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及其模块阵列、模块阵列支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29990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支架,包括混泥土支架、连接件及固定销,混泥土支架等间距的直立排布形成阵列结构,相邻的混泥土支架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固定连接,且位于阵列结构的外围的混泥土支架围成多边形,而混泥土支架分为第一混泥土支架及第二混泥土支架,第一混泥土支架位于多边形的交点处,对应第一混泥土支架处固定并凸出设置固定销,第一混泥土支架的安装孔插入凸出的固定销上并固定;混泥土支架大大降低了支架的生产成本,且第一混泥土支架通过固定销固定于阵列结构的交点处,相邻混泥土支架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固定连接,这样大大加强了阵列支架的稳定性。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布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及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支架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源,具有永久性、清洁性和灵活性三大优点,且太阳能电池寿命长,只要太阳存在,太阳能电池就可以一次投资而长期使用;而且与火力发电、核能发电相比,太阳能电池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太阳能电池可以大中小并举,大到百万千瓦的中型电站,小到只供一户用的太阳能电池组,这是其它电源无法比拟的。而太阳能发电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及蓄电池 (组),另外还需要配合逆变器;其中,太阳能电池组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而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蓄电池一般为铅酸电池,一般有12V和24V这两种,小微型系统中,也可用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或锂电池,其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由于太阳能电池组的直接输出一般都是 DC12V、DC24V, DC48V,为了能够向AC220V的电器提供电能,需要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出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因此需要使用DC-AC逆变器。目前,用来安装太阳能电池组的支架主要采用铝合金主材及不锈钢配件,铝合金材质的支架虽然外观美观,但是铝合金材质的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稳固性不够高,且采用铝合金使支架的生产成本较高。因此,急需一种在使用中具有较好稳固性、且生产成本低的支架来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支架,其用于在户外安装太阳能电池模块,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生产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其具有的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支架,使得安装太阳能电池模块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生产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其具有的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支架,使得安装太阳能电池模块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生产成本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支架,其用于在户外安装太阳能电池模块并形成呈阵列排布的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所述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支架包括混泥土支架、连接件及固定销,所述混泥土支架等间距的直立排布形成阵列结构,相邻的所述混泥土支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相互固定连接,位于所述阵列结构的外围的混泥土支架围成多边形,所述混泥土支架分为第一混泥土支架及第二混泥土支架,所述第一混泥土支架的下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混泥土支架位于所述多边形的交点处,对应所述第一混泥土支架处固定并凸出设置所述固定销,所述第一混泥土支架的安装孔插入凸出的所述固定销上并固定。较佳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支架还包括混泥土加固件,所述混泥土加固件对应于所述第一混泥土支架固定,所述固定销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混泥土加固件上,所述固定销的另一端穿入所述第一混泥土支架的安装孔内并固定,混泥土加固件用于进一步加强第一混泥土支架的强度,以适应更恶劣的外部环境。较佳地,所述第一混泥土支架等间距的分布于所述多边形上,根据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的大小,可选择地使用更多的第一混泥土支架,使混泥土支架阵列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较佳地,所述第一混泥土支架等间距的分布于所述阵列结构中,若混泥土支架所形成的阵列较大时,还可将第一混泥土支架设置于阵列中,以使混泥土支架所形成的阵列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较佳地,所述连接件为钢丝绳,所述混泥土支架上贯穿开设至少两个通孔,所述钢丝绳依次对应穿过相邻的所述混泥土支架上的通孔并与所述混泥土支架固定,相邻的所述混泥土支架之间通过所述钢丝绳相互固定连接;更具体地,固定于所述阵列结构的混泥土支架上的钢丝绳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钢丝绳进一步加强混泥土支架之间的稳定性。较佳地,所述混泥土支架的顶端面呈倾斜结构,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根据具体的安装位置及采光条件,选择性地将混泥土支架的顶端面设计成倾斜结构,以便太阳能电池模块更好的接收太阳光,从而提高发电效率。较佳地,所述混泥土支架呈工字形结构,一方面方便其上端面安装太阳能电池模块,另一方面其安装后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较佳地,所述混泥土支架的顶端面上还设置有固定件,用于固定连接太阳能电池模块,所述固定件可以是采用喷涂方式形成于混泥土支架的顶端面上的连接层,还可以是固定于混泥土支架的顶端面上的其他连接机构,其用于将太阳能电池模块稳定的固定于混泥土支架的顶端面上。较佳地,位于所述阵列结构的外围的混泥土支架围成矩形。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其包括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支架,所述太阳能电池模块一一对应的安装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支架的混泥土支架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其包括太阳能控制器及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所述太阳能控制器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的工作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支架,其包括混泥土支架、连接件及固定销,所述混泥土支架等间距的直立排布形成阵列结构,相邻的混泥土支架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固定连接,且位于阵列结构的外围的混泥土支架围成多边形,而混泥土支架分为第一混泥土支架及第二混泥土支架,第一混泥土支架的下端开设有安装孔,第一混泥土支架位于所述多边形的交点处,对应第一混泥土支架处固定并凸出设置所述固定销, 第一混泥土支架的安装孔插入凸出的所述固定销上并固定;采用混泥土制成的混泥土支架大大降低了支架的生产成本,且第一混泥土支架通过固定销固定于阵列结构的交点处,相邻混泥土支架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固定连接,这样大大加强了阵列支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的系统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沿Y轴方向的侧视图。图4是图2沿X轴方向的侧视图。图5是图2中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2中第一混泥土支架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中第二混泥土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2中第一混泥土支架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2中第一混泥土支架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的实施例四中的第一混泥土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及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安装于户外,并形成阵列排布结构,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而蓄电池用于将太阳能电池板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所述太阳能控制器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如图2-图4所示,所述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包括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支架1及太阳能电池模块2,所述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支架1包括混泥土支架10、连接件20及固定销 30,所述混泥土支架10等间距的直立排布形成阵列结构,相邻的所述混泥土支架10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20相互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支架,用于在户外安装太阳能电池模块并形成呈阵列排布的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模块阵列支架包括混泥土支架、连接件及固定销,所述混泥土支架等间距的直立排布形成阵列结构,相邻的所述混泥土支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相互固定连接,位于所述阵列结构的外围的混泥土支架围成多边形,所述混泥土支架分为第一混泥土支架及第二混泥土支架,所述第一混泥土支架的下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混泥土支架位于所述多边形的交点处,对应所述第一混泥土支架处固定并凸出设置所述固定销,所述第一混泥土支架的安装孔插入凸出的所述固定销上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斌范继良林智强袁继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海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