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圣保专利>正文

水溶式冲击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29384 阅读:4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溶式冲击除尘器。由机体(1)和置于机体内下部的水箱(2)构成;机体(1)的上部为风道区(3),中部为交换区(4),下部为粉尘吸收区(5)。具体结构是在机体(1)的风道区(3)开进风管(6),该管的一端与机体(1)的外部相通,另一端置于水箱(3)的上端;出风管(7)也设置在风管区(3),一端与机体(1)外部相通,另一端置于风道区(3)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越之处在于,它集水溶、除尘于一体,用水量仅是相关类型除尘器的千分之一,特别经济实用,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它易操作、易管理、成本低,是需要除尘企业不可缺少的设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除尘设备,特别是用于消除易燃、易爆粉尘的 水溶式冲击除尘机。二
技术介绍
除尘装置对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的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设备。除尘的方式可分为干法与湿法两种。如果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含有酸性气体或者易燃易爆粉尘时,一般都要采用湿法进行除尘。湿式除尘器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但对于化工、喷漆、喷釉、颜料等行业产生的带有水份、粘性和刺激性气味的灰尘是最理想的除尘方式。因为不仅可除去灰尘,还可利用水除去一部分异味,如果是有害性气体(如少量的二氧化硫、盐酸雾......等),可在洗涤液中配制吸收剂吸收。缺点①有洗涤污泥,要解决污泥和污水问题;②设备需要选择耐腐蚀材质;③动力消耗较大;④除尘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水份等。.为了有效的解决粉尘的问题,中国专利号为“03211902. X”、名称为“一种湿式脱硫除尘器”的专利,也提出了一种可以减少一种可减少SO2及灰尘排放量、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工作稳定的湿式脱硫除尘器。但该专利仍然存在用水量太大的缺陷。对于粮食加工企业来说,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软少含有酸性气体,多含有易燃、易爆的物质。如果使用现有的用于煤炭方面的除尘器,过于浪费。三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且不适用于粮食加工企业,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水溶式冲击除尘器。为实现所述目的,本技术依据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水溶式冲击除尘器,由机体和置于机体内下部的水箱构成;机体的上部为风道区, 中部为交换区,下部为粉尘吸收区。进风管开在机体的风道区,该管的一端与机体的外部相通,另一端置于交换区且在水箱的上端;出风管也设置在风道区,该管一端与机体外部相通,另一端置于风道区内。导管设置在机体下部,水箱下部的滑轮置于导轨内。在机体壳壁上开进水管,该管的一端与外接水管相通,另一端置于水箱的上部。本技术的优越之处在于,它集水溶、除尘于一体,用水量令是相关类型除尘器的千分之一,特别经济实用,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它易操作、易管理、成本低,是需要除尘企业不可缺少的设备。四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请参见附图。水溶式冲击除尘器,由机体1和置于机体内下部的水箱2构成;机体1的上部为风道区3,中部为交换区4,下部为粉尘吸收区5。机器工作时,进入风道区3的含尘气体,在风力的推动下进入交换区4后最终进入水箱2中,溶于水的粉尘进入水体沉淀下来,而比较干净的气体在风力的推动下,重新回到交换区4,并最终从风道区3的出风口排出。由于水箱2采用了耐腐蚀的内壁,可以抗腐蚀气体。 本技术具体的结构如下在机体1的风道区3开进风管6,该管的一端与机体 1的外部相通,另一端置于水箱2的上端;出风管7也设置在风道区3,该管的一端与机体1 外部相通,另一端置于风道区3内。通过上述的具体描述,业内人士就可以了解更加具体的除尘过程,此处不再重复。需要提出的是在本技术机体1下部设置导轨8,水箱2下部的滑轮置于导轨8 内。有了这样的装置,当水箱2需要重新换水或者除杂质时,可以随时将水箱2从机体内部拉出来,特别方便。当然也可以在本技术体机壳壁上开进水管9,管的一端与外接水源相通,另一端置于水箱2的上部。当需要往水箱2中添水时,使用进水管9就可以减少脱动水箱2的次数。权利要求1.水溶式冲击除尘器,其特征在于由机体(1)和置于机体内下部的水箱(2)构成;机体(1)的上部为风道区(3),中部为交换区(4),下部为粉尘吸收区(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式冲击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在进风管(6)开在机体(1)的风道区(3),该管的一端与机体(1)的外部相通,另一端置于交换区(4)并且位于水箱(2) 的上端;出风管(7)也设置在风道区(3),该管的一端与机体(1)外部相通,另一端置于风道区(3)内。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溶式冲击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在机体(1)下部设置导轨(8),水箱(2)下部的滑轮置于导轨(8)内。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溶式冲击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在体机壳壁上开进水管(9),管的一端与外接水源相通,另一端置于水箱(2)的上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溶式冲击除尘器。由机体(1)和置于机体内下部的水箱(2)构成;机体(1)的上部为风道区(3),中部为交换区(4),下部为粉尘吸收区(5)。具体结构是在机体(1)的风道区(3)开进风管(6),该管的一端与机体(1)的外部相通,另一端置于水箱(3)的上端;出风管(7)也设置在风管区(3),一端与机体(1)外部相通,另一端置于风道区(3)内。本技术的优越之处在于,它集水溶、除尘于一体,用水量仅是相关类型除尘器的千分之一,特别经济实用,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它易操作、易管理、成本低,是需要除尘企业不可缺少的设备。文档编号B01D47/02GK202096847SQ20112012373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5日专利技术者张久超, 杨圣保 申请人:张久超, 杨圣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溶式冲击除尘器,其特征在于由机体(1)和置于机体内下部的水箱(2)构成;机体(1)的上部为风道区(3),中部为交换区(4),下部为粉尘吸收区(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圣保张久超
申请(专利权)人:杨圣保张久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