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34964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包括由上顶板、下底板和支柱组成的装置主架、太阳能电池板、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系统控制器、蓄电池组、太阳能电池板架、太阳能电池板保护板、支撑杆及下拉杆;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在上顶板上,控制器和蓄电池组置于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电池板架的上端枢接在装置主架上顶板的下部;太阳能电池板保护板的下端枢接在下底板上,上端活动连接在太阳能电池板架的中部;支撑杆上端活动连接在支柱上端,下端与下拉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下拉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支柱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拆装运输方便,有效利用立体空间,装置稳定性好,适宜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电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必须的重要物质基础,在过去的200多年里,建立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基础上的能源体系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可再生、无污染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各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太阳能和风能作为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资源,在时间上和地域上都有很强的互补性,是一种具有较高性价比的新型能源。风光互补供电装置,是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非常适宜边防哨所、边远牧区、无电户地区及海岛等远离大电网、处于无电状态、人烟稀少、用电负荷低且交通不便的地方使用。目前国内现有的风光互补供电装置大多是用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互补发电的,其中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和控制存储设备单独放置,整体系统体积大,所需要的场地大、本身发电效率较低,且一旦装配完成不容易拆卸、搬运,使用起来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拆卸组装方便的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系统控制器和蓄电池组,太阳能电池板、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及蓄电池组分别与系统控制器相连;还包括装置主架、太阳能电池板架、太阳能电池板保护板、支撑杆及下拉杆;装置主架由上顶板、下底板和固定连接上顶板和下底板的支柱组成,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活动安装在上顶板上,系统控制器和蓄电池组置于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太阳能电池板架的上端枢接在装置主架上顶板的下部,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架上;太阳能电池板保护板的下端枢接在下底板上,上端活动连接在太阳能电池板架的中部;支撑杆上端活动连接在支柱上端,下端与下拉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下拉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支柱的下端。。本技术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所述的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其中,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均为方形硬质板材,所述支柱为四根三角钢,分别焊接在方形硬质板材的四个角上。所述的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其中,所述硬质板材优选为钢板或铝板。所述的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其中,所述上顶板上开设安装孔,所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底部的灯杆底座设法兰,上顶板安装孔的圆周外侧对称设有四个与法兰螺孔相对的螺栓孔,四个螺栓分别穿过法兰螺孔和上顶板上的螺栓孔将上顶板和灯杆底座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其中,所述支柱的三角钢角口对外,其上侧固接一带有螺孔的安装条;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螺纹部并通过螺纹部螺接在安装条的螺孔内。所述的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有一与地面水平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一挂钩,对应下拉杆的一端设插口,挂钩钩设在插口内。所述的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其中,所述支柱的下端设有插孔,下拉杆对应端设凸块,凸块插接在插孔内。所述的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其中,所述支柱位于同一侧面的两根三角钢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车轮。所述的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保护板螺接在太阳能电池板架的中部。所述的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其中,所述上顶板的四角上开孔,孔上连接固定绳。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备如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性供电装置,采用发电效率高、稳定性强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和四块太阳能电池板相配合发电,组装时,将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活动安装在上顶板上,系统控制器和蓄电池组置于在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架上,并将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及太阳能电光板分别连接到系统控制器上,将系统控制器与蓄电池相连接。拆卸时,可将风力发电机组的灯杆反向放入装置主架内并用螺栓固定,将活动连接在支柱上的支撑杆和下拉杆与支柱分离,并将支撑杆和下拉杆分离;同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架和太阳能电池板保护板的连接部分拆分,分别向装置主架内翻折,翻折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架置于内部,而将太阳能电池保护板置于外部。本技术安装时有效利用立体空间,减小供电装置的体积,便于控制操作;拆卸安装方便,拆分后的装置翻折后整体体积小,携带方便,其体积大小刚好放入越野车的后备箱中,更加方便运输。2、本技术的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太阳能电池板保护板在安装时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架,拆卸后运输时翻折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电池保护板的外侧,从而在运输时起到了保护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3、本技术的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支撑杆和下拉杆的相互配合增加了供电装置的稳定性,同时还可通过装置上边的四角螺栓孔固定安装固定绳,从而进一步加强装置的稳定性。4、本技术的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在装置主架的一侧面的两根支柱的两端安装四个车轮,运输更加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 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的安装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的下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3、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14、系统控制器15、蓄电池组16及安装架,其中安装架由装置主架、太阳能电池板架7、太阳能电池板保护板6、支撑杆1及下拉杆2。太阳能电池板13、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14及蓄电池组16分别与系统控制器15相连。如图1所示,装置主架由四根支柱 3分别与上顶板4和下底板5焊接而成。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14活动安装在上顶板4上, 系统控制器15和蓄电池组16置于在上顶板4和下底板5之间。太阳能电池板架7的上端枢接上顶板4的下部,太阳能电池板13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架7上。太阳能电池板保护板 6的下端枢接在下底板5上,上端活动连接在太阳能电池板架7的中部。支撑杆1的上端活动连接在支柱3上端,下端与下拉杆2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下拉杆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支柱3的下端。上顶板4和下底板5为两张方形钢板,其中上顶板4上切割有比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14的灯杆直径稍微大些的安装圆孔,在圆孔周边对称有四个螺栓孔8与灯杆底座法兰 9的四个螺栓孔相对应。安装使用时,穿过螺栓孔8和灯杆底座法兰的螺栓将风力发电机灯杆固定在装置主架上,拆卸时可以将灯杆反向放入装置主架内并用螺栓固定。支柱3最佳由四根三角钢焊接而成,可以增加装置主架的强度和稳定性。三角钢的角口向外。其上侧固接一带有螺孔的安装条31 ;支撑杆1的上端设螺纹部11并通过螺纹部11螺接在安装条31的螺孔内。参见图3所示,支撑杆1上端设有与支撑杆杆体成一定角度的螺栓部11,另一端设与地面水平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上侧设有挂钩12。支柱3的下端设有插孔,所述下拉杆2对应端设凸块22,凸块22插接在插孔内。 下拉杆2的另一端设有插口 21,正好可以与支撑杆1上的挂钩12勾设在一起实现连接。下拉杆2亦可以是三角钢,其角口向下,插口 21由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系统控制器和蓄电池组,太阳能电池板、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及蓄电池组分别与系统控制器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置主架、太阳能电池板架、太阳能电池板保护板、支撑杆及下拉杆;装置主架由上顶板、下底板和固定连接上顶板和下底板的支柱组成,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活动安装在上顶板上,系统控制器和蓄电池组置于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太阳能电池板架的上端枢接在装置主架上顶板的下部,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架上;太阳能电池板保护板的下端枢接在下底板上,上端活动连接在太阳能电池板架的中部;支撑杆上端活动连接在支柱上端,下端与下拉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下拉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支柱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