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爱平专利>正文

可变径主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09651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主轴装置技术领域,特指可变径主轴装置,包括有主轴、刀具、滑座、连接杆,滑座的尾部开设有倾斜设置的斜孔,连接杆滑动设置在主轴内部,连接杆的头部设有斜导柱,斜导柱滑动连接在斜孔中,连接杆的尾部设有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就能调节改变刀具加工直径,调节方便;调节装置包括有伺服电机、调节丝杆、丝杆螺母,通过伺服电机和调节丝杆可自动精确控制连接杆的轴向位移,从而自动精确调节改变刀具加工直径,实现数控调节,在加工过程可边加工边调节改变刀具加工直径,能够一次性自动加工内孔、阶梯孔、螺纹孔、锥形孔、异形孔等,不需要停止机床运转,加工效率高,调节精度高,调节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主轴装置
,特指可变径主轴装置,可用于镗床等机床中。技术背景普通的通用卧式膛床、专膛床机是现在机械加工中应用最广泛的设备之一。目前这类设备的主轴装置都不能自动改变刀具的加工直径,加工不同直径的内孔或直径变化的内孔时,采用的进刀方式为在刀具处设置手动旋轮,手动旋轮通过径向进刀改变刀具加工直径。手动旋轮径向进刀弊端一是每次调节刀具加工直径时都需要将机床停下来才能手动调节,操作麻烦,无法加工锥形孔、异形孔;其次是旋轮处空间位置狭窄,操作不便;第三是手轮会随同主轴同步旋转,人与切削区距离过近,废痏和旋转体易伤人,安全性差;第四是切孔时没有进位刻度和限位装置,进刀量忽大忽小,表面粗糙度差,切孔直径难以控制,对操作者的经验和技能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刀具加工直径调节方便的可变径主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变径主轴装置,包括有主轴、刀具、滑座、连接杆,刀具设置在滑座的头部,滑座的尾部沿径向滑动设置在主轴的头部,滑座的尾部开设有倾斜设置的斜孔,主轴为中空筒状结构,连接杆沿轴向滑动设置在主轴内部,连接杆的头部设有与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变径主轴装置,包括有主轴(1)、刀具(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滑座(3)、连接杆(4),刀具(2)设置在滑座(3)的头部,滑座(3)的尾部沿径向滑动设置在主轴(1)的头部,滑座(3)的尾部开设有倾斜设置的斜孔(31),主轴(1)为中空筒状结构,连接杆(4)沿轴向滑动设置在主轴(1)内部,连接杆(4)的头部设有与斜孔(31)对应配合的斜导柱(41),斜导柱(41)伸出主轴(1)的头部并滑动连接在斜孔(31)中,连接杆(4)的尾部设有推动连接杆(4)轴向移动的调节装置(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爱平
申请(专利权)人:廖爱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