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丝领域,涉及一种多微孔光触媒竹炭涤纶改性短纤维。
技术介绍
现代消费者对于服饰及家饰用品的购买需求,已经不仅仅是注重流行而已,更强调功能性,穿得舒适、安全及健康同时有益环保已经成为一种消费趋势。近年来,发达国家及日韩台纤维厂商对于功能性纺织品研发已具成效,常见的功能性纤维有吸湿快干、抗菌、抗紫外线、远红外、竹炭等功能相对单一的纤维,而功能复合效果明显的智能型纤维尚不多见。使用效果上也不十分理想,如十字形吸湿快干纤维,其吸湿效果往往达不到英威达相关标准,尚需辅以亲水性处理,但处理后耐洗性又不持久;又如竹炭纤维,其除臭、吸附有害微生物功能较强,但一定时间达到饱和后又会失效而不能连续使用;大部分功能微粉(如抗菌剂、竹炭微粉、二氧化钛微粉、陶瓷微粉)被包覆在化纤载体中与外界隔绝,无法发挥功能而只有表层微粉发挥作用,导致功效降低及成本升高;大部分以常规涤纶为载体的功能纤维在色纺领域的应用始终存在瓶颈和局部禁区;上述问题的存在,有必要开发新一代更高效、低成本、适用范围更广的功能性纤维及环境友好纤维,以及由此纤维所纺织成的各种纱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微孔光触媒竹炭涤纶改性短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微孔光触媒竹炭涤纶改性短纤维的表面和内部具有无规律多微孔结构,各微孔之间相互贯通,且所述整根多微孔光触媒竹炭涤纶改性短纤维的外表面、表层、内部及各微孔的表面和内部均匀分布有微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虞弘强彩色涤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