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辅助定位装置的折弯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15597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辅助定位装置的折弯机。带有辅助定位装置的折弯机,包括折弯机本体,所述折弯机本体上设有折弯上模、折弯下模和后挡料块,特别地,在折弯下模和后挡料块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辅助定位装置;所述辅助定位装置与折弯下模相对固定;在辅助定位装置上设有至少一个可被压下的定位销或定位块;正常位置下所述定位销或定位块顶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折弯下模顶部的水平高度,被压下时所述定位销或定位块顶部的水平高度不高于折弯下模顶部的水平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可在现有机器的基础上改造而成,改造成本低;2)本机定位柔性大,可随意增加辅助定位装置而拓展出现的定位基准;3)辅助定位装置的更换及维护成本很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料折弯机。
技术介绍
折弯机在折弯同一工件时,通常因工件的尺寸要求而需进行多次折弯。譬如同一工件需要在两个不同的位置进行折弯加工,操作人员在加工了第一个位置后,需要调整一次后挡料块的位置,然后才能加工第二个位置。然而,对于普通折弯机来说,后挡料块位置的调整是采用手动方式的,反复进行后挡料块调整的操作会大大增加劳动强度和严重降低生产效率。而即使采用带编程功能的可自动对后挡料块的位置进行定位的数控折弯机,也需要考虑后挡料块反复定位所需的时间和人工编程所需的时间,以及数控折弯机的高投入和对操作人员素质的高要求。有的时候,某一种规格的工件加工批量较大,为节省反复调整后挡料块所需的时间,生产人员会考虑到先折弯全部工件的某一位置,调整一次后挡料块的位置后,再折弯全部工件的另一位置。这种方法对提高生产效率虽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工件在前后两次折弯之间存在一个堆垛和暂存的问题,堆垛和暂存都是需要时间、空间和人手的,而且一旦堆垛和暂存,会拖延单个工件进入下一工序的时间,所以单纯依靠调整加工次序也是不能获得最好效果的。于是需要对现有的折弯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带有辅助定位装置的折弯机。本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带有辅助定位装置的折弯机,包括折弯机本体,所述折弯机本体上设有折弯上模、 折弯下模和后挡料块,特别地,在折弯下模和后挡料块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辅助定位装置;所述辅助定位装置与折弯下模相对固定;在辅助定位装置上设有至少一个可被压下的定位销或定位块;正常位置下所述定位销或定位块顶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折弯下模顶部的水平高度,被压下时所述定位销或定位块顶部的水平高度不高于折弯下模顶部的水平高度。本技术的辅助定位装置是除后挡料块外的另一个挡料距离定位部件。一个工件既可以利用后挡料块定位,也可以利用辅助定位装置定位。当利用后挡料块定位时,可让工件跨过辅助定位装置的定位销或定位块而将工件靠到后挡料块上。此时辅助定位装置的定位销或定位块将在工件的重力及折弯上模压力作用下被压下,达到避让的效果。在取出工件后,定位销或定位块将自动复位。当利用辅助定位装置定位时,则由于正常位置下的定位销或定位块顶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折弯下模顶部的水平高度,定位销或定位块可代替后挡料块而顶住工件,于是操作人员直接将工件靠到已预先调整好挡料距离的定位销或定位块上,即可进行折弯加工。显然,利用后挡料块进行定位的工件的折弯位置不同于利用辅助定位装置定位的工件的折弯位置,但是由于工人可简单、快速地在该两定位部位之间切换操作,于是工人可高效地在同一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折弯加工。由于辅助定位装置的定位销或定位块与工件边缘之间的接触为点接触,难以保证每次上料时的定位精度,因此在设计上最好设有多个辅助定位装置,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助定位装置来限定一个挡料距离。另外,辅助定位装置可固定在折弯机本体的机架上,当辅助定位装置与折弯下模之间的距离比较近时,也可通过调整垫块和螺钉而固定在折弯下模的侧面。此时更换厚度不同的调整垫块,即可实现挡料距离的调整。以上所述的辅助定位装置可采用如下结构制得包括一个固定板、定位销、弹簧和调整螺钉;在固定板上设有一个通孔,定位销伸出于通孔的上部,调整螺钉旋入于通孔的下部,弹簧被压缩于通孔中定位销与调整螺钉之间;且通孔上部的直径小于定位销下部的直径。这样定位销即可相对固定板运动,不会脱离固定板,且定位销的被压下的力度调节可通过调整螺钉的旋转方向控制。安装时,通过固定板而与折弯机本体的机架或折弯下模相连接即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可在现有机器的基础上改造而成,改造成本低;2) 本机定位柔性大,可随意增加辅助定位装置而拓展出现的定位基准;幻辅助定位装置的更换及维护成本很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折弯上模;2-折弯下模;3-后挡料块;4-辅助定位装置;5-固定板;6-定位销;7-弹簧;8-调整螺钉;9-通孔;10-工件;11-调整垫块;12-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折弯机包括折弯机本体,在折弯机本体上设有折弯上模1、折弯下模2和后挡料块3,还包括2个辅助定位装置4。其中,辅助定位装置4由固定板5、定位销6、弹簧7和调整螺钉8构成。固定板5上设有一个通孔9,定位销6伸出于于通孔9的上部,调整螺钉8旋入于通孔9的下部,弹簧7被压缩于通孔9中定位销6与调整螺钉8之间。由于通孔9上部的直径小于定位销6下部的直径,所以定位销6不会脱离固定板5,而可相对固定板5运动。如图2所示,定位销6此时处在正常位置,因为定位销6 顶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折弯下模2顶部的水平高度,所以定位销6能挡住工件10的边缘而实现定位。当工件10跨过定位销6而靠到后挡料块3时,定位销6将被工件10压下,达到避让的效果。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2个辅助定位装置4是通过调整垫块11和螺钉12 而固定在折弯下模2的侧面的。采用厚度不同的调整垫块,即可实现辅助定位装置挡料距离的调整。另外,也可考虑将辅助定位装置直接固定到折弯机本体的底座上,只要辅助定位装置与折弯下模相对固定即可。本说明书列举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思路下所做的等同技术变换,均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带有辅助定位装置的折弯机,包括折弯机本体,所述折弯机本体上设有折弯上模、折弯下模和后挡料块,其特征在于在折弯下模和后挡料块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辅助定位装置; 所述辅助定位装置与折弯下模相对固定;在辅助定位装置上设有至少一个可被压下的定位销或定位块;正常位置下所述定位销或定位块顶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折弯下模顶部的水平高度,被压下时所述定位销或定位块顶部的水平高度不高于折弯下模顶部的水平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辅助定位装置的折弯机,其特征在于辅助定位装置固定在折弯机本体的机架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辅助定位装置的折弯机,其特征在于辅助定位装置通过调整垫块和螺钉而固定在折弯下模的侧面。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带有辅助定位装置的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定位装置采用如下结构制得包括一个固定板、定位销、弹簧和调整螺钉;在固定板上设有一个通孔,定位销伸出于通孔的上部,调整螺钉旋入于通孔的下部,弹簧被压缩于通孔中定位销与调整螺钉之间;且通孔上部的直径小于定位销下部的直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辅助定位装置的折弯机。带有辅助定位装置的折弯机,包括折弯机本体,所述折弯机本体上设有折弯上模、折弯下模和后挡料块,特别地,在折弯下模和后挡料块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辅助定位装置;所述辅助定位装置与折弯下模相对固定;在辅助定位装置上设有至少一个可被压下的定位销或定位块;正常位置下所述定位销或定位块顶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折弯下模顶部的水平高度,被压下时所述定位销或定位块顶部的水平高度不高于折弯下模顶部的水平高度。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可在现有机器的基础上改造而成,改造成本低;2)本机定位柔性大,可随意增加辅助定位装置而拓展出现的定位基准;3)辅助定位装置的更换及维护成本很低。文档编号B21D5/06GK202087644SQ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有辅助定位装置的折弯机,包括折弯机本体,所述折弯机本体上设有折弯上模、折弯下模和后挡料块,其特征在于:在折弯下模和后挡料块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辅助定位装置;所述辅助定位装置与折弯下模相对固定;在辅助定位装置上设有至少一个可被压下的定位销或定位块;正常位置下所述定位销或定位块顶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折弯下模顶部的水平高度,被压下时所述定位销或定位块顶部的水平高度不高于折弯下模顶部的水平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力丰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