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特高压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0056 阅读:5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在交流1000kV特高压同塔双回路钢管塔中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变坡处节点连接形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包括:上法兰盘;下法兰盘;螺栓;上段钢管;下段钢管;其中,上段钢管固定到上法兰盘,下段钢管固定到下法兰盘,并且通过螺栓连接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用途是用于构建高压铁塔,特别是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钢管塔。(*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压铁塔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的设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于500kV高压输电线路的铁塔,采用常规的角钢构件。近年来, 为了减少输电损耗,提高输电质量,减少线路走廊,避免过多占用国土资源,正在研制交流 IOOOkV特高压同塔双回路输电技术。交流IOOOkV特高压同塔双回路杆塔承受的负荷是普通500kV输电线路的数倍,常规的角钢构件已不能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因此采用钢管构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而钢管构件的连接节点是钢管塔的设计难点,特别是塔身变坡处的节点设计的合理性更是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在交流IOOOkV特高压同塔双回路钢管塔中变坡处节点连接的问题。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交流IOOOkV特高压同塔双回路杆塔的设计中采用钢管构件,并且设计了本技术所提出的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具有上法兰盘(1);下法兰盘 (2);螺栓(3);上段钢管;下段钢管(5);其中,所述上段钢管固定到所述上法兰盘 (1),所述下段钢管(5)固定到所述下法兰盘O),并且,通过所述螺栓C3)连接所述上法兰盘(1)和所述下法兰盘(2)。优选地,所述上法兰盘(1)通过焊接固定到所述上段钢管,所述下法兰盘⑵ 通过焊接固定到所述下段钢管(5)。优选地,还包括上加强板(7)和下加强板(8),所述上加强板(7)用于加强所述上法兰盘(1)和所述上段钢管(4)之间的连接,所述下加强板(8)用于加强所述下法兰盘(2) 和所述下段钢管( 之间的连接。优选地,所述上加强板(7)通过焊接固定到所述上法兰盘(1)和所述上段钢管 G),所述下加强板(8)通过焊接固定到所述下法兰盘( 和所述下段钢管(5)。优选地,所述上加强板(7)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上段钢管(4)的纵向,并且所述下加强板(8)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下段钢管(5)的纵向。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技术效果是钢管构件的强度显著大于常规的角钢构件的强度。通过采用本技术的钢管塔变坡节点,可以使得钢管塔变坡节点的制造简单, 另外,可以使得铁塔组立施工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附图说明附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钢管塔变坡节点的侧视图;附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钢管塔变坡节点的顶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1和2详细描述本技术的钢管塔变坡节点。本技术的钢管塔变坡节点包括上法兰盘(1);下法兰盘O);螺栓(3);上段钢管;下段钢管(5);其中,上段钢管固定到上法兰盘(1),下段钢管(5)固定到下法兰盘O),并且通过螺栓C3)连接上法兰盘(1)和下法兰盘O)。在加工安装钢管塔变坡节点时,可以先分别将上段钢管固定到上法兰盘(1), 将下段钢管( 固定到下法兰盘O),然后通过螺栓C3)将上法兰盘(1)和下法兰盘(2)连接固定。由于可以先分别将上段钢管(4)固定到上法兰盘(1),将下段钢管(5)固定到下法兰盘O),使得制作和安装的灵活性增强。作为分别将上段钢管⑷固定到上法兰盘⑴的具体方式以及将下段钢管(5)固定到下法兰盘O)的具体方式,例如,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式,可以分别在上段钢管(4)与上法兰盘(1)之间设置上加强板(7),以及在下段钢管( 与下法兰盘( 之间设置下加强板(8)。通过在法兰盘与钢管主材间采用加强板,可以改善法兰盘受力状态,具体而言,可以使法兰盘均勻受力,从而可以减小法兰盘的厚度,以达到节点连接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另外,作为优选的方案,上加强板(7)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上段钢管的纵向,并且下加强板(8)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下段钢管(5)的纵向。另外,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螺栓C3)是高强度的螺栓。通过所述螺栓(3),可以将上法兰盘(1)和下法兰盘( 连接固定。本技术中的各部件,包括上法兰盘(1)、下法兰盘O)、螺栓(3)、上段钢管 G)、下段钢管(5)、以及上加强板(7)和下加强板(8),都可以分别批量制备。另外,可以将上法兰盘(1)、上段钢管(4)和上加强板(7) —体制造为一个整体部件,以及/或者可以将下法兰盘O)、下段钢管( 和下加强板(8) —体制造为一个整体部件。通过采用本技术的设计,可以使得铁塔组立施工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权利要求1.一种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所述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具有上段钢管(4)和下段钢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还具有上法兰盘⑴; 下法兰盘⑵; 螺栓⑶;其中,所述上段钢管固定到所述上法兰盘(1),所述下段钢管(5)固定到所述下法兰盘O),并且,通过所述螺栓C3)连接所述上法兰盘(1)和所述下法兰盘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盘(1)通过焊接固定到所述上段钢管G),所述下法兰盘( 通过焊接固定到所述下段钢管(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加强板(7),所述上加强板(7)用于加强所述上法兰盘(1)和所述上段钢管(4)之间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加强板(8),所述下加强板(8)用于加强所述下法兰盘( 和所述下段钢管( 之间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强板(7)通过焊接固定到所述上法兰盘(1)和所述上段钢管G)。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强板(8)通过焊接固定到所述下法兰盘( 和所述下段钢管(5)。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强板(7)是与所述上法兰盘(1)焊接成一体的,并且所述上段钢管(4)通过焊接同时固定到所述上加强板(7)和所述上法兰盘(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强板(8)是与所述下法兰盘( 焊接成一体的,并且所述下段钢管( 通过焊接同时固定到所述下加强板(8)和所述下法兰盘(2)。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强板(7)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上段钢管的纵向。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其特征在于,并且所述下加强板 (8)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下段钢管(5)的纵向。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在交流1000kV特高压同塔双回路钢管塔中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变坡处节点连接形式。本技术的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包括上法兰盘;下法兰盘;螺栓;上段钢管;下段钢管;其中,上段钢管固定到上法兰盘,下段钢管固定到下法兰盘,并且通过螺栓连接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用途是用于构建高压铁塔,特别是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钢管塔。文档编号E04H12/10GK202017379SQ20102069028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林芳, 刘翔云, 包永忠, 吴彤, 张健, 施菁华, 曾德森, 李耀林, 杜国良, 段松涛, 王虎长, 田三民, 章怡, 肖立群, 胡志义, 舒爱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所述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具有上段钢管(4)和下段钢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塔法兰连接变坡节点还具有:上法兰盘(1);下法兰盘(2);螺栓(3);其中,所述上段钢管(4)固定到所述上法兰盘(1),所述下段钢管(5)固定到所述下法兰盘(2),并且,通过所述螺栓(3)连接所述上法兰盘(1)和所述下法兰盘(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松涛陈治包永忠高培国肖立群王虎长马海云龚永光李耀林舒爱强曾德森陈冰野董建尧吴彤刘翔云施菁华刘林芳田三民张健章怡胡志义辜良宇杜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