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支承轴承的保持架装置,解决了轴承保持架尺寸受限、摩擦力大、改型繁琐的难题,提高了机械强度、耐磨性、稳定性,确保良好的引导性并适应高转速、低噪音的工况,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是由:保持架基圈,第一堆块,第二堆块构成;双层圆环形的保持架基圈均布一圈隔档,隔档的两侧预留工字形的凹槽,凹槽内设置工字形的第一堆块;保持架基圈均布一圈隔档,隔档内径的一侧预留工字形的凹槽,凹槽内设置工字形的第二堆块,第二堆块与第一堆块相间隔交叉排列。所述的保持架基圈的工字形凹槽为锲形槽。所述的第一堆块与第二堆块的后端为锲形块。适用范围广、容易改造、操作方便;增强了使用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保持架装置,尤其是一种回转支承轴承的保持架装置。
技术介绍
保持架在轴承及回转支承的使用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甚至决定着轴承能否完成设计使用性能及寿命,进而限制着主机的性能。随着大型、特大型及特种轴承的不断开发应用及超大型重载回转支承的广泛使用,对关键附件保持架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强度等机械性能以及耐磨性和稳定性是保持架材料的关键性能,保持架正确的几何形状及引导能力是轴承完成工作的基础。随着新型材料如尼龙等的出现,解决了部分场合的应用要求。但在温度较高场合,以及超长寿命、超大载荷的使用工况下,普通尼龙件的耐高低温性能及自身强度已无法维持保持架稳定的性能及形状,此时轴承的使用性能将大打折扣甚至出现损毁。此类场合,应考虑使用金属保持架,常用的材料有铝质、钢质、铜质等。在实际应用中,铸铝材质成本低,但强度差,钢质强度高,制造几何形状好但磨损严重, 而各类铜质保持架在越来越多的关键场合表现着优异的性能,但其昂贵的价格和较小的尺寸可生产范围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一般保持架分为整体保持架及分段式保持架,在应用中一般分段式成本较低,而整体保持架形式能够确保良好的引导性,适应高转速、低噪音的使用工况。但若铜保持架有此要求,则离心浇注的费用高且可生产尺寸较小,所以无法满足在动辄数米的尺寸下重负载回转的要求,如风力发电机主轴轴承、盾构机刀盘轴承等特殊场合的关键轴承。昂贵的造价及尺寸限制既增加了制造成本和风险性,也抑制了整套轴承乃至主机的发展。此时,也有采用钢质保持架,通过机械加工,使其有着精确地几何形状、良好的引导性能。但保持架和回转套圈之间存在速度差,相近的材质将造成严重的磨损,尤其在高转速连续运转时此保持架将面临磨损迅速、快速失效,降低引导性能,还会引起噪音大、发热量大等一系列问题,即使润滑充足往往也无法保证长时间有效工作。因此,也有出现在机械加工后的钢保持架上焊接铜块以减少摩擦。但铜和钢的焊接性能不好,不仅增加了工艺难度,还增加了焊接质量的使用风险,容易脱落。常常因保持架的性能影响了整套轴承的综合性能,一旦出现问题损失严重。鉴于上述原因,轴承的保持架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回转支承轴承的保持架装置,解决了轴承保持架尺寸受限、摩擦力大、改型繁琐的难题,提高了机械强度、耐磨性、稳定性,确保良好的引导性并适应高转速、低噪音的工况,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回转支承轴承的保持架装置,是由保持架基圈,第一堆块,第二堆块构成;双层圆环形的保持架基圈均布一圈隔档,隔档的两侧预留工字形的凹槽,凹槽内设置工字形的第一堆块;保持架基圈均布一圈隔档,隔档内径的一侧预留工字形的凹槽,凹槽内设置工字形的第二堆块,第二堆块与第一堆块相间隔交叉排列。所述的保持架基圈的工字形凹槽为锲形槽。所述的第一堆块与第二堆块的后端为锲形块。本技术主要原理是保持架基圈上采用机械加工出锲形槽,以使铸造的堆块不发生锲形槽垂直方向的脱落,而在两侧加工出较锲形槽面积大的凹槽,使铸造的堆块在两侧都存在限位而不发生脱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既保留了基础圈的各项优点,并附着了堆块以满足增强耐磨性、静音等各项特殊要求,又限制了堆块脱落的可能性,规避了常规钢基圈焊接铜块的脱焊风险,并拓宽了应用范围,有利于开发其他特殊材料之间的嵌入,如尼龙、聚四氟乙烯等各类特种、新兴材料,以使保持架的生产和使用拓宽更广泛的领域。因为可以通过机械加工基圈后,再铸造嵌入堆块,因此减少了整体铸造时巨大的资金投入,且适用范围广、容易改造、操作方便。进而提高实用性、经济性。本技术改进支点的嵌入应用在增强保持架整体强度、引导性能外,能使保持架的接触性能大为改观,增强了使用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堆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堆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堆块的保持架基圈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堆块的保持架基圈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2、3、4、5中保持架基圈1,第一堆块2,第二堆块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双层圆环形的保持架基圈1均布一圈隔档,隔档的两侧预留工字形的凹槽,凹槽内设置工字形的第一堆块2 ;保持架基圈1均布一圈隔档,隔档内径的一侧预留工字形的凹槽,凹槽内设置工字形的第二堆块3,第二堆块3与第一堆块2相间隔交叉排列。所述的保持架基圈1的工字形凹槽为锲形槽。所述的第一堆块2与第二堆块3的后端为锲形块。权利要求1.一种回转支承轴承的保持架装置,是由保持架基圈(1),第一堆块O),第二堆块 (3)构成;其特征在于双层圆环形的保持架基圈(1)均布一圈隔档,隔档的两侧预留工字形的凹槽,凹槽内设置工字形的第一堆块O);保持架基圈(1)均布一圈隔档,隔档内径的一侧预留工字形的凹槽,凹槽内设置工字形的第二堆块(3),第二堆块(3)与第一堆块(2) 相间隔交叉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支承轴承的保持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持架基圈(1)的工字形凹槽为锲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支承轴承的保持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堆块( 与第二堆块(3)的后端为锲形块。专利摘要一种回转支承轴承的保持架装置,解决了轴承保持架尺寸受限、摩擦力大、改型繁琐的难题,提高了机械强度、耐磨性、稳定性,确保良好的引导性并适应高转速、低噪音的工况,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是由保持架基圈,第一堆块,第二堆块构成;双层圆环形的保持架基圈均布一圈隔档,隔档的两侧预留工字形的凹槽,凹槽内设置工字形的第一堆块;保持架基圈均布一圈隔档,隔档内径的一侧预留工字形的凹槽,凹槽内设置工字形的第二堆块,第二堆块与第一堆块相间隔交叉排列。所述的保持架基圈的工字形凹槽为锲形槽。所述的第一堆块与第二堆块的后端为锲形块。适用范围广、容易改造、操作方便;增强了使用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C33/46GK202100614SQ201120181258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赵俊飞, 郝文路 申请人: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支承轴承的保持架装置,是由:保持架基圈(1),第一堆块(2),第二堆块(3)构成;其特征在于:双层圆环形的保持架基圈(1)均布一圈隔档,隔档的两侧预留工字形的凹槽,凹槽内设置工字形的第一堆块(2);保持架基圈(1)均布一圈隔档,隔档内径的一侧预留工字形的凹槽,凹槽内设置工字形的第二堆块(3),第二堆块(3)与第一堆块(2)相间隔交叉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文路,赵俊飞,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