球往针筒内吹气,然后将针尖从电芯内缓慢抽出,折叠正极极耳,将电池盖帽平整地压进电池壳开口内,最后将电池封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嘉鸿张华太欧阳锦贤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三捷电池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