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锰车间碳酸锰化合过程中的消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40853 阅读:4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解锰车间碳酸锰化合过程中的消泡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是先将用于化合消泡用的工业品聚醚L61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下用硬脂酸进行酯化处理,然后将经脂化处理的工业品聚醚L61用于碳酸锰矿粉化合时的消泡处理。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消泡效果好、原材料损失小、安全事故少以及节省加料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用碳酸锰生产电解金属锰时,由于碳酸锰矿粉中含有一定量的夹杂矿石,在碳酸锰化合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并在化合桶中的溶液表面形成泡沫层致使反应液外溢,不仅浪费了原料,而且泡沫中携带大量硫酸腐蚀工厂设备,还对生产工人安全造成威胁。目前普遍使用的聚醚型消泡剂如聚醚L61具有无毒、使用方便、分散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其破泡率比较低,一旦产生了大量的泡沫不能及时有效地消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公开电解锰车间碳酸锰化合过程中的消泡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先将用于化合消泡用的工业品聚醚L61进行预处理,即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下用硬脂酸对工业品聚醚L61进行酯化处理,以提高消泡效率。具体做法是在配有搅拌装置、回流冷凝器、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加入摩尔比为1.2 1的硬脂酸与工业品聚醚L61和为总用量的对甲基苯磺酸,于120°C脂化反应5小时,即得经脂化处理(预处理)的工业品聚醚L61消泡剂。然后,在电解锰车间碳酸锰矿粉化合时,按100-160 毫升/分的量向化合桶中加入经脂化处理的工业品聚醚L61消泡剂,即可取得明显的消泡效果。本专利技术将经脂化处理的工业品聚醚L61消泡剂用于电解锰车间碳酸锰化合过程中的消泡处理,可使化合过程中产生的气泡表面张力大大减少,消除了冒桶现象,减少了原料的损失,防止酸液冒出产生的安全事故,同时可节约四分之一的加料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权利要求1. ,其特征在于先将用于化合消泡用的工业品聚醚L61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下用硬脂酸进行酯化处理,即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摩尔比为1.2 1的硬脂酸与工业品聚醚L61和为总用量的对甲基苯磺酸,于120°C脂化反应5小时即可;然后在碳酸锰矿粉化合时,按100-160毫升/分的量向化合桶中加入经脂化处理的工业品聚醚L61。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先将用于化合消泡用的工业品聚醚L61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下用硬脂酸进行酯化处理,然后将经脂化处理的工业品聚醚L61用于碳酸锰矿粉化合时的消泡处理。与现有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消泡效果好、原材料损失小、安全事故少以及节省加料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文档编号C01G45/00GK102303909SQ20111023239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4日专利技术者宋宏清, 李芳青, 石朝军, 麻德立 申请人:花垣县强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锰车间碳酸锰化合过程中的消泡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用于化合消泡用的工业品聚醚L61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下用硬脂酸进行酯化处理,即在反应容器中,加入摩尔比为1.2∶1的硬脂酸与工业品聚醚L61和为总用量1%的对甲基苯磺酸,于120℃脂化反应5小时即可;然后在碳酸锰矿粉化合时,按100-160毫升/分的量向化合桶中加入经脂化处理的工业品聚醚L6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朝军麻德立宋宏清李芳青
申请(专利权)人:花垣县强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