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32659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它由吹嘴、软管、止气阀、管口封盖、密封圈、活塞、U形管和支撑装置组成。吹嘴和软管的一端相连,软管的另一端和止气阀的上端相连;止气阀位于管口封盖的上方,止气阀的下端与管口封盖通过螺纹相连接,管口封盖通过螺纹与U形管的进气口相连接;活塞置于U形管内,U形管安装在支撑装置上。U形管的排气口比进气口高30-80mm,且U形管的排气口下方标有液面刻度,用于实时读取训练的强度;U形管的排气口呈瓶颈状,可连接气球,以增加训练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现有气胸病人康复训练无专用器材的问题,且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训练强度易于控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技术背景在医学上,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气胸分为闭合式气胸、开放式气胸与张力性气胸,在正常情况下,胸腔膜内为负压,气胸发生时,胸膜腔内积气,肺被压缩而萎缩,影响呼吸功能。在为气胸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检测患者的恢复状况,并且训练患者的吹气能力,便于患者的康复。而现有气胸病人康复训练无专用器材,只是用吹气球的方法来代替, 这种方法不科学、训练强度得不到控制,因此,这种方法不再满足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需求, 迫切需要一种针对气胸病人康复训练的专用器材,即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气胸病人康复训练缺乏专用的康复训练装置的难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可以根据病情恢复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实现训练强度的实时读取。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由吹嘴、软管、止气阀、管口封盖、密封圈、活塞、U形管和支撑装置组成。所述的吹嘴和软管的一端相连,软管的另一端和止气阀的上端相连;止气阀位于管口封盖的上方,止气阀的下端与管口封盖通过螺纹相连接,管口封盖通过螺纹与U形管的进气口相连接;活塞置于U形管内,U形管安装在支撑装置上。所述的U形管的排气口比进气口高30-80mm,且U形管的排气口下方标有液面刻度,用于实时读取训练的强度;U形管的排气口呈瓶颈状,可连接气球,以增加训练强度。所述的支撑装置用于固定和支撑U形管,支撑装置由支撑座、固定板、 螺钉、前夹板、螺栓和后夹板组成,固定板与支撑座通过螺钉连接,前夹板、后夹板分别通过螺栓与支撑座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训练强度易于控制等优点,可解决现有气胸病人康复训练无专用器材的难题,实现气胸病人康复训练强度的实时读取。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截面图;图4是图2的俯视图。图中1、吹嘴,2、软管,3、止气阀,4、管口封盖,5、密封圈,6、活塞,7、U形管,8、支撑装置,801、支撑座,802、固定板,803、螺钉,804、前夹板,805、螺栓,806、后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和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由吹嘴1、软管2、 止气阀3、管口封盖4、密封圈5、活塞6、U形管7和支撑装置8组成。其中,所述的吹嘴1和软管2的一端相连,软管2的另一端和止气阀3的上端相连;止气阀3位于管口封盖4的上方,止气阀3的下端与管口封盖4通过螺纹相连接,管口封盖4通过螺纹与U形管7的进气口相连接;活塞6置于U形管7内,U形管7安装在支撑装置8上。如图1所示,所述的U形管7的排气口比进气口高30_80mm,且U形管7的排气口下方标有液面刻度,用于实时读取训练的强度;U形管7的排气口呈瓶颈状,可连接气球,以增加训练强度。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支撑装置8用于固定和支撑U形管7,支撑装置8 由支撑座801、固定板802、螺钉803、前夹板804、螺栓805和后夹板806组成,固定板802 与支撑座801通过螺钉803连接,前夹板804、后夹板806分别通过螺栓805与支撑座801 相连接。使用时,病人需要先根据自身病情或医生的医嘱确定在U形管7内注入相应容积的水,并确定是否需要在U形管7的排气口系上气球以增加训练的强度;然后打开止气阀 3,将清洁和消毒后的吹嘴1罩在嘴唇上,用力向吹嘴1内吹气,在吹气的同时用眼睛观察U 形管7内液面所指示的刻度,以确定当前状态下的康复训练强度数值。如果需要记录或保持当前U形管7内液面所指示的刻度,可关闭止气阀3,停止向吹嘴1内吹气后,U形管7内液面能保持止气阀3前所指示的刻度值。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由吹嘴、软管、止气阀、管口封盖、密封圈、活塞、U形管和支撑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嘴和软管的一端相连,软管的另一端和止气阀的上端相连;止气阀位于管口封盖的上方,止气阀的下端与管口封盖通过螺纹相连接,管口封盖通过螺纹与U形管的进气口相连接;活塞置于U形管内,U形管安装在支撑装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管的排气口比进气口高30-80mm,U形管的排气口呈瓶颈状,且U形管的排气口下方标有液面刻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装置由支撑座、固定板、螺钉、前夹板、螺栓和后夹板组成,固定板与支撑座通过螺钉连接,前夹板、后夹板分别通过螺栓与支撑座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它由吹嘴、软管、止气阀、管口封盖、密封圈、活塞、U形管和支撑装置组成。吹嘴和软管的一端相连,软管的另一端和止气阀的上端相连;止气阀位于管口封盖的上方,止气阀的下端与管口封盖通过螺纹相连接,管口封盖通过螺纹与U形管的进气口相连接;活塞置于U形管内,U形管安装在支撑装置上。U形管的排气口比进气口高30-80mm,且U形管的排气口下方标有液面刻度,用于实时读取训练的强度;U形管的排气口呈瓶颈状,可连接气球,以增加训练强度。本技术可解决现有气胸病人康复训练无专用器材的问题,且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训练强度易于控制。文档编号A63B23/18GK202096664SQ20112021635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3日专利技术者梁星, 沈豫浙, 焦忠, 王帅, 王成军 申请人:安徽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胸康复训练装置,由吹嘴、软管、止气阀、管口封盖、密封圈、活塞、U形管和支撑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嘴和软管的一端相连,软管的另一端和止气阀的上端相连;止气阀位于管口封盖的上方,止气阀的下端与管口封盖通过螺纹相连接,管口封盖通过螺纹与U形管的进气口相连接;活塞置于U形管内,U形管安装在支撑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军王帅焦忠沈豫浙梁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