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明宙专利>正文

建筑用金属面绝热拼装夹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1401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金属面绝热拼装夹芯板,包括金属壳体和均匀填充并粘接在金属壳体内的保温隔热层,金属壳体的上、下端面设有可相互配合的凸棱和凹槽,凸棱沿宽度方向设有通孔,金属壳体四周拼接面的中部设有沿长度方向伸展的开口,开口内侧设有相对独立的左、右支撑架,左、右支撑架支撑在保温隔热层与金属壳体之间,并通过硅橡胶垫在开口处连接。开口能有效阻断金属壳体内、外端面的热桥,提高保温、隔热效果,螺栓连接提高了拼装整体的抗震性能,具有拼装速度快、效率高,节省能源的优点,其结构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建筑外墙包装、装饰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夹芯板,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外墙,起到保温、隔热和装饰作用的金属面绝热拼装夹芯板,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外表装饰性能和实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建筑物的外墙装饰由内到外依次分为防水层、保温层和饰面层,其中,保温层主要起到保温和隔热作用,是现代建筑物节能环保的首要环节;饰面层主要为大理石板、防火板等材料,在保证一定装饰效果的前提下,还具有较高的整体防火性能,提高使用安全性。这种分工合作、简单叠加的装饰方式,使建筑外墙的整体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规定,同时,也能满足实际安装和使用的需要。进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8年10月1日颁布施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其第十一条规定国家推广使用民用建筑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限制使用或者禁止使用能源消耗高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公消65号也规定,将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纳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范围。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结合现有建筑外墙的安装过程,层层贴装、单独固定,不仅安装速度慢,安装质量和安装效果不易保证,局部损毁时,后期维护、保养困难;而且,安装过程中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大,浪费严重,环保性差,生产成本高,效率低,已不符合新的法律法规对外墙装饰过程的要求,更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生产、建设过程中节能、环保的需要。如何改进现有外墙装饰产品的结构,在符合各项规章制度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外墙装饰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保护环境、降低污染,就成为本技术想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装饰效果好,安装速度快,保温隔热性能稳定、可靠的建筑用金属面绝热拼装夹芯板。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建筑用金属面绝热拼装夹芯板,包括一个长方形金属壳体和均勻填充并粘接在金属壳体内的保温隔热层,金属壳体表面覆盖有氟碳涂层,金属壳体的下端面设有沿长度方向伸展的凹槽,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倒置的U形,U形凹槽靠近金属壳体的后侧,金属壳体的上端面设有可与凹槽匹配的凸棱,在金属壳体四周拼接面的中部还设有沿长度方向伸展的、可阻断内外端面连接热桥的开口,沿着开口内侧设有相对独立的左、右支撑架,左、右支撑架间通过硅橡胶垫连接,接口对应于金属壳体的开口,左、右支撑架支撑在保温隔热层与金属壳体之间;凸棱沿宽度方向还设有连接用通孔,凸棱的高度高于U形凹槽的深度。所述左、右支撑架分别由支撑部和连接部组成,支撑部支撑在保温隔热层与金属壳体及开口之间,支撑部与对应位置上金属壳体的形状相匹配;连接部为一个U形卡槽,卡槽位于支撑部外端,左、右支撑架上的卡槽相对并将硅橡胶垫从左、右两侧卡持。所述支撑部的形状为支撑平面、直角支撑面、‘之’字形直角支撑面或弯钩状直角支撑面。所述凹槽的左右两侧相互不平齐,位于外侧的一端长于位于内侧的一端,凸棱与凹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通孔位于凸棱上高出凹槽部分的凸棱表面上。所述保温隔热层为玻璃棉、岩棉、矿渣棉或聚苯乙烯泡沫。所述玻璃棉或岩棉从上到下以层状形式排列。所述层状玻璃棉或岩棉的横截面形状为水平摆放的水滴状,水滴状玻璃棉层或岩棉层间层层相对并顺序叠加。本技术所述的建筑用金属面绝热拼装夹芯板,采用复合结构,将具有不同功能的防护层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层拼装夹芯板,从而实现建筑外墙装饰过程的快速拼装,简化了安装过程,避免了多层依次拼装的繁琐,提高了施工效率。其中,外层附有氟碳涂层的金属壳体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建筑外墙连接架上,抗震性能好,拆装方便,后期维护简单,避免了现有焊接方式带来的抗震性差、不易维护的缺点,同时,带有各种金属色的氟碳涂层装饰效果好,防水、防腐,适宜在户外长期使用。金属壳体中的保温隔热层采用玻璃棉、岩棉、矿渣棉或聚苯乙烯泡沫等热导率低、保温、吸音、耐腐材料,随着拼装夹芯板的一次性安装,有效实现了建筑外墙的保温、隔热和装饰多种功效,同时,玻璃棉、岩棉等具有阻燃功能,大大提高了建筑外墙的防火效果,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使用安全、可靠,而水滴状玻璃棉层或岩棉层间采用层层相对、顺序叠加的方式,使金属壳体内玻璃棉层或岩棉层内部空隙较小,密度较高,组织更紧密,玻璃棉层或岩棉层结构更牢固,使用期限大大增加, 使用效果稳定、可靠。层状叠加的排列方式还能较好地适应金属壳体形状的变化,保证各位置填充紧密、均勻,避免弯角处出现漏填、少填现象。设置在拼装夹芯板四周拼接面中部的开口,能有效阻断金属壳体内、外端面的热桥,使热传导过程无法进行,提高了拼装夹芯板的保温、隔热效果,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浪费,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排列在开口处金属壳体与保温隔热层之间的左、右支撑架,有效提高了开口处金属壳体的支撑强度,防止了内部保温隔热材料的脱落或漏出。整个拼装夹芯板结构合理、实用,重量轻,导热系数低,耐久性好,施工过程简单,安装速度成倍提高,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建筑外墙包装、装饰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为图1的B向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中心思想是提高外墙装饰的拼装速度,降低拼装成本,同时,使装饰后的外墙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阻燃效果,保证后期使用的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下结合附图1、图2、图3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所述的建筑用金属面绝热拼装夹芯板,包括一个长方形金属壳体6和均勻填充并粘接在金属壳体6内的保温隔热层9。金属壳体6采用镀锌板制成,结构稳定, 防腐、防锈。为增加表面装饰性和耐用性,在金属壳体6表面覆盖有氟碳涂层5,氟碳涂层5 具有较强的防紫外线照射能力和防水性能,可有效保护内部金属壳体6,涂层的颜色通常为各种金属色,以提高外墙装饰效果。保温隔热层9为不导热、阻燃、重量轻、保温性能好的玻璃棉层,玻璃棉层均勻排列并粘接在金属壳体6内形成保护层,玻璃棉层的横截面形状为水平摆放的水滴状,水滴状的玻璃棉层之间层层相对叠加,结构紧密,空隙较小,保温、隔热效果突出,特别适合长时间水平叠加使用。保温隔热层9以预加工方式粘接在金属壳体6 内,形成了一个金属壳体6加保温隔热层9的组合式拼装单元,使外墙拼装简单化,后期维护方便化。当然,保温隔热层9也可由岩棉、矿渣棉或聚苯乙烯泡沫制成,填充材料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选用。为实现相互拼装,提高拼装速度,在金属壳体6的下端面设有沿长度方向伸展的凹槽14,凹槽14的横截面形状为倒置的U形,与凹槽14对应的、在金属壳体6上端面设有可与凹槽14匹配的凸棱15,依靠上、下层拼装夹芯板1,2间凹槽14和凸棱15的相互配合, 实现拼装夹芯板间的快速拼装。为进一步提高拼装速度,简化拼接过程,位于金属壳体6下端面的U形凹槽14靠近于金属壳体6的后侧,而处于前端位置上的凹槽外侧端长于内侧端,并且厚度较厚。这样,拼装时,上层拼装夹芯板1以外侧端为支撑,可以方便地从斜上方向斜下方插到下层拼装夹芯板2的凸棱15上,使凹槽14与凸棱15快速连接,同样,拆卸时,只需将上层拼装夹芯板1向斜上方抽拉,就可很容易将二者分离,大大提高了拼装的速度和拆卸效率。为将拼装夹芯板固定在外墙装饰用连接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用金属面绝热拼装夹芯板,包括一个长方形金属壳体和均匀填充并粘接在金属壳体内的保温隔热层,金属壳体表面覆盖有氟碳涂层,金属壳体的下端面设有沿长度方向伸展的凹槽,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倒置的U形,U形凹槽靠近金属壳体的后侧,金属壳体的上端面设有可与凹槽匹配的凸棱,其特征在于,在金属壳体四周拼接面的中部还设有沿长度方向伸展的、可阻断内外端面连接热桥的开口,沿着开口内侧设有相对独立的左、右支撑架,左、右支撑架间通过硅橡胶垫连接,接口对应于金属壳体的开口,左、右支撑架支撑在保温隔热层与金属壳体之间;所述凸棱沿宽度方向还设有连接用通孔,凸棱的高度高于U形凹槽的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宙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