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收发次模块用遮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31336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收发次模块用遮蔽结构,包括一壳体及一活动盖,该壳体具有一底板;一前端板自底板的前端向上延伸而成;及两壳体侧板自该底板的左右两侧向上延伸而成;该活动盖包含一板片本体,具有一连接端与该壳体的前端板连结;一按压端与连接端的方向相反;及两活动盖侧板自该板片本体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而成。当光收发次模块装入于该遮蔽结构时,可对该活动盖的按压端压下,直到该活动盖与壳体连结且闭合为止,藉此可阻止电磁波干扰。(*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遮蔽结构,尤指一种光收发次模块用遮蔽结构
技术介绍
在光纤通讯系统中,光收发次模块(Optical Sub-Assembly for Transceivers) 为光讯号与电讯号转换中的重要媒介,与本技术相关的光收发次模块可分为可同时容纳双方向讯息于同一光纤的双向光次模块(Bi-direction Optical Sub-Assembly, B0SA)及可同时容纳三方向的讯息于同一光纤的三向光次模块(Tri-direction Optical Sub-Assembly,TRI-DI 0SA)等类型。如图1所示,该光收发次模块以三向光次模块作为一代表性实例,该三向光次模块10以软焊方式固定在电路板11上,由于,该三向光次模块10的外部未设置任何遮蔽组件,而导致外部电磁波干扰到三向光次模块的模拟讯号接收器及数字讯号接收器并延伸造成电路板11上的电子电路发生电磁波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而对通讯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收发次模块用遮蔽结构,它可有效阻止外部电磁波的干扰。为达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光收发次模块用遮蔽结构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底板,一前端板自底板的前端向上延伸而成;及两壳体侧板自该底板的左右两侧向上延伸而成;及—活动盖,包含一板片本体,该板片本体具有一连接端与该前端板的顶端形成连结;一按压端与连接端的方向相反;及两活动盖侧板自该板片本体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而成;当光收发次模块装入于该壳体时,可在该按压端施加一向下力量,直到该活动盖与壳体闭合且连结为止。该活动盖更包括有多数辅助脚自该活动盖侧板向外延伸。该活动盖侧板向外延伸有一扣部,而在壳体侧板上则设有相应的突部,当活动盖与壳体呈闭合状态时,该扣部卡扣在突部。该前端板设有一连接口。 该活动盖侧板与壳体侧板之间形成一连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当将光收发次模块装入本技术遮蔽结构时,并将辅助脚焊接于电路板上,使遮蔽结构与电路板形成稳固的连结,能将干扰电磁波快速导到电路板的接地端,从而有效阻止电磁波的干扰。本技术新颖的特征系详述于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中。然而新型本身的结构、 操作方式以及目的与优点,藉由参考下列的叙述及附图,当可更加容易了解。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光收发器连结于电路板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遮蔽装置于张开位置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遮蔽装置于闭合位置的立体图。图4为图3中沿4-4线所作的断面图。图5A-图5B说明安装本技术遮蔽结构于光收发器的示意图。图6为图5B具有遮蔽结构的光收发器连结于电路板的立体图。标号说明遮蔽结构20;壳体21;底板22 ;前端板23 ;壳体侧板24 ;连接口 25 ;突部26 ;连接口 27 ;活动盖30 ;板片本体31 ;连接端32 ;按压端34 ;活动盖侧板36 ;辅助脚37 ;扣部38 ;三向光传输器40 ;收容本体41;模拟讯号接收器42 ;数字讯号接收器43;数字讯号传输器44 ;光纤接头4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遮蔽结构20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光收发次模块如 BOSA、TRIDI OSA等,该遮蔽结构20包括一壳体21及一活动盖30 ;该壳体21具有一底板 22 ;一前端板23自底板22的前端向上延伸而成;及两壳体侧板24自该底板22的左右两侧向上延伸而成。该前端板23设有一连接口 25,其直径大致等于该三向光传输器40(如图5A及图 5B)的数字讯号传输器44的外径,并使该数字讯号传输器44可通过该连接口 25。该活动盖30包含一板片本体31,具有一连接端32与壳体21的前端板23的顶端形成连结;一按压端34与连接端32的方向相反,该按压端34可作为活动盖30的施力点, 若对该按压端34施加一微小的人工力量,可使活动盖30向下移动,由如图2所示的张开位置到图3所示的闭合位置;及两活动盖侧板36自板片本体31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而成。 实质上,该活动盖30与壳体21系一体成型。该活动盖30更包含有多数辅助脚37自活动盖侧板36向外延伸,可焊接于电路板 50上,使遮蔽结构20与电路板50形成稳固的连结,并将干扰的电磁波快速导到电路板50 的接地端,如图6。该活动盖侧板36向外延伸有一扣部38,而在壳体侧板24上则设有相应的突部 26,当活动盖30与壳体21合起来呈闭合状态时,该扣部38则卡扣在突部26。一般而言,BOSA为T型结构,TRIDI OSA为十字型结构,为了使本技术遮蔽结构20可适用于BOSA及TRIDI 0SA,必需在一活动盖侧板36与一壳体侧板24之间形成一连接口 27与BOSA的模拟/数字讯号接收器相应,或在两活动盖侧板36与两壳体侧板24上各形成一连接口 27与TRIDI OSA的模拟讯号接收器及数字讯号接收器相应。图5A-图5B表示安装本技术遮蔽结构20于光收发次模块的方法。三向光传输器40可作为传统光收发次模块的一代表性实例,具有一收容本体41为十字通孔结构,可用以收容 一模拟讯号接收器42,一数字讯号接收器43,一数字讯号传输器44,及一光纤接头45,以传送光讯号。安装的第一步骤为将三向光传输次模块40装入于遮蔽结构20中,使该数字讯号传输器44通过该连接口 25,及模拟讯号接收器42、数字讯号接收器43分别通过连接口 27,如图5A。在按压端34施加一向下力量直到扣部38卡扣在突部26为止,迫使活动盖30与壳体21连结且呈闭合状态,如图5B。如图6所示,当三向光传输器40装入于遮蔽结构20时,可将该多数辅助脚37焊接于电路板50上,使遮蔽结构20与电路板50成为稳固的连结,并将干扰的电磁波快速导到电路板50的接地端。由于遮蔽结构20能将该三向光传输次模块40完全遮蔽,可有效阻止电磁波的干扰。权利要求1.一种光收发次模块用遮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底板,一前端板自底板的前端向上延伸而成;及两壳体侧板自该底板的左右两侧向上延伸而成;及一活动盖,包含一板片本体,该板片本体具有一连接端与该前端板的顶端形成连结;一按压端与连接端的方向相反;及两活动盖侧板自该板片本体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而成;当光收发次模块装入于该壳体时,可在该按压端施加一向下力量,直到该活动盖与壳体闭合且连结为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次模块用遮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盖更包括有多数辅助脚自该活动盖侧板向外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次模块用遮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盖侧板向外延伸有一扣部,而在壳体侧板上则设有相应的突部,当活动盖与壳体呈闭合状态时,该扣部卡扣在突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收发次模块用遮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端板设有一连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收发次模块用遮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盖侧板与壳体侧板之间形成一连接口。专利摘要一种光收发次模块用遮蔽结构,包括一壳体及一活动盖,该壳体具有一底板;一前端板自底板的前端向上延伸而成;及两壳体侧板自该底板的左右两侧向上延伸而成;该活动盖包含一板片本体,具有一连接端与该壳体的前端板连结;一按压端与连接端的方向相反;及两活动盖侧板自该板片本体的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收发次模块用遮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底板,一前端板自底板的前端向上延伸而成;及两壳体侧板自该底板的左右两侧向上延伸而成;及一活动盖,包含一板片本体,该板片本体具有一连接端与该前端板的顶端形成连结;一按压端与连接端的方向相反;及两活动盖侧板自该板片本体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而成;当光收发次模块装入于该壳体时,可在该按压端施加一向下力量,直到该活动盖与壳体闭合且连结为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锦宗郑桂香
申请(专利权)人:光红建圣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