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伸货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1608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伸货叉,其主要包括第一货叉、第二货叉及第四货叉;所述第二货叉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货叉上,并通过安装在所述第一货叉上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货叉的传动机构使所述第二货叉伸缩;在所述第二货叉与所述第四货叉之间还设置有第三货叉,所述第三货叉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货叉上,所述第四货叉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三货叉上;在所述第一货叉上还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驱动所述第三货叉的传动机构使所述第三货叉伸缩,在所述第三货叉伸缩同时,通过所述第三货叉伸缩带动所述第四货叉的传动机构使所述第四货叉与所述第三货叉同步伸缩。(*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搬运设备,比如叉车、堆垛机等,尤其是指搬运设备的货叉。
技术介绍
目前在物流行业,普遍使用叉车、堆垛机等物流装卸移动设备来移取货物。很多叉车的货叉都是固定货叉,不能伸缩,当货物面积较大时,固定货叉则伸不到足够的深度,很难将货物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可伸缩的货叉,目前市场上的叉车、堆垛机等使用的可伸缩货叉均包括下叉、中叉、上叉三个叉体。在移动货物时,下叉固定不动,伸出中叉、上叉提高货叉长度来达到搬移较大面积货物的目的。通常下叉、中叉、上叉的结构为下叉固定在叉车、堆垛机上的承重载体上,中叉套设在下叉上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进行往复移动,其中齿轮固定在下叉叉体中,由数个相互啮合的一排齿轮组组成,齿条固定在中叉叉体上,通过齿轮齿条的差动进行中叉的传动;上叉套设在中叉叉体上通过上叉的链条传动机构和中叉同步进行伸缩。在下叉叉体及中叉叉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有一排轴承凸轮,中叉及上叉叉体均沿着轴承凸轮进行滑动,减少摩擦。下叉、中叉及上叉三个叉体构成的货叉其伸出的长度距离有限,当货物距离较远时,由于伸出的距离有限不能一次性移动货物,还需通过其他手段搬送至适当位置再经由货叉移动。当堆垛机使用三个叉体的货叉时,由于货叉伸缩距离的限制,立体仓库则需设立数个堆垛机巷道进行货物搬放,导致立体仓库的利用率较低。当使用叉车时,对于远距离的货物可能需要借助辅助的手动简易叉车或其他辅助工具先将货物移动合适的位置,才能利用叉车搬移走货物。如此,造成了很多时间的浪费, 且搬移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伸缩长度距离的货叉,使其能够搬放较远距离的货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伸货叉,其主要包括第一货叉、第二货叉及第四货叉;所述第二货叉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货叉上,并通过安装在所述第一货叉上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货叉的传动机构使所述第二货叉伸缩; 在所述第二货叉与所述第四货叉之间还设置有第三货叉,所述第三货叉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货叉上,所述第四货叉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三货叉上;在所述第一货叉上还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驱动所述第三货叉的传动机构使所述第三货叉伸缩,在所述第三货叉伸缩同时,通过所述第三货叉伸缩带动所述第四货叉的传动机构使所述第四货叉与所述第三货叉同步伸缩。在所述第一货叉上安装有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三货叉的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货叉的第二传动轴上的齿轮;转动式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齿轮;在所述第二货叉的前端和后端处分别开设有开口,在所述前端的开口内固定安装有前导向轮,在所述后端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后导向轮;在所述第三货叉的靠近前后两端位置处固定有一链条,所述链条两个固定端分别为前固定端和后固定端;其中所述链条的绕法为从后固定端开始,所述链条向下绕过前导向轮然后向下绕过固定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齿轮,然后向上绕过可转动式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齿轮,再由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所述齿轮的上端处向上绕过后导向轮的后端后前后后固定端形成链条回路;其中所述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所述齿轮、前导向轮和后固定端位于一条直线上;所述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所述齿轮、后导向轮和前固定端位于一条直线上;所述链条的前固定端和所述后固定端不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货叉的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其主要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货叉上一排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组,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一齿轮,所述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轮组相啮合;在所述第二货叉的下面固定安装有一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组啮合。所述第四货叉的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货叉前端的前惰轮和后端的后惰轮、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条绕过所述第三货叉的后惰轮后,所述第一链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货叉的前端和所述第四货叉的前端;所述第二链条绕过所述第三货叉的前惰轮后,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货叉的后端和所述第四货叉的后端。本技术通过增加第三货叉,使双伸货叉拥有四个叉体,通过同时伸出第二货叉、第三货叉及第四货叉,提高了货叉的伸出长度,对于远距离的货物搬移具有很大的优势。当使用本技术的双伸货叉时,叉车等设备可以不用移动,就可以轻易移取远距离货物,节省了搬移时间,也避免了借助辅助搬移工具。且当本技术的双伸货叉应用于堆垛机时,由于其伸缩距离长,减少了自动化仓库中堆垛机的巷道数,提高了自动化物流仓库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第三货叉传动机构的链条绕法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针对本专利技术,现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图式进行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双伸双伸货叉,其主要包括第一货叉1、第二货叉2、第三货叉3、第四货叉4,参看图1、图2、图3,其中第一货叉1,其横截面为H形,为可承重钢板结构。在第一货叉1的两侧壁的上部, 沿着第一货叉ι叉体长度方向分别水平固定安装有一排间隔设置的轴承凸轮组12,该轴承凸轮组12的轴承部分固定在两侧壁上,凸轮部分位于两侧壁内侧。在第一货叉1叉体的两侧壁靠近两端位置处,分别安装有第一传动轴14和第二传动轴13,第一传动轴14和第二传动轴13分别穿过第一货叉1叉体的两侧壁,并通过轴承固定在叉体两侧壁上。在第一传动轴14和第二传动轴13穿过第一货叉1叉体外侧壁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从动轮141和从动轮131。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下方的第一货叉叉体上分别固定有两固定板,第一驱动电机140和第二驱动电机130分别固定在固定板上,第一驱动电机140和第二驱动电机130的主动轴上的主动轮分别带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上的从动轮141和从动轮 131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转动。位于两侧壁之间的水平安装板15的中部为中空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位于水平安装板15下方。在水平安装板15的中空部沿第一货叉1长度方向一侧固定安装有一排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组151。在位于第一货叉叉体中空部下方的第二传动轴13上固定安装有一齿轮132,齿轮132上半部穿过中空部且轮齿部分位于中空部上方。在位于第一货叉叉体中空部下方的第一传动轴14上固定安装有齿轮142,及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传动轴14上的可相对第一传动轴14转动的齿轮143。齿轮142的安装位置正好满足其与传动齿轮组151啮合,用以驱动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151 转动,且齿轮142的直径小于传动齿轮组151中的齿轮直径。齿轮143与齿轮132大小尺寸相同,其上半部也穿过水平安装板15的中空部且轮齿部分位于中空部上方,沿着第一货叉叉体长度方向,齿轮143与齿轮132不在一条直线上。第二货叉2,其横截面为H形,在其H形的两侧壁的外侧沿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一贯通滑槽,该两侧的贯通滑槽分别套设在第一货叉叉体两侧的轴承凸轮组21上。通过轴承凸轮组21,第二货叉叉体可沿着第一货叉叉体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在第二货叉2下方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齿条,该齿条与第一货叉叉体上的传动齿轮组151啮合,通过传动齿轮组151转动带动第二货叉叉体沿着第一货叉叉体往复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伸货叉,其主要包括第一货叉、第二货叉及第四货叉;所述第二货叉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货叉上,并通过安装在所述第一货叉上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货叉的传动机构使所述第二货叉伸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货叉与所述第四货叉之间还设置有第三货叉,所述第三货叉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货叉上,所述第四货叉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三货叉上;在所述第一货叉上还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驱动所述第三货叉的传动机构使所述第三货叉伸缩,在所述第三货叉伸缩同时,通过所述第三货叉伸缩带动所述第四货叉的传动机构使所述第四货叉与所述第三货叉同步伸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清文吴锦谋苏毓翔李俊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运机电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