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瘤腔内定位注射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29992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瘤腔内定位注射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在反应过程中,以聚乳酸作为抗癌药物紫杉醇的载体,以牛血清白蛋白作为表面活性剂,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纳米载药微球。由于受网状内皮系统的调理作用,药物被聚合物包载后往往改变了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纳米微粒可以制成缓释制剂,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减少用药量,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同时,以BSA为外水相制备聚乳酸微粒,牛血清白蛋白可吸附于微球表面,从而易于被网状内皮系统识别并被肝摄取,从而使载药微球在肝脏聚集,并使药物在肝脏缓慢释放,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瘤腔内定位注射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特别是。
技术介绍
载药纳米微粒是将药物、生物活性物质等包裹于纳米微粒内部,或吸附、连接于微粒表面,或混合、溶解于材料基质中形成的微粒,其大小是纳米数量级的(多在50nm 500nm之间)。聚合物载药纳米微粒由于具有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而利于被病变组织及细胞吸收,从而使其可能成为优良的药物载体。由于受网状内皮系统的调理作用,药物被聚合物包载后往往改变了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纳米微粒可以制成缓释制剂,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减少用药量,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紫杉醇(Taxol,或者 Paclitaxel)是一种从太平洋紫杉属短叶紫杉茎皮中提取而得的抗癌新药。紫杉醇属有丝分裂抑制剂或纺锤体毒素(Spindle poison),和目前常用的化疗药作用机理不同,它是诱导和促进微管的装配。紫杉醇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紫杉醇独特的抗肿瘤作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研究人员的重视。目前,用于临床的紫杉醇制剂常以静脉注射给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瘤腔内定位注射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8~9mg聚乳酸及1~2mg紫杉醇放置在小瓶中,用丙酮溶解,搅拌均匀待用;将1~2mg牛血清白蛋白加入到不断搅拌下的10ml水中;2)取10ml去离子水放于25ml的烧杯中,放入较大的磁搅拌子,开动搅拌并调节转速,使磁子转动平稳不碰壁,并且液面呈非常好的纺锤形;3)用1ml的一次性注射器吸出步骤1的1ml丙酮溶液,一次注射到装有牛血清白蛋白的水溶液的烧杯中,注射时要缓慢均匀,注射针头应该在液面以下;4)搅拌3小时后,直到丙酮全部挥发完全后,得到带有乳光的悬浊液,冷冻干燥得到白色聚乳酸载药微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续波秦姚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