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明宙专利>正文

矫形、骨折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5363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矫形、骨折固定装置,包括一个编织疏松的防水保护套和一个套在防水保护套外侧的网状织物支撑体,网状织物支撑体上浸有硬化剂,防水保护套的长度长于网状织物支撑体,防水保护套和网状织物支撑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组织较密实的切割带。其整体结构简单,重量轻,穿戴方便、快捷,利用切割带进行切割和拆卸,灵活、安全,非亲水性防水保护套柔软、透气,聚酯纤维网状织物支撑体固化简单,环保、无污染,切割无粉尘,其装置特别适合在外科矫形和骨折固定过程中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肢体矫正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整形外科使用的矫形、骨折用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对于患者肢体的矫形或者骨折固定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禾中第一种,石膏固定。通过对患者肢体进行去污、消炎、对位处理后,利用石膏材料进行裹附,并在外部缠上绷带即可。石膏固化后形成一个壳体,对相应位置的肢体进行保护, 防止肢体活动带动患处,影响患处愈合。其优点是固定效果稳定、可靠,特别适于肢体骨折类的治疗过程。缺点是原材料成本较高,固定和拆卸复杂,治疗过程移动不便,较沉重,长期使用容易产生异味、瘙痒,透气性很差。第二种,绷带缠绕固定。通过对患者肢体进行去污、消炎、对位处理后,利用绷带进行直接缠绕,通过绷带缠绕的厚度达到固定的目的。其优点是材料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携带方便,透气性好。缺点是缠绕过程繁琐,速度慢,固定可靠性低,缠绕过程手力不一时会造成绷带过紧或过松,防水性较差,只适于简易固定。随着科技进步,对现有固定方式进行改进,特别是利用特殊的固定装置,简化固定过程,提高固定水平,保证固定效果,就成为人们对现有治疗过程的一种需要,也正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固定治疗过程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固定方便、透气性好、适用范围广的矫形、骨折固定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矫形、骨折固定装置,包括一个编织疏松的防水保护套和一个套在防水保护套外侧的网状织物支撑体,网状织物支撑体上浸有硬化剂,防水保护套的长度长于网状织物支撑体,防水保护套和网状织物支撑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组织较密实的切割带。所述防水保护套和网状织物支撑体的形状为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喇叭形。所述防水保护套两端还分别设有弹性收缩口,所述弹性收缩口伸出在网状织物支撑体的两端外侧。所述防水保护套和网状织物支撑体上切割带的编织纹路与切割时的方向相同。所述网状织物支撑体上的切割带与网状织物之间还设有巩固带,巩固带的厚度大于切割带的厚度。本技术所述的矫形、骨折固定装置,通过预处理的方式将带有硬化剂的网状织物支撑体存放在密闭的包装容器中,使用时,取出网状织物支撑体浸入水中后即可快速套装使用,其固化过程中形成与人体相匹配的壳体形状,佩戴舒适、移动灵活、方便。其中, 直接与人体接触的防水保护套,表面柔软、光滑,具有较强的非亲水性能,能始终保持干爽、 透气,不会对皮肤产生刺激,长期佩戴无异味产生,甚至在佩戴治疗中还可湿水,水分子不会浸入到防水保护套内,湿水后只需用风机吹干即可。位于外部的网状织物支撑体硬化过程快,套装方便,重量轻,同时,聚酯纤维和弹性材料制成的支撑体环保、易回收、易焚烧,切割过程无粉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进行X光检查时无阴影,清晰度高。而设置在网状织物支撑体和防水保护套前、后端对应位置上的结构较密实切割带,使切割过程更方便,操作更容易,拆装更简单,防止了组织疏松的网状织物支撑体和防水保护套可能对切割过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其结构特别适合在外科矫形和骨折固定过程中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所述的矫形、骨折固定装置,包括一个编织疏松的防水保护套2和一个套在防水保护套2外侧的网状织物支撑体1。其中,防水保护套2由于直接与人体接触, 其选材多以刺激性小、表面柔和的防水纤维织造而成,防水纤维防水、透气,亲水性差,可保持人体皮肤表面干爽,防止异味产生。防水保护套2的长度长于网状织物支撑体1,避免了网状织物支撑体1与人体的直接接触,网状织物支撑体1为聚酯纤维和弹性材料合成,具有一定的特性和韧性,支撑体上浸有硬化剂,可在接触水后快速硬化。为便于穿着,防水保护套2和网状织物支撑体1的形状为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喇叭形。通过防水保护套2和网状织物支撑体1自身的收缩作用,可方便地套在患者肢体5上,伸缩性可使防水保护套2和网状织物支撑体1更好地与人体接触,保证使用质量和快速穿着。为进一步提高穿着过程的方便性,在防水保护套2两端还分别设有弹性收缩口 4, 弹性收缩口 4使防水保护套2的上、下端能更牢固的固定在患者肢体5上,防止防水保护套 2滑脱和移动,同时,弹性收缩口 4由于位于网状织物支撑体1的两端外侧,使用中,弹性收缩口 4通过下翻动作,还可将网状织物支撑体1两端包裹,防止支撑体硬化过程与人体相接触。由于治疗使用中,防水保护套2和网状织物支撑体1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硬性壳体,为便于拆卸,在防水保护套2和网状织物支撑体1的前、后两侧还分别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组织较密实的切割带3,3’,切割带3,3’的编织纹路与切割时的方向相同,而在网状织物支撑体1上的切割带3’与网状织物之间还设有巩固带6,巩固带6的厚度大于切割带3’ 的厚度。这样切割过程可以更方便、更易掌控,刀具不易滑出切割带,避免产生拆除危险。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防水保护套2和网状织物支撑体1首先被保存成相互卷套的环形进行存放,由于网状织物支撑体1上浸泡有硬化剂,所以使用前需要在密闭包装容器中存储。当使用时,从密闭包装容器中取出防水保护套2和网状织物支撑体1,将网状织物支撑体1浸泡在常温水中湿一下,使硬化剂发生反应,同时,快速将防水保护套2套在患者肢体5上,保持防水保护套2均勻舒展,防水保护套2与人体直接接触并且套接紧密,接着, 将湿过水的网状织物支撑体1套在防水保护套2的外侧,翻转防水保护套2两端的弹性收缩口 4,使之覆盖在网状织物支撑体1的两端,将网状织物支撑体1固定的同时避免其硬化过程与人体发生直接接触,带来不良影响。网状织物支撑体1大约两分钟后开始固化,保持肢体不动的情况下,支撑体很快在患者肢体5的外部形成一个保护壳体,从而将患者肢体5 固定。其过程简单、方便、快捷。而当需要拆卸下壳体时,使用刀具沿切割带3,3’进行前、 后方向的切割,切割带3,3’本身组织紧密,并且外侧有巩固带6进行保护,使得切割过程简单、容易,切割壳体从前、后侧被剖开后,患者肢体5则可顺利退出,整个过程完成。权利要求1.一种矫形、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编织疏松的防水保护套和一个套在防水保护套外侧的网状织物支撑体,所述网状织物支撑体上浸有硬化剂;所述防水保护套的长度长于网状织物支撑体,防水保护套和网状织物支撑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组织较密实的切割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形、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保护套和网状织物支撑体的形状为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喇叭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形、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保护套两端还分别设有弹性收缩口,所述弹性收缩口伸出在网状织物支撑体的两端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形、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保护套和网状织物支撑体上切割带的编织纹路与切割时的方向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矫形、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织物支撑体上的切割带与网状织物之间还设有巩固带,巩固带的厚度大于切割带的厚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矫形、骨折固定装置,包括一个编织疏松的防水保护套和一个套在防水保护套外侧的网状织物支撑体,网状织物支撑体上浸有硬化剂,防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矫形、骨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编织疏松的防水保护套和一个套在防水保护套外侧的网状织物支撑体,所述网状织物支撑体上浸有硬化剂;所述防水保护套的长度长于网状织物支撑体,防水保护套和网状织物支撑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组织较密实的切割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宙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