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钢生专利>正文

一种立式转盘注塑机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2533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转盘注塑机冷却装置,所述的冷却装置设置于立式转和肋注塑机座架的模具下方,该冷却装置包括呈环状结构的冷却转盘,冷却转盘内设有带有进管的进道及带有出管的出道,冷却转盘的进道上设有多个与模具冷却内腔相嵌对接并实现对模具注入冷却介质的进管接口,出道上设有多个与模具冷却内腔相嵌对接实现对模具泄出冷却介质的出水接口,冷却装置在立式注塑机座架上实现旋转工作并依次由各进管接口、出管接口对模具进行注入泄冷却介质的冷却工作,其结构紧凑,构思巧妙,冷却散热效果好,可以巧妙利用冷却液体进行散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立式注塑机只能采用风冷方式进行冷却的现状,非常方便实用,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 及冷却设备制造
,具体来说是一种立式转盘注塑机冷却装置的技术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市面上所出现的立式转盘注塑机的种类非常多,大多数立式注塑机均是采用风冷的方式对模具进行冷却散热,其散热效率慢,散热效果差,造成余热过高,严重时影响模具的正常使用。因而设计一种结构紧凑,构思巧妙,利用液体冷却散热来达到冷却散热效果好的立式转盘注塑机冷却装置是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构思巧妙,利用液体冷却散热来达到冷却散热效果好的立式注塑机冷却装置。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转盘注塑机冷却装置,所述的冷却装置设置于立式注塑机座架的转盘下方,该冷却装置包括呈环状结构的冷却转盘,冷却转盘内设有带有进管的进道及带有出管的出道,冷却转盘的进道上设有多个与模具冷却内腔相嵌对接并实现对模具注入冷却介质的进管接口,出道上设有多个与模具冷却内腔相嵌对接实现对模具泄出冷却介质的出管接口,冷却转盘在立式转盘注塑机座架上实现旋转工作并依次由各进管接口、出管接口对模具进行注入泄出冷却介质的冷却工作。冷却装置与立式转盘注塑机座架内的机械联运或控制电路连接并由立式转盘注塑机的操作控制台控制,立式注塑机在模具注塑时,冷却装置设置于模具的下方,且冷却装置的进管接口与出管接口与模具冷却内腔的进口、出口分别相对应,模具注塑下压时,使冷却装置的进管接口与出管接口分别与模具冷却内腔的进口、出口相嵌接,同时冷却装置的进道向模具输送冷却介质,保证模具的冷却散热工作,冷却之后冷却介质由出管接口向出道流下,并由出管排出。当模具注塑完成之后,冷却装置的进管接口与出管接口分别与模具冷却内腔的进口、出口脱离,冷却装置的冷却转盘旋转一定的角度,并使冷却转盘的下一对进管接口与出管接口分别与模具冷却内腔的进口、出口相对应,实现下一冷却工作,如此循环。当然,为保证冷却装置在非工作状态下的其他进管接口与出管接口的密封状态, 在冷却装置的各进管接口与出管接口上均设有压块与密封件以达到在非工作状态下密封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立式转盘注塑机冷却装置包括呈环状结构的冷却转盘,冷却转盘内设有带有进管的进道及带有出管的出道,冷却转盘的进道上设有多个与模具冷却内腔相嵌对接并实现对模具注入冷却介质的进管接口,出道上设有多个与模具冷却内腔相嵌对接实现对模具泄出冷却介质的出管接口,冷却装置在立式注塑机座架上实现旋转工作并依次由各进管接口、出管接口对模具进行注入泄出冷却介质的冷却工作,其结构紧凑,构思巧妙,冷却散热效果好,可以巧妙利用冷却介质进行散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立式转盘注塑机只能采用风冷方式进行冷却的现状,非常方便实用,适合普遍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立式转盘注塑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部剖面结构示意附图3为冷却转盘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立式转盘注塑机冷却装置,所述的冷却装置设置于立式注塑机座架6的转盘7下方,该冷却装置包括呈环状结构的冷却转盘1,冷却转盘内设有带有进管2的进道3及带有出管4的出道5,冷却转盘的进道上设有多个与模具冷却内腔相嵌对接并实现对模具注入冷却介质的进管接口 8,出道上设有多个与模具冷却内腔相嵌对接实现对模具泄出冷却介质的出管接口 9,冷却转盘在立式转盘注塑机座架上实现旋转工作并依次由各进管接口、出管接口对模具进行注入泄出冷却介质的冷却工作。所述的冷却介质为冷却液体。 冷却装置与立式转盘注塑机座架内的机械联运或控制电路连接并由立式转盘注塑机的操作控制台控制,立式注塑机在模具注塑时,冷却装置设置于模具的下方,且冷却装置的进管接口与出管接口与模具冷却内腔的进口、出口分别相对应,模具注塑下压时,使冷却装置的进管接口与出管接口分别与模具冷却内腔的进口、出口相嵌接,同时冷却装置的进道向模具输送冷却介质,保证模具的冷却散热工作,冷却之后冷却介质由出管接口向出道流下,并由出管排出。当模具注塑完成之后,冷却装置的进管接口与出管接口分别与模具冷却内腔的进口、出口脱离,冷却装置的冷却转盘旋转一定的角度,并使冷却转盘的下一对进管接口与出管接口分别与模具冷却内腔的进口、出口相对应,实现下一冷却工作,如此循环。当然,为保证冷却装置在非工作状态下的其他进管接口与出管接口的密封状态, 在冷却装置的各进管接口与出管接口上均设有压块10与密封件11以达到在非工作状态下密封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立式转盘注塑机冷却装置包括呈环状结构的冷却转盘,冷却转盘内设有带有进管的进道及带有出管的出道,冷却转盘的进道上设有多个与模具冷却内腔相嵌对接并实现对模具注入冷却介质的进管接口,出道上设有多个与模具冷却内腔相嵌对接实现对模具泄出冷却介质的出管接口,冷却装置在立式注塑机座架上实现旋转工作并依次由各进管接口、出管接口对模具进行注入泄出冷却介质的冷却工作,其结构紧凑,构思巧妙,冷却散热效果好,可以巧妙利用冷却介质进行散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立式转盘注塑机只能采用风冷方式进行冷却的现状,非常方便实用,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专利技术; 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专利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立式转盘注塑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装置设置于立式注塑机座架(6)的转盘(7)下方,该冷却装置包括呈环状结构的冷却转盘(1),冷却转盘内设有带有进管(2)的进道(3)及带有出管(4)的出道(5),冷却转盘的进道上设有多个与模具冷却内腔相嵌对接并实现对模具注入冷却介质的进管接口(8),出道上设有多个与模具冷却内腔相嵌对接实现对模具泄出冷却介质的出管接口(9),冷却转盘在立式转盘注塑机座架上实现旋转工作并依次由各进管接口、出管接口对模具进行注入泄出冷却介质的冷却工作。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转盘注塑机冷却装置,所述的冷却装置设置于立式转和肋注塑机座架的模具下方,该冷却装置包括呈环状结构的冷却转盘,冷却转盘内设有带有进管的进道及带有出管的出道,冷却转盘的进道上设有多个与模具冷却内腔相嵌对接并实现对模具注入冷却介质的进管接口,出道上设有多个与模具冷却内腔相嵌对接实现对模具泄出冷却介质的出水接口,冷却装置在立式注塑机座架上实现旋转工作并依次由各进管接口、出管接口对模具进行注入泄冷却介质的冷却工作,其结构紧凑,构思巧妙,冷却散热效果好,可以巧妙利用冷却液体进行散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立式注塑机只能采用风冷方式进行冷却的现状,非常方便实用,适合普遍推广使用。文档编号B29C45/73GK102294807SQ20111029374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转盘注塑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装置设置于立式注塑机座架(6)的转盘(7)下方,该冷却装置包括呈环状结构的冷却转盘(1),冷却转盘内设有带有进管(2)的进道(3)及带有出管(4)的出道(5),冷却转盘的进道上设有多个与模具冷却内腔相嵌对接并实现对模具注入冷却介质的进管接口(8),出道上设有多个与模具冷却内腔相嵌对接实现对模具泄出冷却介质的出管接口(9),冷却转盘在立式转盘注塑机座架上实现旋转工作并依次由各进管接口、出管接口对模具进行注入泄出冷却介质的冷却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钢生
申请(专利权)人:刘钢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