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及其小腿靠连接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2354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腿靠连接片及婴儿车,其适用于婴儿车上,所述婴儿车包含一座椅、及设置在所述座椅上的座布、坐垫,所述座椅还包含一小腿靠,所述小腿靠连接片与所述婴儿车的座布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座垫与所述小腿靠之间,因此,当小腿靠呈调出状态且婴儿车的背靠由直立状态向平躺状态调整时,不会致使小腿靠向回收缩,所以不影响小腿靠的功能,而在小腿靠由调出状态向回收缩的过程中,小腿靠带动小腿靠连接片运动而使其呈折叠状,而小腿靠连接片与坐垫连接的一端不会带动坐垫移动,因此不会导致坐垫褶皱,使婴儿乘坐时更舒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小腿靠连接机构的婴儿车。
技术介绍
儿童车因体积小,使用方便,并可大大减小成人携带婴儿外出的负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从而其使用也越发广泛,随着儿童车的广泛使用,人们对儿童车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也希望儿童车可使婴儿在乘坐过程中更加地舒适;但传统婴儿车上不具有小腿靠机构,在婴儿车调整成平躺状态时,会造成婴儿乘坐的不舒适,因为,可调整长度的小腿靠被设计并应用于婴儿车上,但现有的设计为小腿靠设计于座椅的前端,小腿靠可以伸缩调整,婴儿车的坐垫直接与小腿靠进行连接,这样设计有一个缺点,即当婴儿车的背靠由直立状态调整为平躺状态调整时,小腿靠会被座椅带动而朝向收合位置,这样一方面会影响小腿靠的功能,另一方面小腿靠会带动坐垫移动并可能致使坐垫褶皱,导致乘坐的婴儿不舒适。因此,急需一种改良的小腿靠连接机构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婴儿车坐垫与小腿靠的小腿靠连接片, 其不会影响小腿靠的使用功能,并能提高婴儿车背靠平躺时婴儿使用的舒适度。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其具有一连接于坐垫与小腿靠之间的小腿靠连接片,其不会影响小腿靠的使用功能,并能提高婴儿车背靠平躺时婴儿使用的舒适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小腿靠连接片,其适用于婴儿车上,所述婴儿车包含一座椅,设置在所述座椅上的座布及坐垫,所述座椅包含一小腿靠,所述小腿靠连接片与所述婴儿车的座布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座垫与所述小腿靠之间。较佳地,所述小腿靠连接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件以与所述座垫连接,所述小腿靠连接片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件以与所述小腿靠连接。较佳地,所述小腿靠连接片呈细长条状结构,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小腿靠连接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较佳地,所述小腿靠连接片的所述另一端上还设置有一加强带,用于增加使用时幼儿腿部的支撑力。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件所在端还具有外凸形成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一开孔,所述开孔用于供所述婴儿车的一部件穿过以将小腿靠连接片与所述婴儿车的座布连接。相应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婴儿车,其包括车轮、车架及座椅,所述车轮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下端,所述座椅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座椅包括座管及背靠管,所述座椅上设置有座布,所述座布上设置有坐垫,在所述座椅前端包含有一小腿靠,所述小腿靠活动连接于所述座管上,其还包括一小腿靠连接片,所述小腿靠连接片与所述婴儿车的座布连接, 并设置在所述座垫与所述小腿靠之间。较佳地,所述小腿靠连接片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件以与所述座垫连接,所述小腿靠连接片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件以与所述小腿靠连接。较佳地,所述座垫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对应的第三固定件,所述小腿靠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对应的第四固定件,所述小腿靠连接片与所述坐垫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三固定件配合连接,所述小腿靠连接片与所述小腿靠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第四固定件配合连接。较佳地,所述小腿靠连接片呈细长条状结构,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小腿靠连接片的宽度方向的两端,更具体地,所述小腿靠连接片的所述另一端上还设置有一加强带。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件所在端与所述座布车缝连接。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件所在端与所述座布一体制成。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件所在端还具有外凸形成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一开孔,所述开孔用于供所述婴儿车的一部件穿过以将小腿靠连接片与所述婴儿车的座布连接。较佳地,所述小腿靠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座管前端,并可相对所述座管移动以在一伸长状态及一收缩状态间转换,当所述小腿靠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所述小腿靠连接片呈折叠状;更具体地,所述小腿靠包括一对小腿靠件,所述小腿靠件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座管前端,并可相对所述座管移动以在一伸长状态及一收缩状态间转换。较佳地,所述背靠管可相对所述座管转动以在直立状态及平躺状态之间转换,当所述背靠管处于所述平躺状态时,所述小腿靠连接片呈拉紧紧绷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一种小腿靠连接片,其适用于婴儿车上,所述婴儿车包含一座椅、及设置在所述座椅上的座布、坐垫,所述座椅还包含一小腿靠,所述小腿靠连接片与所述婴儿车的座布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座垫与所述小腿靠之间,因此,当小腿靠处于伸长状态,婴儿车的背靠由直立状态向平躺状态调整时,不会致使小腿靠向回收缩,所以不影响小腿靠的功能,而在小腿靠由伸出状态向回收缩的过程中,小腿靠带动小腿靠连接片与之相连接的一端运动,进而使小腿靠连接片呈折叠状,而小腿靠连接片与坐垫连接的一端不会带动坐垫移动,因此不会导致坐垫的褶皱,使婴儿乘坐时更舒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婴儿车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婴儿车的车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婴儿车的小腿靠连接片的组装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小腿靠连接片的实施例一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小腿靠连接片的实施例一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小腿靠连接片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小腿靠连接片的实施例二的组装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婴儿车的小腿靠呈伸长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婴儿车的小腿靠呈收缩状态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婴儿车包括车架10、座椅20及车轮30,所述车轮30 设置于所述车架10的下端,所述座椅20设置于所述车架10上,座椅20包括一背靠管210 及一座管220,所述背靠管210及所述座管220上设置有座布230,所述座布230的上面还设置有坐垫对0,在座椅20前端设有一小腿靠沈0,所述小腿靠260活动地连接于座管220 上,小腿靠260包含一对小腿靠件沈1,所述小腿靠件261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座管220前端, 小腿靠件261可向前拉出呈伸长状态,也可向后回收呈收缩状态,进而对婴儿车的座椅20 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婴儿乘坐时更舒服。如图3-图5所示,在小腿靠件261与坐垫240之间通过一小腿靠连接片250来连接,小腿靠连接片250设置于所述座垫240下面并与所述座布230的端部连接,且所述小腿靠连接片250的一端与位于其上面的座垫240连接,所述小腿靠连接片250的另一端分别与位于其下面的小腿靠件261连接;具体地,本技术小腿靠连接片250的第一实施例中,小腿靠连接片250包括连接部253及固定部254,所述连接部253呈细长条状结构,在连接部253的宽度方向的上端向外凸伸形成固定部254,固定部2M上开设有一开孔255 ;而在连接部253的上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件251,在连接部253的背面下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件252,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51为公扣,第二固定件252为母扣。 且在连接部253的背面位于两第二固定件252之间的边缘处还固定有一加强带256,用于增加小腿靠连接片250的强度,增加使用时幼儿腿部的支撑力,而在小腿靠连接片250的正面看不到车缝的缝线,组装后不影响婴儿车的外观。结合图2-图5所示,在婴儿车的座垫24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251相对应的第三固定件对1,所述小腿靠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腿靠连接片,适用于婴儿车上,所述婴儿车包含一座椅,设置在所述座椅上的座布及坐垫,所述座椅包含一小腿靠,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靠连接片与所述婴儿车的座布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座垫与所述小腿靠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建辉张良征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