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电器件上的尾纤插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1667 阅读:3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光电器件上的尾纤插针结构,包括光纤组件,光纤组件的金属件内部开设有贯通的内孔,内孔由配合陶瓷件的陶瓷件孔段和配合光纤的光纤孔段组成,金属件、陶瓷件与光纤之间通过胶进行粘接,光纤孔段包括第一光纤孔段和第二光纤孔段,第一光纤孔段大于第二光纤孔段直径。光纤组件中金属件的内孔为先粗后细、直径不同的圆柱形结构。陶瓷件、金属件和光纤之间通过粘胶固化连接,粘胶固化后形成与孔径相似的先粗后细形状,光纤的紧套材料在高温或者高低温作用下发生热收缩,光纤与胶的粘接力大于金属内壁与胶的粘接力,由于粘胶形成了先粗后细形状,起到定位阻隔作用,光纤无法带着固化后的胶从粗端进入细端,防止脱胶发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电器件,尤其是光电器件上使用的尾纤插针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本领域所制作的光电器件产品,要实现激光器光电芯片到外部光纤中的传输或者从外部光纤完成到探测器光电芯片的传输,需要使用光纤组件,光纤组件的结构主要由陶瓷件(Zr02)、金属件、光纤、光纤保护套以及光纤连接器组成。参见图la、图lb、图加和图2b所示,其中,金属件11内放置陶瓷件的孔段IA直径Ia大于放置光纤13孔段IC 的直径lc。陶瓷件11采用过盈配合的方法,将陶瓷件11压配至金属件12内孔的底部,光纤13采用粘胶14胶粘的方法,先将压配好陶瓷件11的金属件12内孔注入胶,然后再将光纤13穿入金属件12的内孔直达陶瓷件11底面。由于光纤的紧套材料本身为塑料材质,该材质本身就具有高温热收缩的特性,由此制作而成的光纤组件在高温或者高低温共同作用下,光纤13的紧套材料就会产生收缩现象,因光纤13紧套材料与粘胶14的粘接强度大于粘胶14与金属件12内孔的粘接强度,当光纤13的紧套材料热收缩力增大到超过粘胶14与金属件12内孔的粘力时,光纤 13的紧套材料就会带着粘胶14从金属件12的内孔中脱离出来,造成脱胶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器件上的尾纤插针结构,当光纤的紧套材料热胀冷缩时,不会发生脱胶现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光电器件上的尾纤插针结构,包括光纤组件,光纤组件的金属件内部开设有贯通的内孔,内孔由配合陶瓷件的陶瓷件孔段和配合光纤的光纤孔段组成,金属件、陶瓷件与光纤之间通过胶进行粘接,所述光纤孔段包括第一光纤孔段和第二光纤孔段,且第一光纤孔段大于第二光纤孔段直径。所述光纤为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所述陶瓷件与光纤的连接处设有胶段。所述光纤组件为直光纤组件或斜光纤组件。本技术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技术光纤组件中的金属件的内孔设计为直径大小不同的多节式圆柱形结构。当连接陶瓷件、金属件和光纤之间的空隙经过注入粘胶的形式,固化连接后,粘胶形成与孔径相似的粗细不同的台阶形状,即先粗后细的形态。 即使光纤的紧套材料在高温或者高低温作用下发生热收缩,但由于粘胶已形成先粗后细的台阶形状,具有了定位阻隔功能,光纤无法从粗端进入细端,有效地防止脱胶现象。另外,光纤组件在制作过程中,陶瓷件与光纤衔接一端留出胶段,增大了粘胶的面积和用胶量,增加了光纤与陶瓷件连接处粘胶的强度,进一步起到了防止光纤脱胶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a为现有直光纤组件中的金属件结构示意图;图Ib为现有直光纤组件结构示意图;图加为现有的斜光纤组中的金属件结构示意图;图2b为现有的斜光纤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尾纤插针结构直光纤组件中的金属件结示意构图;图北为本技术尾纤插针结构的直光纤组件结构示意图;图如为本技术尾纤插针结构的斜光纤组件的金属件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尾纤插针结构的斜光纤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a、图3b、图如和图4b,为本技术用于光电器件上的尾纤插针结构,一种用于光电器件上的尾纤插针结构,包括光纤组件,光纤23可为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本技术的光纤组件可为直光纤组件(参见图3a和图北),也适用于斜光纤组件(参见图如和图4b),直光纤组件和斜光纤组件的区别仅在于金属件22开设内孔时,斜光纤组件的内孔略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具体区别请参见图3a和图如。光纤组件的金属件22的内部开设有贯通的内孔,该内孔由配合陶瓷件的陶瓷件孔段2A和配合光纤的光纤孔段组成,该光纤孔段又包括第一光纤孔段2B和第二光纤孔段2C。第一光纤孔段2B直径2b又大于第二光纤孔段2C直径2c。金属件22与光纤23的连接处设有粘胶对,金属件22、陶瓷件21与光纤23之间通过注入粘胶M进行粘接。本技术光纤组件中的金属件22的内孔设计为直径大小不同的多节式圆柱形内孔结构。当连接陶瓷件21、金属件22和光纤23之间的粘胶M固化后,粘胶M固化形成与孔径相似的形状,即先粗后细的形态,即使光纤23的紧套材料在高温或者高低温作用下发生热收缩,但由于粘胶M已形成先粗后细的形状,无法从粗端进入细端,可有效地抑制脱胶情况。另外,光纤组件在制作过程中,陶瓷件21与光纤23衔接一端留出胶段25,增大了胶的面积以及胶量,增加了光纤与陶瓷件粘胶的粘接强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光电器件上的尾纤插针结构,包括光纤组件,光纤组件的金属件内部开设有贯通的内孔,内孔由配合陶瓷件的陶瓷件孔段和配合光纤的光纤孔段组成,金属件、陶瓷件与光纤之间通过胶进行粘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孔段包括第一光纤孔段和第二光纤孔段,且第一光纤孔段大于第二光纤孔段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电器件上的尾纤插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为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电器件上的尾纤插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件与光纤的连接处设有胶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电器件上的尾纤插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组件为直光纤组件或斜光纤组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光电器件上的尾纤插针结构,包括光纤组件,光纤组件的金属件内部开设有贯通的内孔,内孔由配合陶瓷件的陶瓷件孔段和配合光纤的光纤孔段组成,金属件、陶瓷件与光纤之间通过胶进行粘接,光纤孔段包括第一光纤孔段和第二光纤孔段,第一光纤孔段大于第二光纤孔段直径。光纤组件中金属件的内孔为先粗后细、直径不同的圆柱形结构。陶瓷件、金属件和光纤之间通过粘胶固化连接,粘胶固化后形成与孔径相似的先粗后细形状,光纤的紧套材料在高温或者高低温作用下发生热收缩,光纤与胶的粘接力大于金属内壁与胶的粘接力,由于粘胶形成了先粗后细形状,起到定位阻隔作用,光纤无法带着固化后的胶从粗端进入细端,防止脱胶发生。文档编号G02B6/42GK202093209SQ20112009170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童铮, 赵洁 申请人: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电器件上的尾纤插针结构,包括光纤组件,光纤组件的金属件内部开设有贯通的内孔,内孔由配合陶瓷件的陶瓷件孔段和配合光纤的光纤孔段组成,金属件、陶瓷件与光纤之间通过胶进行粘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孔段包括第一光纤孔段和第二光纤孔段,且第一光纤孔段大于第二光纤孔段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洁童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