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减反射膜制备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领域,涉及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减反射膜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抛光硅表面的反射率约为35%,为了减少表面反射,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需要沉积一层氮化硅减反射膜。现在工业生产中常采用PECVD设备制备减反射膜,PECVD即等离子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它的技术原理是利用低温等离子体作能量源,硅片置于低气压下辉光放电的阴极上,利用辉光放电使硅片升温到预定的温度,然后通入适量的反应气体SiH4和 NH3,气体经系列化学反应和等离子体反应后,在硅片表面形成固态薄膜,即氮化硅薄膜。一般情况下,使用这种PECVD的方法沉积的薄膜厚度在SOnm左右,这种厚度的薄膜具有光学功能性。利用薄膜干涉原理,可以使光的反射大为减少,电池的短路电流和输出就有很大增加,效率也有相当的提高。其主要的工艺流程为1、化学清洗及表面织构(制绒)通过化学反应使原始硅片表面形成陷光结构以增强光的吸收。2、扩散这是太阳能电池制造过程的核心步骤之一,PN结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的心脏。扩散的浓度,深度以及均勻性直接影响电池的电性能。3、周边刻蚀该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减反射膜制备工艺,包括化学清洗及表面织构、扩散、周边刻蚀、沉积减反射膜、丝网印刷电极和烧结几个步骤,其特征是:所述沉积减反射膜步骤具有三步工序,1、表面氢钝化,工艺时间为180秒;2、制作附氮膜:同时通入氨气硅烷,硅烷氨气比控制在1:8到1:12之间,形成22-28纳米附氮的氮化硅薄膜,工艺时间为300-500秒;3、制作附硅膜:同时通入氨气硅烷,硅烷氨气比控制在1:4到1:7之间,形成52-58纳米附硅的氮化硅膜,工艺时间为400-700秒;PECVD采用管式,射频发生器采用脉冲方式,频率为40KHz,温度为400-460℃,压强为160Pa-200P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慰,方为仁,蒋冬,田杰成,余俊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