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彤宇专利>正文

热动力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20141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动力水循环系统,尤其涉及电热水暖垫(包括床垫、坐垫、地垫、沙发垫、脚垫、腰垫、枕垫等)、水暖被褥和暖器等的热动力水循环系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蒸汽管就可有效排出不能还原成水的气体的热动力水循环系统。第一种方案为:储水箱通过单向阀与加热筒相通,加热筒通过出水连接管与水通道相通,水通道通过进水连接管与储水箱相通;在加热筒上设排汽管,该排汽管与储水箱相通。第二种方案为:储水箱通过单向阀与加热筒相通,加热筒、蒸汽室和出水连接管一端相通,出水连接管另一端与水通道相通,水通道通过进水连接管与储水箱相通;在蒸汽室上设排汽管,该排汽管与储水箱相通。因采用上述结构,所以,结构简单,工作效果更好,使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动力水循环系统,尤其涉及电热水暖垫(包括床垫、坐垫、地垫、沙发垫、脚垫、腰垫、枕垫等)、水暖被褥和暖器等的热动力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由电加热产生水蒸汽推动水流动循环的水热毯、垫等,工作时加热产生水蒸汽的同时分解出少量不能还原成水的气体,该气体积聚在加热筒内越积越多,使其不能正常工作,必须排除该气体才可以正常工作,解决此问题的专利中国专利201020215558. 9 公开了一种取暖用热水循环垫。其技术方案加热筒与蒸汽管一端相连通,蒸汽管另一端与出水连接软管一端相连通,出水连接软管另一端与水通道一端相连通,水通道另一端与进水连接软管一端相连通,进水连接软管另一端与膨胀水箱相连通,膨胀水箱又与回水连接管一端相连通,回水连接管另一端与加热筒相连通,在膨胀水箱和加热筒之间的回水连接管上任意位置设启始单向阀,形成循环通路。但该技术方案中必须采用蒸汽管容纳水蒸汽和产生的不能还原成水的气体,并排出该气体,所需蒸汽管体积比较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蒸汽管就可有效排出不能还原成水的气体的热动力水循环系统。本专利技术提出两种技术方案第一种技术方案为包括储水箱、单向阀、加热筒、电加热器、出水连接管、散热体、水通道、进水连接管;加热筒与电加热器相结合;散热体内设水通道;其特征在于储水箱通过单向阀与加热筒相通,加热筒通过出水连接管与水通道相通,水通道通过进水连接管与储水箱相通;在加热筒上设排汽管,该排汽管与储水箱相通。工作时,加热筒内的水被加热产生水蒸汽并上升,同时单向阀关闭,在此作用下水蒸汽推动加热筒内的水进入出水连接管、水通道、进水连接管内,并向储水箱内流动,同时加热筒内的部分水蒸汽携带着不能还原成水的气体进入排汽管向储水箱内流动,当加热筒内的水被排干不再产生水蒸汽时,加热筒、排汽管内的水蒸汽散热,冷凝,体积变小,产生负压,在出水连接管和水通道以及进水连接管、排汽管的阻力作用下,单向阀开启,将储水箱内的水吸入加热筒、排汽管内(不能还原成水的气体存留在排汽管内,下次循环时被推入储水箱并向大气排出),实现循环传热过程。为完善本专利技术,排汽管通过出水连接管、水通道、进水连接管与储水箱相通。这样, 进入排汽管内的汽、水通过出水连接管、水通道、进水连接管再进入储水箱内,可实现更好散热。为完善本专利技术,排汽管12的阻力大于出水连接管8、水通道10、进水连接管11的阻力。这样,工作时,可使加热筒4内的水蒸汽少量进入排汽管12内,实现排出不能还原成水的气体。为完善本专利技术,排汽管与加热筒相通的位置高于出水连接管与加热筒相通的位置。这样,可保证水蒸汽总是先进入排汽管,而水蒸汽不进入或少进入出水连接管,使其更有效的排出不能还原成水的气体。为完善本专利技术,设控电装置,该控电装置与电加热器电路相连。这样,工作时,该控电装置可按不同条件要求,控制电加热器的电路断开、接通,实现更好循环工作。第二种技术方案为包括储水箱、单向阀、加热筒、蒸汽室、电加热器、出水连接管、散热体、水通道、进水连接管;加热筒与电加热器相结合;散热体内设水通道;其特征在于储水箱通过单向阀与加热筒相通,加热筒、蒸汽室和出水连接管一端相通,出水连接管另一端与水通道相通,水通道通过进水连接管与储水箱相通;在蒸汽室上设排汽管,该排汽管与储水箱相通。工作时,加热筒内的水被加热产生水蒸汽并上升,同时单向阀关闭,水蒸汽推动加热筒内的水连同水蒸汽进入蒸汽室,蒸汽室内的水进入出水连接管、水通道、进水连接管, 并向储水箱内流动,同时蒸汽室内部分水蒸汽携带着不能还原成水的气体进入排汽管内并向储水箱内流动,当加热筒内的水被排干不再产生水蒸汽时,加热筒、蒸汽室、排汽管内的水蒸汽散热,冷凝,体积变小,产生负压,在出水连接管和水通道以及进水连接管、排汽管的阻力作用下,单向阀开启,将储水箱内的水吸入加热筒、蒸汽室、排汽管内(不能还原成水的气体存留在排汽管内,下次循环时被推入储水箱并向大气排出),实现循环传热过程。为完善本专利技术,排汽管通过出水连接管、水通道、进水连接管与储水箱相通。这样, 进入排汽管内的汽、水通过出水连接管、水通道、进水连接管再进入储水箱内,可实现更好散热。为完善本专利技术,排汽管12的阻力大于出水连接管8、水通道10、进水连接管11的阻力。这样,工作时,可使蒸汽室7内的水蒸汽少量进入排汽管12内,实现排出不能还原成水的气体。为完善本专利技术,排汽管与蒸汽室相通的位置高于出水连接管与蒸汽室相通的位置。这样,可保证水蒸汽总是先进入排汽管,而水蒸汽不进入或少进入出水连接管,使其更有效的排出不能还原成水的气体。为完善本专利技术,设控电装置,该控电装置与电加热器电路相连。这样,工作时,该控电装置可按不同条件要求,控制电加热器的电路断开、接通,实现更好循环工作。本专利技术因采用上述结构,只需设排汽管即可有效排出不能还原成水的气体,结构简单,工作效果更好,使该专利技术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并给出不同实施方式。图4-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并给出不同实施方式。 图8给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体及其内水通道一种结构图,并联方式。 图9给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体及其内水通道另一种结构图,串联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技术方案结合图1、2、3、8、9,包括储水箱1、回水连接管2、单向阀3、加热筒4、电加热器5、 出水连接管8、散热体9、水通道10、进水连接管11 ;储水箱1上设气孔18、注水口 14,在注水口 14上设盖17 ;加热筒4与电加热器5相结合;散热体9内设水通道10 ;储水箱1通过回水连接管2、单向阀3与加热筒4相通,加热筒4通过出水连接管8与水通道10相通,水通道10通过进水连接管11与储水箱1相通;在加热筒4上设排汽管12,该排汽管12与储水箱1相通。工作时,加热筒4内的水被加热产生水蒸汽并上升,同时单向阀3关闭,水蒸汽推动加热筒4内的水进入出水连接管8、水通道10、进水连接管11,并向储水箱1内流动,同时加热筒4内有部分水蒸汽携带着不能还原成水的气体进入排汽管12,当加热筒4内的水被排干不再产生水蒸汽时,加热筒4、排汽管12内的水蒸汽散热,冷凝,体积变小,产生负压, 在出水连接管8和水通道10以及进水连接管11、排汽管12的阻力作用下单向阀3开启,将储水箱1内的水通过单向阀3、回水连接管2吸入加热筒4和排汽管12内(不能还原成水的气体存留在排汽管12内,下次循环时被直接推入储水箱1或经出水连接管8、水通道10、 进水连接管11进入储水箱1并通过气孔18向大气排出),实现循环传热过程。图1、2、3中,排汽管12与加热筒4相通的位置高于出水连接管8与加热筒4相通的位置。这样,可保证水蒸汽总是先进入排汽管12,而水蒸汽不进入或少进入出水连接管 8,使其更有效的排出不能还原成水的气体。图1、2、3中,控电装置13为温度控制方式。当加热筒4内的水烧干温度上升时, 控电装置13断开电加热器5的电路,散热,回水,加热筒4温度降低时,控电装置13接通电加热器5的电路,实现循环过程。图1、2、3中,储水箱1上设有气孔18、注水口 14,在注水口 14处设竖管15并向储水箱1内延伸,形成空腔19,注水口 14上设盖17。工作时,空腔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动力水循环系统,包括:储水箱(1)、单向阀(3)、加热筒(4)、电加热器(5)、出水连接管(8)、散热体(9)、水通道(10)、进水连接管(11);加热筒(4)与电加热器(5)相结合;散热体(9)内设水通道(10);其特征在于:储水箱(1)通过单向阀(3)与加热筒(4)相通,加热筒(4)通过出水连接管(8)与水通道(10)相通,水通道(10)通过进水连接管(11)与储水箱(1)相通;在加热筒(4)上设排汽管(12),该排汽管(12)与储水箱(1)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彤宇
申请(专利权)人:王彤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