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正旺专利>正文

温控光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08266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温控光开关,属于传感器领域。它由壳体、光开关元件和温度控制部件三部分组成。光开关元件采用传输光纤、置于壳体内的光纤准直器和隔光板;温控部件包括动作杆和双金属片。其特点是利用单芯光纤和单光纤准直器作为传输介质,利用光源作为传输信号,以与单芯传输光纤相连的后端监测仪器监测光的通断,从而反映被监测物体的温度变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非接触式非电量监测,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头运行情况下的温度监视。(*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控光开关,具体涉及单芯光纤、光纤准直器,利用温度控制的光开关,属传感器

技术介绍
温控开关是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元器件,由于监测对象的多样化, 现有温控开关的性能和适应性不能满足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头运行情况下的温度监视。 例如中国专利20031002M83. 1光纤行程开关,虽可用于高电压环境中,但却无法对电气设备接头的温度进行远距离的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本质安全、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适宜远距离监测电气设备接头温度的光开关。上述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温控光开关包括壳体、光开关元件和温度控制部件三部分。光开关元件和温度控制部件装在壳体内。其特征是壳体由上端封闭的塑料壳体与内凹下端面并通过金属封盖压制组合在一起的塑料密封壳体;光开关元件采用传输光纤、置于壳体内的光纤准直器和隔光板。其特点在于所述光纤准直器的一端与传输光纤连接,光纤准直器的另一端与塑料密封壳体内的另一光纤准直器对称布置,之间由隔光板相隔,所述隔光板与两光纤准直器的轴线相垂直,并在塑料密封壳体的内壁上设有滑道,使隔光板能够沿着塑料密封壳体内壁滑道上下移动。温控部件包括动作杆和双金属片,其特点在于动作杆由内凹下端面中心孔穿过,一端与双金属片接触,另一端与金属封盖接触,双金属片一端与隔光板相连。上述传输光纤为单芯光纤,光纤准直器数量为两个。温控光开关用螺栓固定于被监测电气设备接头处,金属封盖面与被测电气设备接头处紧密接触。双金属片固定于塑料密封壳体侧面内壁上。隔光板由一定厚度的不透光塑料制成,或位于两光纤准直器之间阻断光束,或离开两光纤准直器之间使光路导通,以便从传输光纤进入的光信号通过光纤准直器后进入另一光纤准直器的传输光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温度的变化转变为光的通断并利用单芯光纤传输, 可远距离温度监测,整个装置由无源器件组成,适用于电气设备接头发热的定性监测,本质安全,可实现带电环境下监测,本技术为接触式非电量监测,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动作原理图。3图中,1-传输光纤;2-光纤准直器;3-动作杆;4-金属封盖;5-双金属片;6-导向槽;7-隔光板;8-壳体;9-内凹下端面;10-光纤准直器;11-传输光纤。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一个实施例从图1可见,温控光开关包括壳体8、光开关元件和温度控制部件三部分。光开关元件和温度控制部件装在壳体8内。其特征是壳体由上端封闭的塑料壳体与内凹下端面9 并通过金属封盖4压制组合在一起的塑料密封壳体8 ;光开关元件采用传输光纤1和11、置于壳体内的光纤准直器2和10及隔光板7。其特点在于所述光纤准直器2和10的一端分别与传输光纤1和11连接,光纤准直器2的另一端与塑料密封壳体内的另一光纤准直器10 对称布置,之间由隔光板7相隔,所述隔光板7与光纤准直器2与光纤准直器10之间的轴线相垂直,并在塑料密封壳体的内壁上设有滑道6,使隔光板7能够沿着塑料密封壳体内壁滑道6上下移动。温控部件包括动作杆3和双金属片5,其特点在于动作杆3从内凹下端面9的中心孔穿过,一端与双金属片5接触,另一端与金属封盖4接触,双金属片5 —端固定在塑料密封壳体8的内壁上,一端与隔光板7相连。传输光纤1为单芯光纤,光纤准直器2数量为两个。温控光开关用螺栓固定于被监测电气设备接头处,金属封盖面与被测电气设备接头处紧密接触。双金属片5固定于塑料密封壳体8侧面内壁上。隔光板7由一定厚度的不透光塑料制成,或位于两光纤准直器2和10之间阻断光束,或离开两光纤准直器2和10之间使光路导通,以便从传输光纤1进入的光信号通过光纤准直器2后进入另一光纤准直器10的传输光纤11。工作原理是将温控光开关用螺栓固定于被监测电气设备接头处,使金属封盖面与被监测电气设备接头处紧密接触。当设备接头因接触不良发热严重时,金属封盖面温度上升,通过动作杆传递给双金属片,使双金属片受热,当达到一定温度时,其在热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一端上翘带动隔光板向上移动,插入两光纤准直器中间,阻断光路。传输光纤1 一端与发光源连接,传输光纤2 —端与监测仪器连接,光路从通路变断路,后端监测仪器从监测到光突变成监测不到光,从而显示被监测物体的温度变化。权利要求1.温控光开关包括壳体(8)、光开关元件和温度控制部件三部分,光开关元件和温度控制部件装在壳体(8)内,其特征是壳体采用上端封闭的塑料壳体与内凹下端面(9)并通过金属封盖(4)压制组合在一起的塑料密封壳体(8);光开关元件采用传输光纤(1、11)、置于壳体内的光纤准直器O、10)及隔光板(7),其特点在于所述光纤准直器O、10)的一端分别与传输光纤(1、11)连接,光纤准直器( 的另一端与塑料密封壳体内的另一光纤准直器 (10)对称布置,之间由隔光板(7)相隔,所述隔光板(7)与光纤准直器(2,10)之间的轴线相垂直,并在塑料密封壳体的内壁上设有滑道(6),使隔光板(7)能够沿着塑料密封壳体内壁滑道(6)上下移动,温控部件包括动作杆(3)和双金属片(5),其特点在于动作杆(3)从内凹下端面(9)的中心孔穿过,一端与双金属片(5)接触,另一端与金属封盖(4)接触,双金属片( 一端固定在塑料密封壳体(8)的内壁上,一端与隔光板(7)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温控光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光板(7)由不透光塑料制成,或位于两光纤准直器O、10)之间阻断光束,或离开两光纤准直器O、10)之间使光路导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温控光开关,属于传感器领域。它由壳体、光开关元件和温度控制部件三部分组成。光开关元件采用传输光纤、置于壳体内的光纤准直器和隔光板;温控部件包括动作杆和双金属片。其特点是利用单芯光纤和单光纤准直器作为传输介质,利用光源作为传输信号,以与单芯传输光纤相连的后端监测仪器监测光的通断,从而反映被监测物体的温度变化。本技术为非接触式非电量监测,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头运行情况下的温度监视。文档编号H03K17/968GK202059388SQ20102066424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8日专利技术者刘东海, 宋中惠, 尹爱琴, 杜正旺, 甘庆安, 胡金海, 邵立群 申请人:杜正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温控光开关包括壳体(8)、光开关元件和温度控制部件三部分,光开关元件和温度控制部件装在壳体(8)内,其特征是壳体采用上端封闭的塑料壳体与内凹下端面(9)并通过金属封盖(4)压制组合在一起的塑料密封壳体(8);光开关元件采用传输光纤(1、11)、置于壳体内的光纤准直器(2、10)及隔光板(7),其特点在于所述光纤准直器(2、10)的一端分别与传输光纤(1、11)连接,光纤准直器(2)的另一端与塑料密封壳体内的另一光纤准直器(10)对称布置,之间由隔光板(7)相隔,所述隔光板(7)与光纤准直器(2、10)之间的轴线相垂直,并在塑料密封壳体的内壁上设有滑道(6),使隔光板(7)能够沿着塑料密封壳体内壁滑道(6)上下移动,温控部件包括动作杆(3)和双金属片(5),其特点在于动作杆(3)从内凹下端面(9)的中心孔穿过,一端与双金属片(5)接触,另一端与金属封盖(4)接触,双金属片(5)一端固定在塑料密封壳体(8)的内壁上,一端与隔光板(7)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正旺胡金海邵立群甘庆安宋中惠刘东海尹爱琴
申请(专利权)人:杜正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